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14篇“ 分子医学“的相关文章
- 分子医学被引量:2
- 1995年
- 分子医学MolecularMedicine谢蜀生(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北京100083)近年来,“分子医学”(MolecularMedicine)一词频繁地在各种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出现。1994年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肿瘤研究所的卡普(Ka...
- 谢蜀生
- 关键词:分子医学生物医学
- 新医科背景下分子医学整合实验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 2025年
- 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该课程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理念,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医学免疫学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构建融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重实践重思维训练的分子医学整合实验课程,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性实验能力和研究型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 陈秀芳孙委委张伟马建设朱珊丽
- 关键词:分子医学创新思维混合式教学
- 新医科背景下分子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 2025年
- 为了提高基础医学教育的质量,推进课程改革创新,聚焦新医科教育。文章以分子医学课程为例,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翻转课堂和课程拓展等教学方法探索其在分子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通过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最后评估教学成效和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表明,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分子医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利于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各自领域的创新思维,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整体进步。
- 钟茜袁洁雷超波齐炜炜
- 关键词:分子医学课程拓展PBLTBL
- 医学整合课程——《分子医学》的建设和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整合课程团队以"分子与细胞"为核心,围绕生命分子的传递规律,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整合《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构建新的《分子医学》整合课程。课程团队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积极探索和实践医学整合模式。在建立线上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究适应于《分子医学》模块的多元化授课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对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 苏刚张雪燕李培强郝春燕李炯程菊景玉宏
- 关键词:课程重构
- 分子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数字化转型的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分子医学综合实验是一门涵盖了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实验技能的综合实验课程。分子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对丰富医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培养医学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医科大学的教师需经历一个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转变,即以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为导向,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单向灌输。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子医学综合实验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教学质量,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医学和科研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 孙筱钟山朱玉平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 刺激响应型SERS探针在分子医学领域的应用
- 2024年
- 在众多分子医学工具中,刺激响应型光学探针可根据特定的外部刺激改变其光学特性,提高检测的选择性和分辨率,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愈后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增强吸附在SERS基底上的分子的拉曼信号,显示出分子的结构信息,具有高准确度、多待测物同时检测的优点。大量研究表明,设计构建刺激响应型SERS(SR-SERS)探针,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选择性和成像分辨率,同时利用靶向修饰和微创提取可获得检测对象有价值的实时信息,从而使该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分子医学领域。该文介绍了不同种类SR-SERS探针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就其近五年在分子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在分子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 徐逸婷罗奥雅曲家毅肖嘉祥董倩
- 基于能量转移的光响应型生物探针在分子医学方面的应用
- 2024年
- 在各种生物传感和成像探针中,光响应型探针由于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中,基于能量转移的光学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技术具有较优异的高信噪比,可以实现更灵敏、更广泛和更精准的传感与测量。该文基于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纳米金属表面能转移(NSET)和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PRET)3种能量转移过程,介绍了光学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技术在疾病研究与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范例,可为基于能量转移的光学生物探针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此外,探讨了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基于能量转移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技术的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 黄文文张玉李琪方兴如刘洪林
- 关键词:FRET生物探针生物成像分子医学
- 分子医学 搏浪蓝海--兼谈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及教育教学被引量:1
- 2023年
-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为现代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继分子病的概念提出后,人类在病因学和遗传特征与规律等方面对疾病的认知空前深入。在此基础上,分子医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研究路径的完善推动了当代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分子医学渐渐成为在基础医学领域具有多学科及跨学科兼容性特征的共识性主题。本文结合分子医学的发展历史和对相关文献的综合解析,对国内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专业在现阶段的发展策略进行思考,归纳出若干关于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方略的启示和观点。此外,还针对分子医学在迎接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和挑战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 张晨光丁卫
- 关键词:分子医学遗传疾病学科建设
- 分子医学教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23年
-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是培养学生科研技能和科研实践的重要基地,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以扫描二维码的形式直观展示了实验室准入规则、仪器操作规范、实验技术资料和虚拟仿真实验、慕课等分类管理,并将仪器操作、实验操作以视频方式呈现,另将其他各类资料分别以文件和PPT的形式展示,使学生在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随时参阅各种资料,同时也规范了学生在仪器使用、垃圾分类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学生反馈效果良好,整体满意率达90%以上。这一改革为教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分子医学实验线下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方式提供了新途径。
- 廖志银翁登坡霍朝霞邹玲于晓虹
- 关键词:分子医学实验教学教学实验室二维码信息化管理
- 核酸适配体在分子医学中的应用
- 2023年
- 分子医学着眼于从疾病的分子层面出发,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解决方案。然而,在众多疾病的诊疗中由于缺乏有力的分子识别工具,目前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和研究疾病仍受到制约。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在体外筛选得到的单链寡核苷酸,具有高选择性、高亲和力、易细胞内化、良好的组织渗透和快速的组织积累能力。近年来,由于其易合成、成本低、稳定性高且免疫原性低,核酸适配体作为分子工具应用于疾病的诊疗一体化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围绕分子医学中的核酸适配体,讨论了核酸适配体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肿瘤标志物发现、液体活检、分子成像。介绍了核酸适配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抑制剂、核酸适配体药物偶联物、纳米药物和核酸适配体介导的免疫治疗。最后对核酸适配体在临床诊疗和产业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基于应用场景的筛选方法、核酸适配体与靶标复合物结构、亲和力的机制以及核酸适配体在血液循环中的稳定性等方面。
- 张鑫娜黄智勇彭瑞资
-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分子医学
相关作者
- 张弦

- 作品数:25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分子医学 靶向 甲基化 纳米孔 体外切割
- 庄江兴

- 作品数:27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分子医学 酪氨酸酶 靶向 甲基化 纳米孔
- 周俊宜

- 作品数:65被引量:27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 研究主题:端粒酶 实验教学 分子医学 端粒酶活性 端粒
- 骆晓枫

- 作品数:29被引量:17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分子医学 实验教学 EXOSOMES 逆向教学法 肿瘤免疫
- 谢金卫

- 作品数:29被引量:11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分子医学 实验教学 端粒酶 端粒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