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40篇“ 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文章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献血者HBV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追踪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输血传播风险。方法对2020年至2023年山东省两地市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和1种核酸试剂进行检测,对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标本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电话调查献血者乙肝疫苗接种史及家庭成员感染HBV情况,并询问其参与随访的意愿,对配合随访的献血者采血检测HBV DNA和乙肝五项,观察HBV血清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786000例献血者中,共检出285例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标本。285例标本中,HBsAg-/HBcAb+标本有237例,占83.16%(237/285)。36例配合随访的献血者中,32例献血者初步判定为OBI,2例献血者为HBsAg检测窗口期,2例献血者为NAT初次检测假反应性。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了乙肝感染率,HBV DNA检测可缩短HBsAg检测“窗口期”,并有效检出OBI,降低输血感染风险,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肖晨
关键词:献血者核酸检测乙肝疫苗接种
云南省某乌骨鸡种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4年
为了明确云南省某乌骨鸡种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试验收集了90份18~21日龄的未出壳死胚样品和100份下痢鸡的泄殖腔棉拭子,采用沙门氏菌属血清诊断试剂盒和PCR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MLST分型、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90份未出壳死胚样品中共分离到80株鸡白痢沙门氏菌(88.89%,80/90),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未分离到鸡白痢沙门氏菌。80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均为ST92型(100%,80/80);均携带invA、hilA、sefA、sipA、sipC、sopB、sopE、spvC、ssaR、ssrA、stn P1等11种毒力基因,均未检出毒力基因pef A和rck;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3.75%(75/80),而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多西环素、加替沙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链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均敏感;均未检出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一致。说明从云南省某乌骨鸡种鸡场分离到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来源单一,80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均携带11种毒力基因,提示其毒力较强;除了红霉素外,对其他药物均敏感,提示该乌骨鸡种鸡场用药相对安全。
高感张诗诗武书杰赵勇木卫武向斌和凤平杨亮宇杨亮宇
关键词:乌骨鸡鸡白痢沙门氏菌毒力基因耐药表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3年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影响全世界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BVDV由2种生物型和多种不同基因亚型毒株组成,这些毒株具有不同的抗原性、细胞病理和致病性发病机制。尽管世界各国为控制和预防BVDV的发生与流行做出诸多努力,但仍有BVDV感染动物的报道。笔者主要围绕BVDV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以及宿主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尤其是免疫逃避策略、免疫防控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BVDV通过劫持宿主免疫系统以确保病毒复制成功的一些免疫逃避策略,以期为遏制BVDV的出现和传播,从而实现净化、控制该病毒提供参考。
韩猛立张倩赵文娟张星星吴桐忠黄新钟发钢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
某种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抗原制备
鸡白痢是由肠道沙门氏菌中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和感染性传染病,通常在2-3周龄的雏鸡中发生,临床症状包括精神沉郁、腹泻、排泄口的粪便粘连,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成年鸡感染后多呈隐性带病状态,但鸡场内鸡的受...
武书杰
关键词:鸡白痢沙门氏菌毒力基因
IgG亚类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在相关疾病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是适应性免疫系统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D(IgD)。其中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人体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的免疫球蛋白类型。IgG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感染、中和毒素及免疫调节的功能,同时也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在新生儿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的类型。根据重链抗原性和二硫键的数目不同,IgG又可分IgG1、IgG2、IgG3、IgG4四个亚类,IgG不同亚型的整体结构类似,但其结合辅助分子和受体的重要结构差异可发挥不同的生物功能,如抗原抗体识别、补体激活及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等。鉴于IgG各亚类重链铰链区氨基酸序列不同,4种IgG亚类抗体在不同的临床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不同。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显示IgG亚类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故本文就IgG各亚类分子特征和生物作用及其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临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诊疗和疾病预后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张胜曹君金婕妤梁玉婷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G亚类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绒山羊源大肠杆菌噬菌体φPTK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对小鼠大肠杆菌感染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背景】抗生素耐药问题是影响人类及养殖业健康的重要因素,噬菌体能特异性裂解细菌,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研究热点,是解决抗生素耐药难题、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新途径。【目的】通过研究绒山羊源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φPTK(phage target of K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同时利用小鼠感染模型研究φPTK对小鼠大肠杆菌感染的防治效果,为绒山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新策略。【方法】用聚乙二醇-氯化钠(PEG 8000-NaCl)浓缩φPTK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形态结构;运用苯酚-氯仿法提取φPTK核酸后通过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其全基因组结构,使用Mauve比较基因组分析,通过MEGA绘制噬菌体进化树;通过构建小鼠感染模型分析φPTK对小鼠感染大肠杆菌的防治效果。【结果】透射电镜显示φPTK头部为正多面体形,直径90 nm,有长约112nm、直径约18nm的可收缩长尾;φPTK基因组全长169688bp,GC含量37.72%,有264个开放阅读框,含穿孔素-裂解酶(holin-lysin)裂解系统,有抗穿孔素蛋白和裂解抑制辅助蛋白,未发现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φPTK为一株新的绒山羊源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小鼠大肠杆菌感染前和感染后分别使用φPTK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试验表明,未使用φPTK的阳性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预防组和治疗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0%和60%。【结论】噬菌体φPTK是一株能够在小鼠大肠杆菌感染中具有较好预防效果的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绒山羊源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本研究为绒山羊噬菌体生物制剂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李托李陇平董书伟屈雷
关键词:绒山羊全基因组测序
HBsAg+&HBV DNA-的HBV感染的血清分子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血液筛查结果为HBsAg+&HBV DNA NR的HBV感染的血清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重复核酸检测、PEG沉降病毒富集联合in-house的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HBsAg+&HBV DNA NR标本进行HBV DNA的确认、抗-HBc和HBsAg定量检测,并将HBV序列与对照组HBV慢性感染和隐匿性感染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20年12月,共检测标本792195份,筛选出HBsAg+&HBV DNA-标本53份(1∶14947)。获得S序列3份、Pre Core/Core序列4份,确认含有HBV DNA的标本有5份。Core区域发现独特氨基酸替换(P130T、P135Q/S、R151Q、G153S、S155F),可能对病毒包装、复制产生影响。结论血液筛查结果为HBsAg+&HBV DNA NR的血液存在极低水平的HBV DNA;低水平HBV DNA可能与Pre Core/Core区域的某些突变影响病毒复制有关。选择灵敏度更好的HBsAg和HBV DNA检测试剂能够进一步降低HBV经血传播的潜在风险。
李春祥郭笑寒孙鹏刘笑春刘丹周磊臧亮Daniel Candotti邓雪莲
关键词:血液筛查HBSAG阳性HBV感染
瘦素/瘦素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肥胖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目前,全球因肥胖引发的基础代谢性疾病日益严重,而由肥胖基因编码的瘦素(Lep)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量代谢进程中的重要能量调节因子,以下丘脑为靶点,通过激活其受体传递抑制摄食、调节脂肪沉积与能量代谢信号;但内源性瘦素升高和瘦素受体(LepR)信号的增加并不能使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大量研究表明瘦素多效性导致了其功能机制的复杂性。论文主要就瘦素及其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调控能量代谢的机制、转运缺陷及信号通路调控等及其与肥胖的关系做简要综述,以期为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雪华崔金忠章金刚刘兴友
关键词:瘦素瘦素受体瘦素抵抗肥胖
EGFR L858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最高的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其中以外显子19缺失突变和L858R突变最常见。相比外显子19缺失突变,L858R突变型NSCLC具有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如肿瘤侵袭性更强、更易发生伴随突变、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药物敏感性更差。因此,L858R突变被视为与外显子19缺失突变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亚型。针对L858R突变型晚期NSCLC治疗方法包括EGFR-TKI单药及其联合化疗、抗血管药物以及免疫治疗等。其中,仅第二代EGFR-TKI达科替尼获得无进展生存期(10.9个月)与总生存期(25.0个月)的生存优势,TKI联合化疗取得无进展生存时间优势但无总生存时间获益,而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最高(19.5个月)。总之,与外显子19缺失突变相比,L858R突变型NSCLC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可作为首选方案,而免疫治疗仅作为EGFR-TKI治疗失败的后线方案。
丁江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D44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2年
CD44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跨膜糖蛋白[1],也是重要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能够通过多种细胞外基质分子进行结合,参与到细胞因子的传递过程中,从而对细胞的功能状态产生相应的调节作用[2]。文章通过综述CD44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宫颈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明确其在宫颈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各个环节的指导意义。
韦云宝李妹燕
关键词:CD44宫颈癌结直肠癌

相关作者

叶贤林
作品数:123被引量:641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献血者 血液筛查 核酸扩增技术 HBSAG NAT
王志亮
作品数:602被引量:2,51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研究主题:新城疫病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 非洲猪瘟 小反刍兽疫 新城疫
郑欣
作品数:65被引量:293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献血者 无偿献血者 血液筛查 HBSAG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曾劲峰
作品数:212被引量:825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献血者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无偿献血者 NAT
许晓绚
作品数:91被引量:404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献血者 血液筛查 无偿献血者 核酸检测 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