搜索到80篇“ 冠脉灌注压“的相关文章
一种冠脉灌注预测系统及心肺复苏系统
本发明涉及冠脉灌注预测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冠脉灌注预测系统及心肺复苏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的在若干连续时刻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信号和脑电信号;冠脉灌注预测模块,用于基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信号和脑电...
李可郭畅陈玉国徐峰王甲莉潘畅庞佼佼边圆李贻斌徐凤阳蒋丽军
远端缺血预适应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灌注和侧枝循环的影响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在我国冠心病导致的死亡率仍逐年升高。再灌注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经皮...
徐远胜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缺血再灌注缺血预适应侧枝循环
文献传递
带闭环控制的双泵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猪升主动脉冠脉灌注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提出一种带闭环控制的改良的以胸骨按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并验证该复苏方法对心脏骤停家猪升主动脉冠脉灌注的影响。方法:8头健康实验猪通过右心室起搏导管电极诱颤,室颤后6 min内无任何干预,6 min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比较辅以带闭环控制的增强型体外反搏和吸气阻力阀的主动按放松心肺复苏术(AEI-CPR)和胸骨按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ED-CPR),并记录复苏过程中升主动脉(PAO)、右房(PRA)、冠脉灌注(CPP)等指标。结果:与ED-CPR相比,AEI-CPR可使主动脉收缩最大值提高到(103.83±5.87)mm Hg(P<0.05);冠脉灌注最大值提高到(75.92±10.70)mm Hg(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带闭环控制的改良的以胸骨按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能提高升主动脉收缩冠脉灌注,复苏效果好,明显提高心肌灌注
陈亮郑煜凯郑胜才袁衡新何志捷
关键词:冠脉灌注压闭环控制
基于冠脉灌注的胸外按闭环控制计算机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介绍的胸外按闭环控制是在胸外按心肺复苏中引入冠脉灌注(CPP)标准来调节按深度的自动控制技术。它采用个性化急救方案,突破了以统一的按深度和频率为标准评价胸外按质量而忽视患者个体差异的局限性,对提高胸外按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重建了Charles F.Babbs人体血液循环模型,添加了CPP检测模块,设计了闭环胸外按自动控制器,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闭环胸外按控制器,不但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而且几乎无振荡现象发生;在有效调节和稳定维持CPP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控制性能。
陈爱华高磊田林怀张剑詹宁波
关键词:胸外按压计算机仿真模糊控制冠脉灌注压
濒死呼吸对心脏骤停猪模型冠脉灌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CA)(心室颤动)家猪模型中濒死呼吸对冠状动脉灌注(CPP)的影响、意义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0头健康雄性家猪,体质量(25.0±1.5)kg。常规麻醉、气管插管。经右股动脉置管至胸主动脉实时监测主动脉力(AOP)。经右颈外静脉置管至右心房实时监测右心房力(RAP)。经心内膜交流电刺激诱发心室颤动(VF)致CA。未处理时间8min。采集濒死呼吸前后AOP、RAP计算CP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濒死呼吸前后CPP数值比较采用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动物心脏骤停(心室颤动)模型均一次制作成功并出现濒死呼吸。濒死呼吸吸气前1SCPP为(7.18±4.22)mrnHg(1mmHg=0.133kPa);呼气后0S为(11.78±5.16)mmHg,明显高于濒死呼吸前水平(t=-3.140,P=0.012〈0.05);呼气后5S为(8.75±4.38)mmHg,与吸气前1S比较明显升高(t=-2.828P=0.020〈0.05);呼气后6s为(8.23±4.55)mmHg,与吸气前1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8P:0.109〉0.05。结论濒死呼吸是心脏骤停的伴随表现,濒死呼吸后CPP升高并持续至呼气末5S有利于心肺复苏。
刘同英王鲁宁周满红单立婧吴开莉
关键词: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冠状动脉灌注压主动脉压
濒死呼吸对心脏骤停猪模型冠脉灌注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家猪模型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后濒死呼吸的发生率、濒死呼吸频率分布及濒死呼吸对冠状动脉灌注(coronary perfu...
刘同英
关键词: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冠脉灌注压动物模型
冠脉灌注和室颤波形对复苏的预测价值及ZP123作用的研究
研究背景   心室颤动(室颤)是导致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冠脉灌注对成功除颤和自主循环恢复(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以往的动物实验通常在心肺...
李景莎
关键词:心室颤动冠脉灌注压
室颤时冠脉灌注和室颤波形对自主循环恢复的预测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估心肺复苏前室颤时的冠脉灌注和室颤波形对自主循环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头家猪采用体外电击法制备动物室颤模型,室颤维持8min后依次给予2min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将实验后的动物分为自主循环恢复组和自主循环未恢复组。记录室颤时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室颤波的平均频率和振幅。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组的血流动力学、室颤波的平均频率和振幅明显高于自主循环未恢复组(P均<0.05);室颤时的冠脉灌注和室颤波的平均频率和振幅对ROSC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86,0.76,0.82)。室颤波的平均频率和振幅与冠脉灌注呈正相关(r=0.67;r=0.71,P均<0.01)。结论心肺复苏前室颤时的冠脉灌注和室颤波形可预测自主循环恢复。
李景莎钟敬泉刘红臻曾绮娴苏国英孟祥林刘东林张运
关键词:心室颤动心肺复苏冠脉灌注压自主循环恢复
不同类型心肌病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冠脉灌注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的冠脉灌注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测量40例D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和40例I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冠状动脉灌注.结...
关键词:冠状动脉灌注压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病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不同类型心肌病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冠脉灌注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的冠脉灌注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测量40例D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和40例I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冠状动脉灌注。结...
陈超峰王珂
关键词:冠状动脉灌注压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病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立祥
作品数:531被引量:1,508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腹部 心脏骤停 CPR
刘亚华
作品数:156被引量:58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腹部 心脏骤停 海马
袁衡新
作品数:71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体外反搏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 输液 血流动力学
郭晓东
作品数:54被引量:287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潮气量 膈肌 急诊
李秀满
作品数:17被引量:75H指数:8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潮气量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猪肺 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