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篇“ 冷凝治疗“的相关文章
术后光凝代替术中冷凝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疗效及舒适度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时使用术后光凝的效果及舒适度。方法:收集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共5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接受术中冷凝,观察组接受术后光凝,将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术后光凝能够显著恢复患者的视功能,且定位精准,操作简单,患者的舒适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刘松涛蒋乐文张小鹏高亮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
玻切联合冷凝治疗视网膜脱离与术后黄斑前膜发生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玻切联合冷凝治疗视网膜脱离与术后黄斑前膜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RD患者106例(110眼),根据视网膜封闭裂空方法不同分为冷凝组(38例,38眼)和光凝组(68例,72眼)。观察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黄斑前膜的发生情况。结果冷凝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黄斑前膜发生率均高于光凝组(P<0.05)。结论玻切联合冷凝治疗视网膜脱离与其术后黄斑前膜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临床工作中需高度重视。
王家良金学民金波姚宁栗小丽王彩霞
关键词:黄斑前膜玻璃体切除术巩膜外冷凝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小梁切除术合并丝裂霉素联合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合并丝裂霉素联合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对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5例45眼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视网膜冷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术后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患者健侧眼与患侧眼术前及术后2wk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术后6mo手术成功率为84%,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82%,并发症发生率为27%;术后1、3、6mo的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1、3、6mo的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3、6mo患侧眼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R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合并丝裂霉素联合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和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
邱跃生孙小林吴琛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视网膜冷凝
注气后巩膜外冷凝治疗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无菌空气后行巩膜外冷凝治疗单纯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35只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中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31例,所有均伴明显玻璃体液化。裂孔位置均位于上半部分,直径0.5~1.5PD,形态均为马蹄形。经巩膜穿刺放出视网膜下液体后,玻璃体腔注射无菌空气0.5~2.0ml,双目间接检眼镜透过气体直视下行巩膜外冷凝封闭裂孔,再行局部外垫压。结果术后第1天32例视网膜完全复位,2例残余少量视网膜下积液,均于术后1周内完全吸收,1例因术后玻璃体混浊加重,视网膜未能完全平伏而改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复位。一次手术复位率97.1%,最终复位率100%。术后视力提高33例,发生高眼压6例,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好转。所有病例随访5~10个月视网膜脱离无复发。结论玻璃体腔注气巩膜外冷凝治疗玻璃体液化明显的上方裂孔单纯型视网膜脱离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佘洁婷张国明曾键陈懿刘旭阳成洪波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穿孔玻璃体内注射冷冻疗法
3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总结了3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行冷凝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实施充分的术前准备、给予家长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后有针对性的体温管理、使用人工呼吸机呼吸时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术眼局部护理、加强静脉营养及合理喂养、详细的出院指导等。3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行冷凝治疗的患儿病变均有效控制,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认为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愈率。
刘玉秋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Bevacizumab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及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Bevacizumab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或前部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3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接受治疗。31眼玻璃体内注射0.05 mL Bevacizumab后行视网膜光凝,6眼因屈光间质混浊予以后极部视网膜光凝术后行巩膜外冷凝,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及虹膜新生血管变化。结果虹膜表面新生血管22例术后3 d完全消退,9例明显变细;术后7 d后完全消退。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3.68 mmHg(1 kPa=7.5 mmHg)、22.35 mmHg、18.27 mmHg、16.53 mmHg。术后1个月,23例视力提高,8例视力无变化,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3例眼压稳定,5例应用噻吗心胺、派立明滴眼后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3例眼压未控制,其中1例因无光感行睫状体冷冻术,2例行青光眼阀植入后眼压稳定。结论 Bevacizumab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及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改善视网膜缺血状态,有效降低眼压,并发症少,为目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俊孟晓光李秀云李娜李聪伶
关键词:BEVACIZUMAB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光凝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均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视网膜冷凝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6眼中手术完全成功38眼,条件成功6眼,失败2眼,手术成功率为95.7%。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38.9±3.2)mmHg(1kPa=7.5mmHg),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8.2±1.2)mmHg、(17.8±1.6)mmHg、(17.2±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形成功能性滤过泡39眼(84.8%),非功能性滤过泡7眼(15.2%);术后6个月形成功能性滤过泡42眼(91.3%),非功能性滤过泡4眼(8.7%)。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前部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显著控制眼压,改善视力。
张启珍罗顺利王勤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冷凝睫状体冷凝改良小梁切除术
术后光凝代替术中冷凝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用氢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和术中巩膜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疗效对比。  方法利用同期性对照研究方法,将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用氧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患者21例21眼(术后光凝组),...
陈丽妃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冷凝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无透镜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视网膜冷凝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无透镜间接直视下视网膜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疗效。方法对89例(9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局麻下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空,并于孔周直视下冷凝,加外垫压手术方式。结果一次性手术治疗后复位86眼,2眼再次手术放液后复位,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无透镜间接立体检眼直视下视网膜冷凝加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创伤下、直观、冷冻量易掌握,术后疗效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沈勇胡明祥王军谷成胜
关键词:间接检眼镜视网膜脱离
术后光凝代替术中冷凝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疗效及舒适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用氩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和术中巩膜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疗效与舒适度。方法利用同期性对照研究方法。将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用氩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患者2l例21只眼(术后光凝组),与同期术中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患者19例19只眼(术中冷凝组)进行对照,并进行短期随访观察疗效以及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结果随访时间为6个月,术后光凝组一次治愈率为95.23%,术中冷凝组为94.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6月脱盲(视力t〉0.05)率术后光凝组为90.48%(19/21),术中冷凝组为52.63%(10/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以5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眼部的疼痛程度来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其中术后光凝组、术中冷凝组在术后1h以及术后1周的舒适度相当,两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光凝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舒适度均优于术中冷凝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术后应用氩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定位准确,简化手术操作,对视功能的恢复有帮助,且有较好地舒适度,患者易接受。
陈丽妃徐帆赵昕李敏
关键词:氩激光

相关作者

张国明
作品数:215被引量:781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 视网膜病 视网膜脱离
曾键
作品数:119被引量:377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李敏
作品数:535被引量:1,322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脱离 三氧化二砷 玻璃体切除 氩激光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赵昕
作品数:113被引量:21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半导体激光 翼状胬肉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连朝辉
作品数:75被引量:3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 视网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