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1篇“ 冷球蛋白血症“的相关文章
冷球蛋白血症被引量:5
2005年
胡南文海泉杨艳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系统性血管炎播散性三联征循环免疫复合物皮肤溃疡
冷球蛋白血症被引量:1
2005年
文海泉胡南杨艳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
冷球蛋白血症患者202例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冷球蛋白血症的2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包括年龄、性别、首诊临床表现、病因诊断、血清冷球蛋白定性和定量、补体3、补体4结果,以及25例患者的肾脏病理结果。根据冷球蛋白的种类,将冷球蛋白血症分为3型,比较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征的差异。结果202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中,Ⅰ型62例(30.7%),Ⅱ型58例(28.7%),Ⅲ型82例(40.6%)。按照病因分类: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56例,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76例,肿瘤相关疾病29例,感染性疾病52例。202例患者常见的首诊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124例,61.4%)和肾脏损害(87例,43.1%)相关的临床症状,其次为关节痛和/或关节炎(50例,24.8%)、周围神经病变(33例,16.3%)、乏力(28例,13.9%)、发热(23例,11.4%)。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29.0%(18/62)Ⅰ型患者出现乏力症状,高于Ⅱ型(10.3%,6/58)和Ⅲ型(4.9%,4/82)(P均<0.05);56.9%(33/58)Ⅱ型和52.4%(43/82)Ⅲ型患者出现肾脏损害,高于Ⅰ型患者(17.7%,11/62)(P均<0.05);仅4例(4.9%,4/82)Ⅲ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低于Ⅰ型(17.7%,11/62)和Ⅱ型(31.0%,18/58)(P均<0.05)。Ⅲ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冷球蛋白定量为122(82,177)mg/L,低于Ⅰ型和Ⅱ型[分别为695(229,3499)、350(107,1874)mg/L,P均<0.001]。42.6%(86/202)的患者出现补体3下降,49.0%(99/202)的患者出现补体4下降。冷球蛋白肾损害的肾脏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膜增生性肾小肾炎(36.0%,9/25)和毛细管内增生性肾小肾炎(32.0%,8/25)。结论皮肤和肾脏损害的相关症状是冷球蛋白血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其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近半数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出现血清补体下降。
马逸辰李鹏昌韩建华嵇巍邸茜苏薇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毛细管电泳
1例冷球蛋白血症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2024年
总结1例冷球蛋白血症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经验。针对冷球蛋白溶解的特点,运用血浆置换治疗、正确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并发症等相关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病人病情变化,病人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最终好转出院。指出冷球蛋白血症发病率低,病情复杂,危险性大,精心、专业的护理是保障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措施。
王欢付满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血浆置换并发症护理
余仁欢基于“虚、痰、瘀、毒”辨治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害经验
2024年
总结余仁欢治疗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害(CGN)的经验。余仁欢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认为CGN多具虚实夹杂、内外皆损、寒热纠葛、气血俱乱之表现,病机为“虚、痰、瘀、毒”,内外之机相互牵连,恶性循环。余仁欢认为CGN之辨治当兼顾脾、肾二脏及相关经络,秉持补脾益肾、化痰和络、增液利浊的治疗之法,并根据患者质势不同凭证应变,平调寒热,标本皆治,兼防传变,可取得一定疗效。附医案1则,以资佐证。
展婧怡杨嘉仪詹添王文茹余仁欢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辨证论治名医经验
冷球蛋白血症相关性肾病1例
2023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辅助检查提示尿蛋白4+,予以保肾、补充白蛋白及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病程中1周前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7.8℃,给予物理降温后体温降至正常,后未再发热。既往有高血压史1个月,血压最高达199/104 mmHg,口服替米沙坦40 mg每日1次及吲达帕胺2.5 mg每日1次口服.
林萍贾红彦张瑜
关键词:双下肢水肿吲达帕胺物理降温替米沙坦
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023年
冷球蛋白血症肾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冷球蛋白血症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冷球蛋白血症肾炎患者,全部采用肾活检实验室检查、免疫荧光、肾病理学检查,以此来确定患者患病的典型特征。结果 经过对这些患者的病理诊断,能够发现在所有的患病患者中,全部病例都伴有系统性损伤的症状,约五十例病人的对冷球蛋白的血清凝集实验结果呈阳性。十五例并发HBV感染者,十三例并发HCV感染者。结论:由于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有其自身的肾脏疾病特点,通过肾脏活检就可以增加对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诊断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本病的了解,尽早实施更规范的诊断。
热依汗·阿不都力提甫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肾炎临床病理特点
利妥昔单抗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冷球蛋白血症是由冷球蛋白在低温条件下沉积血管引起的全身多系统疾病,产生冷球蛋白的原因常见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B细胞恶性肿瘤,累及肾脏导致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或肾功能衰竭,肾脏受累提示预后不良。利妥昔单抗能特异性结合B淋巴细胞上的CD20抗原,耗竭B细胞,从而改善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本文就利妥昔单抗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焦艳艳郭珲张雪丽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利妥昔单抗
以耳廓坏死为主要表现的浆细胞病合并冷球蛋白血症一例
2023年
患者,男,53岁。因“双耳廓变黑1月余”于2021年4月5日收入武汉同济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廓变黑,伴疼痛,1日前于外院查空腹血糖8.74 mmol/L(3.90~6.10 mmol/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血肌酐146 μmol/L(59~104 μmol/L),IgE 538 kIU/L(≤100 kIU/L),红细胞沉降率74 mm/h(0~15 mm/h),门诊以“糖尿病?”收入我科。
郑少林石小丽杨雁
关键词:浆细胞病冷球蛋白皮肤坏死M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Ⅰ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转归
2023年
目的:探讨7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继发Ⅰ型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CG)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7例MM继发Ⅰ型CG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生存结局。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中位诊断年龄为56(40~71)岁。4例继发于冒烟型骨髓瘤。CG受累器官包括皮肤(n=5)、周围神经(n=4)、关节(n=4)和肾脏(n=1)。中位冷球蛋白水平为13046.5(693.8~33988.0)mg/L,所有患者均为IgG单克隆型冷球蛋白,与M蛋白类型一致。7例患者均接受了抗浆细胞治疗,其中1例因CG相关急性肾衰竭同时进行了血浆置换。6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均获得了MM血液学缓解,4例有CG相关症状者均达到临床缓解。中位随访37(10~45)个月后,1例失访,1例因治疗相关感染死亡。结论:MM是Ⅰ型CG相对少见病因,对于有皮肤、周围神经、关节等受累表现的MM患者,应考虑到继发性CG的可能。
韩虹晓苏薇沈恺妮张路曹欣欣周道斌李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冷球蛋白

相关作者

范晓红
作品数:29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冷球蛋白血症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丙型 甲状腺功能异常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李新华
作品数:34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自身抗体 冷球蛋白血症 干扰素
徐小元
作品数:379被引量:6,299H指数:3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SARS 丙型肝炎 诊疗指南 抗病毒治疗
曹春蕊
作品数:43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冷球蛋白血症 干扰素 自身抗体
王力芬
作品数:32被引量:9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丙型 冷球蛋白血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