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7篇“ 分娩时间“的相关文章
- 不同分娩方式二胎产妇2次分娩时间间隔对盆底肌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二胎产妇2次分娩时间间隔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6例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两次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阴道分娩组四组。在产后6周分析分娩时间间隔与盆底肌力的相关性。结果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剖宫产-阴道分娩组分娩时间间隔与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呈正相关(r=0.424、0.432;r=0.485、0.463;r=0.513、0.478;r=0.459、0.447,P<0.001);再次妊娠增重较重、二胎新生儿体重较重、二胎新生儿头围较大、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阴道分娩、2次分娩时间间隔1~3年是导致二胎产妇盆底肌力下降的危险因素,二胎盆底功能锻炼为保护因素。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二胎产妇分娩时间间隔与盆底肌肌力均呈正相关,且阴道分娩-阴道分娩、2次分娩时间间隔1~3年是产妇盆底肌力下降的危险因素。
- 权祥菊张生林安金芳马春花
- 关键词:分娩方式
- 足月孕妇产程中绒毛膜羊膜炎不同分娩时间和方式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足月孕妇在产程中诊断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后,不同分娩时间(诊断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区临产后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411例足月孕妇的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时间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p H及乳酸值、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感染性疾病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结果不同分娩时间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入NICU、感染性疾病和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Apgar评分、入NICU、感染性疾病和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脐动脉血气p H(中位数7.30)优于阴道分娩组(中位数7.28),剖宫产组乳酸水平(中位数2.30 mmol/L)优于阴道分娩组(中位数4.10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剖宫产组脐动脉血气p H(中位数7.30)优于自然分娩组(中位数7.28)/器械助产组(中位数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剖宫产组乳酸水平(中位数2.30 mmol/L)优于自然分娩组(中位数4.30 mmol/L)/器械助产组(中位数3.8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自然分娩组与器械助产组的脐动脉血气p H、乳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孕妇产程中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后,缩短产程、器械助产、剖宫产均不能显著改变新生儿出生结局,为改善新生儿血气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 刘鑫董兆祥卜秀华汪霆李静
-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宫内感染分娩时间分娩方式
- 紧急剖宫产决策分娩时间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目的:探究紧急剖宫产决策分娩时间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优化紧急剖宫产救治流程,缩短紧急剖宫产决策分娩时间,改善母婴预后,提升紧急剖宫产救治质量。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7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
- 张寅杰李红高伟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母猪分娩时间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母猪分娩时间预测方法,具体步骤包括:视频采集与数据准备步骤;网络模型训练步骤:使用所述训练集对网络模型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母猪产前行为识别模型;网络模型测试步骤;分娩关键特征提取与时间序列分...
- 薛月菊侯文豪邓欣如周晖杨玉清罗德欢
- 基于妊娠后期姿态转化特性的母猪分娩时间预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妊娠后期姿态转化特性的母猪分娩时间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网络传输模块、视频存储单元、本地服务器、中心计算模块以及移动端接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妊娠后期限位栏环境下的母猪视频,采集的...
- 沈明霞太猛刘龙申姚文赵茹茜陈佳丁奇安
-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和巡检机器人的孕牛分娩时间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和巡检机器人的孕牛分娩时间预测方法,涉及智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目标孕牛种群;确定多模态数据采集内容;构建数据库;对图像数据进行标注;构建多模态数据集并按预设比例划分为训练子集、测试子集和...
- 孔繁涛曹姗姗孙伟王亿卫培刚韩昀安民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新模式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新模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新模式护理组自然分娩占比为66.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32.00%(P<0.05),而剖宫产占比为4.0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4.00%(P<0.05)。新模式护理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新模式护理组产后出血率为6.0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6.00%(P<0.05),而护理总满意率为94.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8.00%(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可明显缩短产妇产程,减少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进而有助于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西婷
- 关键词: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恢复
- 不同分娩时间的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分娩时间对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及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50 533例单胎活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工作时间和排班制度将分娩时间分为6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分娩时间对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工作日的平均日分娩量为(38.35±8.48)例,节假日的平均日分娩量为(26.52±7.43)例。以工作日白天为参照,经阴道分娩产妇在工作日夜班、节假日白班及晚班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较低,OR值分别为0.834(0.723~0.961)、0.752(0.624~0.905)、0.824(0.680~0.997),工作日及节假日晚班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1.674(1.271~2.204)、1.801(1.280~2.535);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工作日及节假日夜班发生窒息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550(1.017~2.362)、1.768(1.001~3.123),工作日及节假日的晚班、夜班产妇严重出血的风险较高,节假日早班、工作日及节假日的晚班、夜班产妇感染的发生风险较高(OR>1,P<0.05)。结论 非常规工作时间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当前的产科排班模式能够满足低风险孕产妇在夜间和节假日的医疗需求,但手术室仍需增加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危重症孕产妇的母婴结局。
- 苏少飞张恩婕高屾刘瑞霞岳文涛刘建辉谢双华张玥阴赪宏
- 关键词: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围生期并发症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阴道分娩经产妇的分娩时间规律
- 2023年
- 目的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探索分析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分娩信息的变化及分娩时间是否存在集中趋势,为助产士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分娩的2808名阴道分娩经产妇的分娩信息,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经产妇的分娩时间是否存在集中趋势。结果经产妇年龄为22~54(33.74±3.80)岁,高龄经产妇百分比呈上升趋势,经产妇的分娩时间主要集中在11~12时(P<0.001)。结论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经产妇和高龄经产妇百分比逐年增加,经产和高龄是导致不良分娩结局的因素,对母婴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对助产士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好助产士人才梯队储备。
- 王德慧张筱安魏涛陆虹
- 关键词:经产妇分娩时间圆形分布法生育政策
- 自我催眠对初产妇分娩时间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自我催眠对初产妇分娩时间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还在妊娠32~34周接受催眠课程及音频训练。比较两组初产妇Wijma分娩期望/体验问卷(W-DEQ-A)评分、分娩持续时间、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以及婴儿娩出后的状态等。结果:相比干预前,干预组干预后W-DEQ-A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0,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W-DEQ-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10,P<0.05)。两组初产妇早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94,P>0.05)。在分娩方式的选择方面,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0,P<0.05);两组初产妇紧急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30,P>0.05)。在分娩持续时间方面,干预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10、2.3240,P<0.05)。在产妇分娩过程方面,干预组催产素使用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0,P<0.05;t=3.3550,P<0.05)。在新生儿娩出方面,两组初产妇在婴儿体重、Apgar评分、监护病房使用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37、0.4768,P>0.05;χ2=0.5151,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短期自我催眠训练,能够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剖宫产率,缩短分娩持续时间,减轻分娩疼痛程度,为产妇顺利分娩及其健康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 李慧雅
- 关键词:自我催眠
相关作者
- 崔云山

-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福祉医院
- 研究主题:剖腹产术 芝麻素 分娩时间 分娩 子宫全切术
- 姚文

- 作品数:217被引量:1,09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仔猪 母猪 乳酸菌 断奶仔猪 仔猪肠道
- 吕惠序

- 作品数:158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畜牧协会
- 研究主题:猪场 抗菌药物 养猪场 养猪 诊治
- 潘红梅

- 作品数:105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 研究主题:种猪 荣昌猪 精液 猪精液 母猪
- 刘龙申

- 作品数:155被引量:46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母猪 肉鸡 无线传感器网络 笼养鸡 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