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0篇“ 冬小麦田“的相关文章
不同药剂对冬小麦杂草的防效研究
2024年
为评价目前市面上5种混配土壤封闭除草剂对以大穗看麦娘为主的麦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冬小麦的安全性,开展了间防效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1200 mL/hm^(2)和41%氟噻草胺悬浮剂450 mL/hm^(2)+30%吡氟酰草胺悬浮剂750 mL/hm^(2)对麦杂草防除效果最佳,药后株防效均在97%以上,鲜重防效达到99%以上;其次为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875 g/hm^(2)+50%丙草胺乳油1500 mL/hm^(2)和50%噻磺·乙草胺可湿性粉剂1200 g/hm^(2),株防效均在94%左右,鲜重防效在96%以上;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3000 g/hm^(2)对麦杂草的总体防效表现较差,药后株防效均低于77%,鲜重防效为82.84%。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处理区和50%噻磺·乙草胺可湿性粉剂处理区小麦产生轻微药害。本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土壤封闭除草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韩萌萌陈金宏马秀凤高波赵辉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封闭防效
不同药剂对冬小麦杂草的防效研究
2024年
为筛选高效、低毒且安全的冬小麦杂草防除药剂,通过间试验比较了不同药剂对前苗期和返青期2个时期冬小麦杂草的防效及对冬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杂草三至五叶期,施用3%甲基二磺隆悬乳剂375 mL/hm^(2)+伴宝助剂1125 mL/hm^(2)+50%异丙隆悬浮剂2250 mL/hm^(2)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450 g/hm^(2)+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75 mL/hm^(2)+专用助剂120 mL/hm^(2)均能有效防控冬小麦杂草。其中:施用3%甲基二磺隆悬乳剂375 mL/hm^(2)+伴宝助剂1125 mL/hm^(2)+50%异丙隆悬浮剂2250 mL/hm^(2)对药后97 d冬小麦杂草的总草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最佳,分别为91.98%和93.12%;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450 g/hm^(2)+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75 mL/hm^(2)+专用助剂120 mL/hm^(2)对药后97 d冬小麦杂草的总草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也较好,分别为90.57%和90.06%。2个处理均对冬小麦生长安全,且对冬小麦杂草防除具有互补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魏丽陈译君施升高赵厚亚曹伟召肖耀忠
关键词:杂草药剂冬小麦田防效
一种用于冬小麦禾本科杂草的除草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冬小麦禾本科杂草的除草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除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前端固定安装有存放组件,所述挡板外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驱动组件,所述挡板内表面前部固定安装有破碎组件,所述挡板内表...
刘东卫常青侯明月
不同秸秆还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024年
为进一步探索不同秸秆还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设置了免耕覆盖(Ⅰ)、无秸秆翻耕(Ⅱ)、翻耕还(Ⅲ)、旋耕还(Ⅳ)等4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方式对不同土层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冬小麦生育期的前期,各处理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含水量的高低顺序是Ⅱ>Ⅲ>Ⅳ>Ⅰ,即在这两层中处理I的土壤含水量都是最低的,但到了冬小麦生育期的后期处理Ⅰ的含水量却变成了最高的,尤其是在20~40 cm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对照高出4.4个百分点,说明免耕覆盖具有显著的后期保水性;40~60 cm土层各处理间土壤含水量的高低顺序变化不太稳定;60~80 cm和80~10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相似,但二者处理间的高低顺序略有变化,60~80 cm的土壤含水量的高低排列顺序是Ⅲ>Ⅱ>Ⅳ>Ⅰ,80~100 cm的土壤含水量的高低顺序是Ⅲ>Ⅳ>Ⅱ>Ⅰ,显示出处理Ⅲ在深层明显的保水优势。
王怀苹赵丽萍郭宇程玉红夏海东梅兹君王国祥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土壤水分
氟噻草胺与异丙隆复配防除冬小麦杂草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探明氟噻草胺与异丙隆复配对冬小麦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马兰一号”、播娘蒿和雀麦为调查对象,采用间试验,测定了不同剂量35%氟噻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对冬小麦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及冬小麦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1叶一心期至2叶一心期,一年生杂草2~5叶期,以35%氟噻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喷雾处理茎叶,对试验地播娘蒿和雀麦均有较好的防效,末次株防效为83.47%~88.53%,鲜重防效为84.92%~90.81%,且对冬小麦安全,其产量与人工除草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有较高的增产率。35%氟噻草胺·异丙隆悬浮剂推荐剂量为420~840 g.a.i./hm^(2)。
朱德涛周勇满益龙
关键词:异丙隆复配冬小麦
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对冬小麦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冬小麦的安全性
2024年
为了明确2种常用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对冬小麦圆柱山羊草和大穗看麦娘的防除效果,开展了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后拔节前喷施900~1 500 mL/hm^(2)的1%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或者1 500 mL/hm^(2)的1%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搭配195 mL/hm^(2)的10%氟唑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圆柱山羊草和大穗看麦娘的防除效果较好,药后73 d的总草株防效最高达76.22%,鲜重防效最高为83.13%;2种除草剂在试验设计的用量下均对冬小麦安全。综合考虑除草的有效性和使用成本,北京市推荐早春小麦返青后拔节前使用1%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900~1500 mL/hm^(2)茎叶喷雾防除圆柱山羊草或大穗看麦娘。
梁铁双袁志强孙贝贝牟金伟刘丹张金良岳瑾
关键词: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安全性
常规氮肥及不同施加量秸秆对冬小麦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秸秆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土壤真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等土壤检测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少量秸秆施用(S1)、大量秸秆施用(S2)、氮肥施用(NS0)、氮肥及少量秸秆施用(NS1)、氮肥及大量秸秆施用(NS2)与对照(S0)处理下冬小麦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大量秸秆还配施氮肥对土壤pH值影响显著(P<0.05),同时促进了土壤中有效磷、铵态氮、硝态氮的积累;在秸秆还土壤中额外施加氮肥减少了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积累;大量秸秆还配施氮肥降低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菌群相对丰度;各处理真菌群落α多样性中的Chao1指数存在边缘显著差异(0.05田配施氮肥显著增加了真菌Bray-Curtis距离。综上,大量秸秆配施氮肥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有效磷、铵态氮积累量,并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Chao1指数、Bray-Curtis距离,同时降低了子囊菌门菌群和粪壳菌纲菌群相对丰度。
李晓雨陈书涛张苗苗丁司丞胡正华
关键词:秸秆还田氮肥土壤理化性质Α多样性
基于GF-1卫星影像数据融合的冬小麦空间信息提取
2024年
为给高标准农建设规划和粮食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信息,在对国产GF-1/PMS卫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裁剪等预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影像融合提取了高标准麦多地物的点像元光谱信息,通过分析不同地物光谱特征,利用波段反射率、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构建植被光谱特征指标阈值,进而对冬小麦及非麦进行分类,以获取高标准麦的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光谱特征指标选择BR_(4)>0.3、NDVI>0.619和DVI>0.317,可以较准确地从影像中识别出冬小麦,并减少间道路被误判为冬小麦像元。在非麦分类中,选择BR_(3)>0.15和BR_(4)>0.2,可将建筑用地与河流(沟渠)区分开。利用间样方统计面积和遥感提取面积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可达97.33%,说明通过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融合,结合多重光谱特征指标建立合理的分类阈值,可以准确提取冬小麦及非麦的分布信息。
韩振强毛星李卫国李卫国李伟马廷淮刘力源
关键词:冬小麦决策树分类
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N_(2)O排放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N_(2)O排放的影响,利用由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扬麦22号为供试材料开展间试验。将大气CO_(2)浓度作为对照(CK),设置CO_(2)浓度缓增处理C_(80)(CO_(2)浓度缓慢增加80μmol/mol)和C_(120)(CO_(2)浓度缓慢增加120μmol/mol)。结果表明,CO_(2)浓度缓增处理没有改变小麦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2017-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CK、C_(80)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5.49±3.33) mg/m^(2)、(26.83±3.21) mg/m^(2);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CK、C_(120)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13.06±2.66) mg/m^(2)、(121.20±9.28) mg/m^(2)。在2017-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CK、C_(80)处理土壤-冬小麦系统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5.99±1.39) mg/m^(2)、(29.83±4.20) mg/m^(2)。各生育期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与冬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冬小麦系统N_(2)O累积排放量与冬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曹琰梅柯浩楠商东耀武熳秋帅斯樑胡正华李琪
关键词:冬小麦
沼液替代化肥对冬小麦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了研究等氮条件下沼液按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冬小麦产量和麦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21—202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设置大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单施化肥、沼液替代20%、50%、80%和100%化肥,分别分析小麦产量和三类节肢动物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沼液替代化肥量的增多,害虫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天敌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沼液替代20%化肥时,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当沼液替代50%化肥时,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天敌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当沼液替代化肥达50%及以上时,小麦各产量指标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结论表明改厕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宜控制在50%到20%之间,可为改厕沼液科学比例替代化肥提供理论参考。
郑天宇吴红淼闫文康赵依谷曹梦仪巫厚长
关键词:冬小麦沼液节肢动物天敌小麦产量

相关作者

李美
作品数:276被引量:999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组合物 防除 杂草抗药性 杂草
王贵启
作品数:189被引量:750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杂草 玉米 防除 播娘蒿
路兴涛
作品数:165被引量:470H指数:12
供职机构: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除草 组合物 杂草 除草剂 氟
李秉华
作品数:152被引量:543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杂草 玉米 播娘蒿 除草
高兴祥
作品数:229被引量:940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组合物 杂草抗药性 小麦田 杀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