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9篇“ 出生时低体重“的相关文章
75例出生体重儿童智力发育状况分析
1996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了解儿童智力发育情况,对于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目前,对儿童心理卫生、智力发育等因素的调查研究较多,但对出生体重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育是否有影响,报道不多,因此,对1994年3月至10月到我站进行智力测验的儿童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席庆兰于厚贤张迎修刘桂刚
关键词:出生时低体重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发育状况儿童心理卫生
母亲患抑郁症与后代出生体重相关
2006年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Vikram Patd和Martin Prince博士在3月的《英国精神病学杂志》(Br J Psychiatry,2006;188:284-285)上指出,在印度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患抑郁症,特别是在妊娠的后3个月,与后代出生体重相关。
关键词:出生时低体重抑郁症后代母亲精神病学
母亲患抑郁症与后代出生体重相关
2006年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Vikram Patel和Martin Prince博士在3月的《英国精神病学杂志》(Br J Psychiatry,2006;188:284-285)上指出,在印度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患抑郁症,特别是在妊娠的后3个月,与后代出生体重相关。
关键词:出生时低体重抑郁症后代母亲精神病学
气管内清吸拔管技术在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气管内清吸拔管技术在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新入我院80例需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气管插管集束化护理,气管导管拔管采用常规拔管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气管内清吸拔管方式。比较2组患儿气管导管拔管后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心率(HR)变化,拔管及拔管后吸出痰块次数,重复插管次数。结果:气管导管拔管后,观察组SPO2更高(P<0.05),R、HR更平稳(P<0.05),气管导管拔管及拔管后观察组吸出痰块次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复插管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内清吸拔管技术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患儿气管导管拔管后重复插管次数,促进患儿顺利撤除有创呼吸机,有利于减轻患儿痛苦。
谢春莲钟世冰陈彩云廖欢黄桂兰钟海莉叶菁
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出生体重早产儿(LBW-PI)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置管异位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本院拟行PICC置管的LBW-PI 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置管异位,将其分别纳入研究组(n=24,PICC发生异位者)和对照组(n=72,PICC无异位者).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LBW-PI PICC异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LBW-PI的PICC异位率为25.00%(24/9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置管前机械通气、左上肢置管、置管日龄1d、置管护士层级、贵要静脉置管、头静脉置管均为导致LBW-PI发生PICC异位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LBW-PI的PICC异位率高,可能与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置管前机械通气、置管日龄、左上肢置管、置管护士层级、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等有关.
刘丽君李翼丛
关键词:置管异位
≤10 kg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治疗
2024年
目的评估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外科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1382例的临床资料。男性665例,女性717例;年龄6 d~3岁,平均(9.58±1.84)个月;体重1.6~10.0 kg,平均(8.82±1.13)kg。其中1305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脏畸形根治术,77例行姑息手术。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术后死亡13例,占0.94%。死亡原因:心排综合征7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氧血症5例(其中严重肺部感染2例)。结论体重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且有价值的,临床效果肯定,但必须正确掌握手术机,缩短手术间,严格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疗效。
吕瑛于丁刘凌于洁王军黄建成
关键词:心脏病婴儿出生时低体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新生儿心包积液/心脏填塞2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新生儿心包积液/心脏填塞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和2021年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PICC相关心包积液/心脏填塞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以“中心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心包积液”“心脏填塞”和“新生儿”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central venous catheter”“pericardial effusion”“cardiac tamponade”和“neonate”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6月收录的文献。总结PICC相关心包积液/心脏填塞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病例资料:2例患儿均表现为突发心率、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病例1未行心包穿刺,病例2行心包穿刺。2例患儿均死亡。(2)文献复习:共检索到25篇文献(中文6篇,英文19篇),共45例患儿;连同本单位的2例,共47例患儿。①47例中,44例(94%)为早产儿,3例(6%)为足月儿;46例患儿胎龄(29.5±3.9)周,1例足月儿未报告具体胎龄。46例患儿出生体重(1227±600)g,其中43例(91%)为出生体重儿。②9例(19%)未说明PICC置入部位;32例(68%)从上肢置入,6例(13%)从下肢置入。出现心包积液/心脏填塞症状后,26例(55%)导管尖端位于或接近右心房,3例(6%)位于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3例(6%)位于心包腔内或心脏轮廓内,2例(4%)位于上腔静脉,1例(2%)位于肺动脉,1例(2%)位于左心房,1例(2%)位于右心室。10例(21%)未说明具体位置。③47例中的13例(28%)发生导管漂移,11例(23%)发生导管弯折或成角。④47例中,30例(64%)行�
刘禹岑李茂军石伟唐彬秩
关键词:心脏压塞心包积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绒毛膜羊膜炎对出生体重儿的交互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绒毛膜羊膜炎(CAM)对出生体重儿(LBWI)的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定期产检并完成分娩的524例产妇,根据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正常组(466例)与LBWI组(58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孕期体重指数(BMI)、剖宫产史、流产史、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阴道炎、B族链球菌感染、CAM、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胎儿窘迫情况,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LBWI的影响因素,分析B族链球菌感染、CAM对LBWI的相关性与交互作用。结果两组产妇年龄、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阴道炎、B族链球菌感染、CAM、胎膜早破、新生儿早产、新生儿感染、胎儿窘迫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B族链球菌感染、CAM、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胎儿窘迫是LBWI的危险因素(均P<0.05),B族链球菌感染、CAM与LBWI呈正相关(r=0.587、0.604,均P<0.00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B族链球菌感染、CAM与LBWI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CAM与LBWI呈正相关,两者共存可增加LBWI风险。
刘志奎冯亚娟成岚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
早产、出生体重与尿道下裂发生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早产、出生体重与尿道下裂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参照Cochrance协作网检索策略,检索自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4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ce、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关早产、出生体重与尿道下裂发生风险之间关系的文献,对早产、出生体重与尿道下裂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筛选共纳入13篇文献,病例来自亚洲、欧洲、澳洲、美洲,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均为>6分。其中早产与尿道下裂发生风险之间关系的文献10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异质性检验I2=46%,P=0.05,病例组3521例,对照组95816例,与对照组比较,早产为尿道下裂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3,95%CI:1.89~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21,P<0.01)。出生体重与尿道下裂发生风险之间关系的文献11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异质性检验I2=47%,P=0.04,病例组2460例,对照组94260例,与对照组比较,出生体重为尿道下裂发生的危险因素(OR:3.29,95%CI:2.57~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0,P<0.01)。结论现有发表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出生体重会增加尿道下裂的发生风险。
胡建军赵夭望陈毅夫祖建成王智彭柳成
关键词:早产尿道下裂META分析
捐母乳喂养对极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肠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捐母乳喂养对极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体格发育、肠道微生物环境及代谢产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娩出的极出生体质量早产儿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患儿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研究组捐母乳喂养。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喂养期间两组患儿肠道微生物指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喂养耐受建立间、全肠道喂养达标间、住院间及临床不良预后发生率等。结果喂养14 d、30 d,研究组乳酸杆菌[(7.18±1.03)1010/g湿粪、(9.23±0.85)1010/g湿粪]、双歧杆菌[(9.78±1.25)1010/g湿粪、(11.25±1.38)1010/g湿粪]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1.17)1010/g湿粪、(8.75±0.83)1010/g湿粪、(8.97±1.36)1010/g湿粪、(10.41±1.52)1010/g湿粪],研究组喂养耐受建立、全肠道喂养达标间、住院间[(13.45±2.86)d、(17.15±4.47)d、(36.39±4.53)d]均明显于对照组[(19.41±3.22)d、(22.16±5.32)d、(42.18±5.12)d],研究组30 d肠道组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sTHI)[(0.92±0.27)mmol·L^(-1)·min^(-1)]及临床不良预后发生率(30.76%)明显于对照组[(1.08±0.35)mmol·L^(-1)·min^(-1)、64.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2.52、2.73、2.55、8.64、4.50、5.29、2.26,χ^(2)=8.68,均P<0.05)。结论捐母乳喂养、配方奶粉喂养均可有效促进极体质量出生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但捐母乳喂养对患儿肠道内益生菌定植水平改善作用明显,可进一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发育,辅助控制临床不良预后风险。
季国静杨飞郭婉颖刘会圆张春宇赵燕凤
关键词:母乳喂养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不良预后

相关作者

和璐
作品数:71被引量:48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牙周炎 口臭 牙周 牙周炎患者 牙周致病菌
施诚仁
作品数:366被引量:1,21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
崔其亮
作品数:167被引量:866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儿
张东峰
作品数:116被引量:664H指数:1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农村居民 婴儿 患病率
张弛
作品数:45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 腹腔镜 小儿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