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5篇“ 冷轧变形“的相关文章
一种不锈异形钢棒两辊冷轧变形加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异形钢棒两辊冷轧变形加工工艺,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在两辊冷轧机进行型材加工,并选用合理双抛曲线形状的孔型,采用一种无间隙的孔型间隙调整方式进行冷轧变形,采用一种大角度的回转送进方式进行冷轧变形,...
吕建钢陈双森彭海龙杨明安蒋朝飞杨玉玲
冷轧变形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采用OM、SEM、XRD、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变形冷轧对热轧态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晶粒变形越来越明显,晶界处位错塞积不断加剧,晶界越来越模糊,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冷轧变形量36%的0Cr18Ni9不锈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2.3 HV、1283.1MPa、1195.2 MPa。
王东东
关键词:冷轧变形量力学性能
末道次冷轧变形量对Al-Mg-Si-Cu合金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拉伸测试等研究了末道次冷轧变形量对汽车车身板用Al-Mg-Si-Cu合金板材织构、晶粒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分和冷轧后固溶处理工艺相同的情况下,织构是决定Al-Mg-Si-Cu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晶粒尺寸最大的33%试样反而获得了最高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屈强比。这是因为减小末道次冷轧变形量可以降低固溶及预时效处理状态下板材Cube和Cube+ND_(20)织构的含量,从而减少立方型织构对板材强度的损害。而末道次大变形冷轧会促进再结晶时Copper、S和Brass织构向Cube和Cube+ND_(20)织构的转变,并抑制S织构转变成R织构,在实际生产中应当避免。
邱铨强吴蔚袁悠悠王茹翁瑶瑶吴萌
关键词:AL-MG-SI-CU合金冷轧织构
冷轧变形量对Fe-11Cr-5Al-2Mo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为掌握Fe-11Cr-5Al-2Mo合金冷变形规律,并为其包壳管材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开展了不同冷轧变形量的Fe-11Cr-5Al-2Mo合金板材轧制实验,对冷轧后的板材在800℃下进行了1 h退火,并对冷轧板材及退火板材的显微组织演变进行了表征,通过室温拉伸试验评价了Fe-11Cr-5Al-2Mo合金的强度和塑性。Fe-11Cr-5Al-2Mo合金板材的变形态组织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大而拉长,板材的强度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800℃退火1 h后,50%冷轧变形量的板材获得了最细小、均匀的再结晶组织,并且具有良好的韧塑性配合。本文阐明了合金冷轧变形量-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为Fe-11Cr-5Al-2Mo合金管材冷轧变形量设计和退火工艺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馨敏王玉容吴裕潘钱付姚力夫徐祺
关键词:冷轧变形显微组织
冷轧变形量及退火温度对TiNiFe合金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温健显
冷轧变形对CoCrNi中熵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中熵合金具有多种优异性,同时具有高强度和延展性。冷轧变形是提高中熵合金力学性能的一种即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对CoCrNi中熵合金进行室温不同变形量(25%,37.5%,50%,62.5%,75%)的冷轧,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室温下不同变形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不同变形冷轧下CoCrNi中熵合金的组织仍为单一的FCC结构。CoCrNi中熵合金室温抗拉强度较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抗拉强度显著提升,但延展性相比铸态变差。
张明旭徐旺李涌泉李涌泉
关键词:冷轧变形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冷轧变形程度对316L不锈钢硬度和强度比例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采用两辊轧机对粗晶态316L不锈钢进行不同变形程度的轧制,研究不同冷变形程度对316L不锈钢硬度-屈服强度比例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冷轧变形程度的增加,材料中出现大量的位错、变形孪晶等形变缺陷,同时,马氏体相含量也增加。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硬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逐渐趋向于3,这主要是由于冷变形极大地削弱了316L不锈钢原有的加工硬化能力。
顾彩云唐金丽李建生王晓震徐组缘毛庆忠赵禹
关键词:冷轧变形屈服强度
冷轧变形对亚稳β型Ti-B20钛合金低温相变行为的影响
2024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不同状态Ti-B20钛合金在低温时效过程中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分析了低温时效过程中ω相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固溶态Ti-B20合金在低温时效时,亚稳β相中优先析出两种取向的等温ω相,时效温度升高至450℃时,ω相消失;合金在冷轧变形过程中形成的位错等晶体缺陷,降低了合金相变的所需能量,促进了ω相形成,缩小了ω相存在温度区间,且变形量越大,促进效果越大。ST试样、CR10试样、CR50试样在350℃时效1 h后的相组成分别为β+ω、β+ω+α和β+α。当β、ω、α同时存在时,它们之间的取向关系为:[011]β∥[2110]ω∥[0001]α。
冀宣名
关键词:冷轧变形相变行为
冷轧变形对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硬度与导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对固溶态Cu-4.0Ni-0.5Si合金进行了不同变形冷轧试验,采用维氏硬度计、涡流电导仪、SEM等研究了冷轧变形量对冷轧态、时效态Cu-Ni-Si合金的硬度、导电性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冷轧变形后,Cu-4.0Ni-0.5Si合金的硬度得到明显提高,导电率有所下降。对不同变形冷轧的合金进行450℃的时效处理,冷轧变形量越大,Cu-4.0Ni-0.5Si合金时效过程中合金元素析出越完全,合金的导电率越高,合金硬度达到峰值的时效时间就越短。80%冷轧+450℃×6 h时效的Cu-4.0Ni-0.5Si合金的导电率最高,为62.5%IACS。
刘鸿智童景琳
关键词:冷轧
选区激光熔融制备FeCoCrNiMn-(N,Si)高熵合金在冷轧变形及500℃长时间退火后的析出行为
2024年
对选区激光熔融制备的FeCoCrNiMn-(N,Si)高熵合金先进行冷轧变形,然后在500℃进行长时间退火处理,研究长时间退火对其相稳定性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500℃,退火时间为10~40 d时,合金基体内形成了3种类型的沉淀析出物(Cr_(2)N相、BCC-Cr相和L1_(0)-NiMn相),且氮原子的添加抑制了富FeCo相的形成;当退火时间从10 d增加到20 d时,沉淀物的尺寸显著增加。然而,当退火时间进一步增加到40 d时,沉淀物颗粒不长大,其尺寸保持不变。
张忠伦顾及宋旼
关键词:高熵合金析出相冷轧

相关作者

刘平
作品数:902被引量:2,442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铜合金 时效 导电率 显微硬度 力学性能
张毅
作品数:760被引量:2,995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动态再结晶 铜合金 CU 热变形行为 热压缩变形
周邦新
作品数:439被引量:1,32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研究所
研究主题:锆合金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ZR ZR-4合金
田保红
作品数:621被引量:1,781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导电率 铜合金 显微硬度 时效 内氧化
王胜刚
作品数:119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主题:纳米晶 高温退火 盐酸溶液 炒锅 冷轧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