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篇“ 凤梨草莓“的相关文章
凤梨草莓和森林草莓GH3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Gretchen Hagen 3 (GH3)基因家族是一类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抗逆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凤梨草莓(Fragaria×ananassa)和森林草莓(F. vesca)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出24个FaGH3基因和9个FvGH3基因。FaGH3基因分布于20条染色体上;FvGH3基因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FaGH3基因大小差异较FvGH3大,但其二级结构相似。FaGH3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 FvGH3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除了FaGH3.22为碱性蛋白,其余凤梨草莓和森林草莓GH3蛋白均为酸性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发现24个FaGH3和9个FvGH3可以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FvGH3.4和FvGH3.6为森林草莓中唯一的共线性基因,而凤梨草莓中存在大量片段重复和个别串联重复;凤梨草莓和森林草莓GH3基因成员之间主要存在正选择效应且无显著的密码子偏好性。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凤梨草莓和森林草莓GH3基因主要包含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胁迫响应元件及生长发育相关元件。qRTPCR结果分析表明, FaGH3和FvGH3基因在干旱胁迫下主要进行上调表达,在盐胁迫下主要进行下调表达,而在IAA处理下既存在上调表达,也存在下调表达。综上所述,凤梨草莓GH3基因家族的基因大小差异较森林草莓的大,其保守性相对较弱;FaGH3基因和FvGH3基因对PEG、NaCl和IAA处理均存在不同程度地响应。
郭丽丽卢世雄乃国洁任家玄苟惠敏陈佰鸿毛娟
关键词:凤梨草莓生物信息学分析
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种间杂种果实香气成分的代谢谱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通过比较黄毛草莓凤梨草莓的2个种间杂种PF(具黄毛草莓浓郁的蜜桃香气)和NF(无蜜桃香气)完熟期果实香气成分的代谢谱,为黄毛草莓蜜桃香气特征成分鉴定及野生草莓优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technology,GC-MS),对供试材料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模型第一主成分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和log2FC(Fold Change,FC),结合T-test的P值来筛选差异性代谢物,PF相对于NF,设置阈值VIP>1.0,log2FC>1.0或log2FC<-1.0且P value<0.05,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CAS号(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Registry Number)在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网站查阅。【结果】从检测到的383种总代谢物中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58种上调,9种下调,上调幅度较大的差异代谢物为内酯类物质,log2FC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Z)-7-癸烯-5-酸(5.60)、丁位十一内酯(5.33)、δ-癸内酯(5.30),下调幅度较大的差异代谢物为酯类物质,-log2FC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肉桂酸乙酯、亚硫酸(-7.19),2-乙基己基异己酯(-6.65)和3-羟基丁酸乙酯(-4.14)。从相对含量来看,酯类在PF(37.69%)中大幅低于NF(57.20%),内酯类在PF(20.91%)中大幅高于NF(6.12%),酮类在PF(15.30%)中略高于NF(9.12%),醇类、醛类、酸类、烯烃类和其他代谢物在PF和NF中的含量相当,NF中相对含量最大的酯是丁酸乙酯(17.92%),PF中相对含量最大的内酯是δ-癸内酯(12.53%),PF相对含量最大的酮与NF相同,均为2-庚酮。【结论】肉桂酸乙酯、丁酸乙酯和3-羟基丁酸乙酯等酯类可能是NF的关键香气成分,(Z)-7-癸烯-5-酸、丁位十一内酯和δ-癸内酯等内酯类可能是形成PF蜜桃香气的关键物质。
王爱华马红叶李荣飞杨仕品乔荣钟霈霖
关键词:种间杂种香气成分
森林草莓凤梨草莓主要生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研究
草莓是一种风味极好的水果,深受大众喜爱,在我国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草莓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选育的草莓栽培品种,虽然在抗病性方面有所提高,但风味品质不及国外品种;关于选育口感优良又耐储运,...
王苓
关键词:凤梨草莓生理特性盐胁迫
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差异,初步探索二者果面色泽差异原因。【方法】以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为试材,测定果实色泽、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果实中糖酸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单果质量、L^*、b^*和H为1号显著高于16号,可溶性固形物(16号是1号的1.15倍)、E^*ab、CCI、a^*/b^*与之相反。鉴定出33种糖,木糖含量最高,占总糖含量的62.68%、50.71%,其次是肌醇、葡萄糖;53种有机酸,柠檬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苹果酸;27种氨基酸,氧化脯氨酸、丙氨酸、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等含量较高。16号的糖含量高于1号,16号木糖是1号的1.22倍,葡萄糖2.09倍,果糖1.77倍,半乳糖1.44倍;有机酸和氨基酸与之相反,1号柠檬酸为16号的1.23倍、苹果酸1.20倍、硬脂酸2.28倍,天门冬酰胺1.85倍、天门冬氨酸1.53倍。可溶性固形物、木糖、葡萄糖、果糖、乳酸、水杨酸、酒石酸、丙氨酸、脯氨酸、瓜氨酸等与a^*、E^*ab、CCI、a^*/b^*呈正相关,与L^*、b^*、H呈负相关;苹果酸、柠檬酸、丙酮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与之相反。【结论】16号果实高糖低酸,果面色泽鲜艳,呈胭脂红;1号果实大,果面亮有光泽,呈粉白色,氨基酸含量高。
李荣飞王爱华杨仕品马红叶乔荣钟霈霖
关键词:凤梨草莓杂交种果实品质糖代谢
凤梨草莓与绿色草莓种间杂种一代的形态学观察及SSR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利用形态学特征与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对绿色草莓凤梨草莓杂交后代进行种间杂种真实性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以八倍体栽培草莓品种‘宁玉’为母本、二倍体野生绿色草莓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30个F1代株系,从40对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父母本有差异条带的引物进行后代杂种真实性鉴定。采用UPGAM聚类法进行亲本与子代的聚类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比较,评价子代遗传特征。【结果】对父母本、F1代主要形态学特征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F1代所有植株的长势强于父本,偏母本;对数量性状中亲优势值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后代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用筛选出的20对引物鉴别父母本,二者有差异,利用其进行后代分析,其中12对引物鉴定出30个后代均具有父本扩增片段,结果表明,30个杂交后代均为绿色草莓与栽培草莓的真杂种。同时,从杂种扩增的谱带来看,某些后代出现了变异,主要表现为新谱带的出现或某些谱带的消失。进一步对亲本与子代之间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子代分为3个大类。【结论】通过形态学与SSR标记技术鉴定出所有杂交后代均为种间真杂种,聚类分析表明了后代具有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为二倍体野生绿色草莓资源杂交后代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筛选标记。
史芳芳汪泉赵密珍王静关玲
关键词:凤梨草莓形态性状杂种鉴定
森林草莓全基因组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的鉴定及凤梨草莓果实FaMADS1基因克隆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基因组数据库中MADS-box基因的数量、结构类型、序列特征及染色体定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70个含SRF-TF结构域的森林草莓Fv MADS基因,DNA长度289~14 596 bp,编码66~1 437个氨基酸残基,有21个Fv MADS没有内含子,在7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68个Fv MADS蛋白序列含有保守基序Motif 1,最佳匹配序列为"RQVTFSKRRNGLLKKAYELSVLCDAEVALIIFSSRGKLYEF"。另外,从栽培品种‘丰香’草莓果实中克隆了Fa MADS1基因,该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c DNA全长1 167 bp,编码区750 bp,推导编码249个氨基酸,具有MADS结构域和K-box结构域。
周厚成李刚赵霞康兆茹郭蔼光
关键词:草莓MADS-BOX
五叶草莓和带病毒凤梨草莓的超低温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分析
超低温保存技术不仅能作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有效方式,也能成为一种高效的脱毒技术——低温疗法。本文以野生资源五叶草莓为材料,研究了其最佳的超低温保存条件,然后分析了超低温保存后五叶草莓基因组DNA序列的稳定性以及基...
朱文涛
关键词:五叶草莓超低温保存
文献传递
草莓——凤梨草莓的来源和育种
1甜草莓——凤梨草莓的来源在布列塔尼和其他花园中出现特殊的实生苗,果实的形态特征很独特。虽然这些实生苗的最初来源还不清楚,Duchesne在1766年的试验认为凤梨草莓是智利草莓和弗州草莓之间的杂交种,他以Fragari...
张运涛董静王丽娜王桂霞
关键词:凤梨草莓育种工作主栽品种实生苗
文献传递
五叶草莓凤梨草莓种间杂交F_1代的形态学及SSR标记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运用传统杂交方法,以五叶草莓为母本、凤梨草莓品种‘达赛莱克特’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了11个F1代株系,利用形态学性状与分子标记相结合进行种间杂种鉴定。对父母本、F1代主要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F1代在叶、花、果实等方面的很多性状不同于父母本,其中大部分介于双亲之间;植株长势明显强于父母本,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采用草莓属46对SSR引物进行分子鉴定,利用3对引物鉴定出种间杂种。形态学与SSR标记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全部F1代株系均为五叶草莓凤梨草莓的种间杂种。
董静张运涛王桂霞金万梅钟传飞王丽娜常琳琳
关键词:五叶草莓凤梨草莓SSR标记形态性状杂种鉴定
草莓--凤梨草莓的来源和育种
本文阐述了甜草莓——凤梨草莓的来源,分析了欧洲及其他各国的育种工作。其中早期成功的品种有‘Jucunda’,‘Sir JosephPaxton’,‘Hericart de Thury’和‘Royal Sove&#39;,...
张运涛董静王丽娜王桂霞
关键词:凤梨草莓品种资源育种技术农艺性状

相关作者

张运涛
作品数:163被引量:355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莓 草莓新品种 草莓品种 选育 草莓生产
董静
作品数:136被引量:484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莓 草莓新品种 选育 草莓品种 育种
王桂霞
作品数:143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莓 草莓新品种 草莓品种 选育 日光温室栽培
马鸿翔
作品数:467被引量:1,951H指数:2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赤霉病 赤霉病抗性 分子标记 小麦品种
王丽娜
作品数:50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莓 草莓新品种 选育 草莓品种 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