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7篇“ 分布式小卫星“的相关文章
- 一种分布式小卫星聚束MIMO-SAR超高分辨成像方法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针对分布式小卫星聚束MIMO‑SAR的超高分辨成像方法,在距离维通过发射步进频信号来获取距离高分辨率,在方位维通过子孔径图像融合得到方位高分辨图像,以获得距离向高分辨率。其实现过程是:(1)划分子...
- 周芳杨军 何冯杰
- 一种分布式小卫星聚束MIMO-SAR超高分辨成像方法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针对分布式小卫星聚束MIMO‑SAR的超高分辨成像方法,在距离维通过发射步进频信号来获取距离高分辨率,在方位维通过子孔径图像融合得到方位高分辨图像,以获得距离向高分辨率。其实现过程是:(1)划分子...
- 周芳杨军 何冯杰
- 文献传递
- 分布式小卫星MIMO-SAR超高分辨成像方法被引量:2
- 2021年
-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的聚束工作模式,提出了一种超高分辨成像方法,降低了多通道高分辨率模式下卫星的存储压力以及成像负荷。该方法首先将各通道的全孔径信号划分为子孔径信号;然后对子孔径信号进行解模糊处理,并利用改进的时域带宽合成方法获得大带宽信号;再使用子孔径图像相干融合算法获得超高分辨率图像。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时域带宽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地合成带宽,并且所提方法的成像效果良好。
- 杨军周芳
- 关键词:小卫星多发多收聚束子孔径
- 分布式小卫星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渐掌握了卫星发射和卫星飞行等航天高科技技术。当前,我国发射的小卫星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亟需一种新型卫星来代替传统小卫星。分布式小卫星系统不仅能够克服传统小卫星所具有的缺陷,而且能将将传统小卫星的优势充分进行发挥,是现代小卫星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航天应用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通信和导航技术。
- 李琬琛
- 分布式小卫星联合多普勒解模糊SAR成像被引量:3
- 2015年
-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体制提出联合多普勒解模糊SAR成像算法,实现低方位重频采样下的高分辨宽测绘带SAR成像。该算法可以有效校正垂直基线,进而解决其对多普勒解模糊性能的影响。不但校正了垂直基线对应的非空变部分和空变部分,而且结合多普勒解模糊算法校正了残余的垂直基线相位项,从而可以保证多普勒解模糊算法精确实现。另外,针对算法精度进行详细分析,增强文章的工程应用价值。最后,利用仿真实验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 张龙苏涛刘峥贺小慧
- 关键词: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
- 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模糊函数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考虑地球自转、地球曲率以及卫星轨道等参数,建立了分布式卫星绕地飞行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原有方法基础上推导出新的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模糊函数,新的模糊函数将卫星之间的运动也考虑在内,更符合实际情况。依据理论分析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函数的有效性,表明地球自转、曲率、卫星轨道和卫星编队构型等对系统分辨性能有明显影响,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 鞠丞朱立东
- 关键词:模糊函数分辨率地球自转
- 分布式小卫星SAR多普勒解模糊成像被引量:2
- 2011年
- 该文结合实际卫星轨道及地球自转特性,研究利用分布式小卫星丰富的空域信息解多普勒模糊,从而解决宽场景成像和方位高分辨之间的矛盾。提出建立子孔径坐标系,解决地球自转引起的星间回波不一致性并简化椭圆轨道的几何复杂性。建立子孔径坐标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将成像几何模型转换到地球固定坐标系下分析,此时地面场景静止,卫星轨道等效旋转;二是分孔径处理,针对每个子孔径建立坐标几何,经过误差补偿后小卫星轨道构型等效为固定基线且平行。对每个子孔径回波数据分别进行空域滤波解模糊处理后再进行孔径拼接,同时结合传统星载SAR成像算法实现大场景高分辨成像。最后以CARTWHEEL模型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杨磊张磊唐禹邢孟道保铮
- 关键词: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宽测绘带
- SAR-GMTI构型下分布式小卫星误差估计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地面动目标检测(GMTI)功能的实现,分布式小卫星的最佳构型为沿航向分布,但误差的存在会使性能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脉压后时间-方位多普勒域回波数据的分布式小卫星误差估计方法.通过距离向脉压,提高了信噪比,采用预先估计并补偿幅度误差的方法,克服了幅度误差与沿航向位置误差的相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收敛速度加快,估计精度得到提高.
- 徐青廖桂生张娟杨志伟
- 关键词:分布式小卫星地面动目标检测合成孔径雷达
- 分布式小卫星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被引量:37
- 2010年
- 分布式小卫星系统是现代小卫星的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它能充分发挥小卫星的优势,同时也能克服小卫星的缺点。分布式小卫星系统包括星群、星座、编队飞行等。小卫星编队飞行将在空间遥感、深空探测、通信导航等方面带来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文章论述了小卫星特点和分布式系统概念,介绍了分布式小卫星系统技术发展水平和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 林来兴
- 关键词:小卫星分布式系统编队飞行星座
- 关于主星带伴随分布式小卫星雷达系统的姿态跟踪控制研究
- 2010年
- 波束指向同步是主星带伴随分布式小卫星雷达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主星为补偿多普勒频移而进行的姿态导引会导致地面目标点相对位置漂移,针对这一现象,伴随分布式小卫星应进行姿态控制与主星协同,为保证姿态控制器在外界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情况下有效工作,分别设计了自适应姿态机动控制律和姿态跟踪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姿态控制器可以有效实现姿态机动和跟踪,控制精度能够满足波束指向同步的要求。
- 赵晓峰赵黎平
- 关键词:雷达
相关作者
- 廖桂生

- 作品数:1,238被引量:2,875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杂波抑制 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杂波 导向矢量
- 保铮

- 作品数:739被引量:4,489H指数:32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 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 SAR
- 李真芳

- 作品数:159被引量:35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合成孔径雷达 星载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SAR INSAR
- 梁甸农

- 作品数:372被引量:1,33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合成孔径雷达 SAR 雷达 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 UWB-SAR
- 周荫清

- 作品数:299被引量:1,17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合成孔径雷达 SAR 星载SAR 雷达成像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