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5篇“ 减隔震设计“的相关文章
轨道交通桥梁隔震设计分析
2025年
为提高轨道交通桥梁抗震性能,对桥梁隔震设计展开深度研究。文章选取某轨道交通工程为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探究该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桥梁隔震设计状况。经研究,从墩柱横向钢筋设计、墩柱纵向钢筋设计、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三个方面提出轨道交通桥梁的隔震方法。运用模型分析检验方式分析桥梁的隔震设计效果,最终确认所提出的隔震设计方法切实有效,能够提升轨道交通桥梁的抗震性能。
李朋骏
关键词:轨道交通桥梁减隔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隔震设计研究及应用
2024年
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形式,但在严重地震环境下其抗震性能仍需提升。这篇论文主要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隔震设计的研究。通过创建了一个基于轴压比、剪切长度、混凝土强度、纵向配筋比这四项关键参数的修正系数模型,用来对未做过隔震设计的结构进行评价。依照这个模型,研究隔震设计对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作用。经研究,隔震设计能显著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表现。不论是塑性变形能力,还是刚度退化,又或是能量耗散性能,在地震环境下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对加强严重地震环境下的结构抗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此研究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防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并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设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姚凤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减隔震设计抗震性能塑性变形能力
轨道交通桥梁隔震设计及验算研究
2024年
桥梁是轨道交通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对轨道交通桥梁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开展轨道交通桥梁隔震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选取河北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跨南水北调天津干线的(75+128+75)m双线连续梁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隔震设计和验算。首先,概述其隔震设计,即所采用的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的构造、本构模型、布置位置、参数取值等;然后,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上述隔震设计进行验算,通过分析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与球型普通支座的采用对结构受力及位移的影响,以确定设计的合理性;最后,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可大幅小结构的地震响应,震效果明显,能够达到抗震性能目标。
吴长发王雨权蒋磊
关键词:轨道交通桥梁减隔震设计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验算
广东某装配式市政桥梁隔震设计分析
2024年
文章运用多振型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两种方法,对广东某装配式市政桥梁隔震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设置隔震支座能有效延长桥梁自振周期、增大阻尼,进而轻地震对桥梁的影响。相比普通板式橡胶支座,隔震支座能降低地震水平力,削幅度为21%~27%。两种分析方法各有特点,计算结果略有差异,但均表明隔震设计在降低桥墩内力和主梁与非连续墩相对位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此外,桥梁隔震设计应特别注意上部结构顺桥向和横桥向的位移需求,高度重视伸缩缝规格选择、抗震挡块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设计,文章结论可为同类型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万程磊
关键词:桥梁抗震减隔震设计时程分析
一种铁路桥梁典型隔震设计显式计算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铁路桥梁典型隔震设计显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铁路隔震桥梁地震位移响应与设计地震加速度谱谱值的关联表达;建立隔震桥梁等效线性结构周期与隔震系统设计参数的关联表达;建立隔震桥梁等效阻尼比与隔震...
周俊龙李晓波王雨权管仲国苏伟刘晓敏霍学晋国巍廖立坚赖智鹏徐健强李晓鹏谢朋林耿文宾李晓磊李飞蔡送宝邑强
面向建筑韧性目标的隔震设计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24年
为培养土木工程类学生防灾设计能力,本文以《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核心内容,提出建筑物在遭受设防地震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并根据使用功能及损坏后果提出Ⅰ、Ⅱ类建筑性能目标。以预期抗震韧性目标为导向,提出一种面向两区八类建筑的“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策略,以实现《导则》对Ⅰ、Ⅱ类建筑进行隔震设计时正常使用要求,提高震后建筑维持和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选取某医技楼和学校作为Ⅰ类和Ⅱ类建筑的典型算例,以震后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指标提出预期韧性目标,并对其按照韧性设防策略进行隔震设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采用SAUSG-RES提取工程需求参数进行韧性等级评定。结果表明,两区八类建筑采用韧性设防策略后,结构在遭受设防地震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经过简单修复后可恢复使用功能,达到韧性一星等级;在遭受罕遇地震后经过适度修复可恢复使用功能,达到高韧性等级。韧性设防策略不仅完善了传统抗震设防的不足,而且衔接《导则》要求与工程设计习惯,为抗震设计课程高阶性改革提供了参考思路。
滕振超张家浩霍静轶黄漪澜计静
关键词:隔震技术减震技术弹塑性时程分析
高速铁路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隔震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多跨长联连续梁结构存在固定墩地震力大、延性部位震后不易恢复等问题,在高烈度震区抗震设计存在困难。为了解决高速铁路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的抗震设计问题,以某(65.65+8×110+65.65) m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积分方法,对单固定墩、刚构连续梁和摩擦摆支座隔震3种不同的抗震体系方案进行分析比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摩擦摆支座隔震体系方案优势明显,在地震作用下,与单固墩体系相比,桥墩横桥向墩底弯矩普遍小70%以上,固定墩纵桥向墩底弯矩小约80%;进一步通过摩擦摆隔震支座参数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支座参数,获得较好的支座变形量、墩顶剪力,隔震效果明显。因此,在桥墩剪跨比小、下部结构刚度大的情况下,设置摩擦摆隔震支座后,可显著小地震时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使各个桥墩受力均匀,同时通过合理的支座设计可满足大震位移需求,并具有足够的自复位能力。
余鹏余鹏
关键词: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减隔震设计
公轨合建大跨长联桥梁隔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024年
文中从公轨合建大跨长联桥梁结构特点出发,推荐采用具有双向隔震功能的位移型隔震支座方案,尤以高承载力的双曲面摩擦摆隔震支座最合适。通过对双曲面摩擦摆隔震支座参数分析,提出采用上限和下限不同隔震状态确定控制区域范围进行隔震设计。同时对于采用双曲面球型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公轨合建桥梁,需要考虑支座附加变形影响,开展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隔震支座附加变形对车辆竖向加速度指标影响较大,应重点关注。
苗润池魏标何友娣
关键词:减隔震支座减隔震设计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一种基于性能的高桩码头隔震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性能的高桩码头隔震设计方法,步骤为:S0:确定码头隔震体系;S1:确定码头抗震性能目标和面板位移限值;S2:进行设防地震水准设计,确定隔震支座的设计参数;S3:进行基于罕遇地震水准的设计,并从能...
崔瑶 王卓鑫 曲政岩
高原用换流站电气设备抗震技术 第3部分:隔震设计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高原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换流站内电气设备减震和隔震设计要求,描述了相应验证方法。本文件适用于±400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海拔1 000 m
程永锋谢强卢智成张长虹杨阿娟张令心朱祝兵杨旭李宏刘立平刘振林贺小瑞段晓辉吕刚刘冬喜刘冠郑晓城谭盛武张德利李强易林曾永胜马仪苏毅张强李吉超邢毅张春民毛宇孙宇晗曹枚根蒋陆肆周纹礼陈寅马亮杨小光黄宝莹彭敏文吴祎琼肖冰贾连华刘伟施柔刚谭向宇陈素文杨振宇文嘉意何畅石高扬陆军张玥张志劲洪敏陈晓东徐忠力赵颖吴奇钢胡学明冒友建薛志航方苏孙帮新余荣兴曲光磊信珂黎卫国武岳曹少华钱准立肖敏英付洪军廖钧石燕英王巍王新兵黄桃夏秋兰贞波詹浩简翔浩孙启刚谢若曦罗颜张秀丽王伟金虎吴晓晖蔡云竹张琳琳朱瑞元牛林

相关作者

袁万城
作品数:319被引量:2,087H指数:2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桥梁 拉索 斜拉桥 连续梁桥 地震响应
李建中
作品数:508被引量:3,429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连续梁桥 桥梁工程 抗震性能 斜拉桥 地震反应
张煜敏
作品数:75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连梁装置 桥梁工程 公路桥梁 土木工程
冯克岩
作品数:45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连续梁 连续梁桥 桥梁抗震 剪力键 组合结构
孙治国
作品数:163被引量:1,228H指数:23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钢筋混凝土桥墩 桥梁 桥梁工程 无粘结预应力筋 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