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3篇“ 分解代谢“的相关文章
分解代谢填充线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分解代谢填充线。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分解代谢填充线由聚左旋乳酸组成,聚左旋乳酸的分子量为30000Da‑150000Da。本公开的分解代谢填充线,由聚左旋乳酸组成,其可吸收,无残留,并且在人体中代谢后形成为乳...
郑乃诚明萌
从“虚劳”论治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2024年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辅以清透,维持阴阳气血低水平平衡,同时开达通路清透余邪,消除体内痰瘀浊毒等积聚的病理产物,调节免疫代谢紊乱,以期预防反复感染,为中医辨治PICS拓展思路。
徐建兴杨志旭
关键词:脓毒症瘀毒阻络扶正祛邪
基于教学能力大赛的教学设计探讨与实践——以生物化学中糖的分解代谢为例
2024年
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掀起教学能力大赛热潮,大赛由教育部主办,是一场规模盛大、影响深远的教学比赛。在此背景下,该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中糖的分解代谢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成效、教学反思与整改5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践行于课堂教学,致力于探索职业教育课堂改革创新,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培育高素质的助产技能人才。
张梦诗
关键词:教学设计生物化学高职院校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024年
目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否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中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联合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与D-二聚体比值等指标的临床预测效能,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入住的13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ICS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AP并发PICS组(60例)和SAP非并发PICS组(73例),对两组间NLR、FDP与D-二聚体比值及常见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及随访1年后生存率。采用Lasso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与SAP非并发PICS组比较,SAP并发PICS组的改良Marshall评分、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及FDP与D-二聚体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SAP并发PICS组合并血流感染及腹腔感染比例明显高于SAP非并发PICS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FDP与D-二聚体比值是SAP并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0.790、0.131,P均<0.05)。Lasso回归筛选的预测变量得到三因素逻辑回归模型,预测变量包括FDP/D-二聚体、NLR、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OR分别为1.981、1.048、4.726,P均<0.05)。将上述因素进行模型拟合,经bootstrap内部验证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 0.909~0.980)。校准曲线接近参考曲线,且DCA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NLR、FDP与D-二聚体比值、CRP/前白蛋白构建SAP患者并发PICS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备良好区分度、校准度和实用性。在SAP早期对是否并发PICS进行评估,若并发PICS,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郑云涂倩倩张阿芳张泓
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风险的相关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024年
目的探究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mmuo-suppression catabolism syndrome,PI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PICS预测模型。方法选取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200例,统计伤后15~20 d内PICS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ICS分为PICS组31例和非PICS组169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发生PICS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PICS发生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验证Nomogram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效用。结果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伤后15~20 d内PICS发生率为15.50%(31/200)。PICS组年龄≥60岁比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入院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均高于非PICS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血清CD4^(+)/CD8^(+)水平均低于非PIC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ARDS、IL-6、IL-10均为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发生PICS的危险因素,入院时GCS评分及血清CD4^(+)/CD8^(+)水平为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发生PICS的保护因素(P<0.05)。绘制森林图显示,年龄≥60岁、并发ARDS、入院时血清IL-6、IL-10水平均为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发生PICS的正相关影响因素,入院时GCS评分及血清CD4^(+)/CD8^(+)水平为负相关影响因素(P<0.05);根据影响因素构建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PICS发生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为0.856,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与实际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发生PICS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入院时GCS评分、ARDS、血清IL-6、IL-10、CD4^(+)/CD8^(+)水平,根据影响因素构建PICS发生风险的Nomogram预测
杨晓晴朱昱凝门茂颖王颖
关键词:多处创伤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入ICU时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mNUTRIC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ICS将病人分为PICS组(n=102)与非PICS组(n=183),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NUTRIC评分与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35.79%。PICS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NUTRIC评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72 h占比、机械通气时间≥72 h占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72 h占比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分别为(73.49±8.64)岁、[2.00(1.00,3.00)]分、(21.67±6.62)分、(8.69±2.63)分、[5.00(5.00,6.00)]分、53.92%、71.57%、48.04%、[32.85(20.83,74.98)]mg/L、[3.33(2.30,4.78)]mmol/L,均高于非PICS组的(67.72±8.63)岁、[1.00(0.00,2.00)]分、(17.83±6.05)分、(7.45±2.43)分、[3.00(2.00,4.00)]分、29.51%、41.53%、23.50%、[27.00(18.50,38.30)]mg/L、[2.60(2.02,4.0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S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17±2.92)g/L,低于非PICS组的(38.22±2.8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UTRIC评分≥5分的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73.64%,高于mNUTRIC评分<5分的12.00%(χ^(2)=111.6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NUTRIC评分值升高[OR=2.61,95%CI:(1.73,3.94),P<0.001],机械通气时间≥72 h[OR=3.24,95%CI:(1.60,6.56),P=0.001]、CRRT时间≥72 h[OR=3.45,95%CI:(1.68,7.08),P=0.001]是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m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病
洪巧李云婷李芬
关键词:脓毒症
脂肪酸分解代谢相关基因ABHD1和PLA2G15在结直肠癌不良预后及肿瘤进展中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构建脂肪酸分解代谢(FAC)相关基因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并验证模型中基因ABHD1和PLA2G15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FAC相关基因集来自GSEA官网。从TCGA下载结直肠癌RNA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并对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样本进行FAC相关基因差异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差异基因,之后,利用LASSO回归进一步分析并筛选出目标基因建立预后模型。外部数据集(GSE39582)验证预后模型。最后采用CCK-8、集落形成和细胞周期实验验证目标基因中ABHD1和PLA2G15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作用。结果102个FAC相关基因通过差异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由ABHD1、ACOX1、CPT2、HADH和PLA2G15构建的风险评分预后模型。与低风险评分相比,高风险评分的预后更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预后模型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外部数据集(GSE39582)也验证了该模型评估预后的作用。对ABHD1和PLA2G15基因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ABHD1和PLA2G15在体外具有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FAC相关基因风险模型具有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作用。ABHD1和PLA2G15可能对结直肠癌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文鹏邓露施丹胡均王捷夫云铎孔大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24年
2012年Gentile[1]等人发现部分严重创伤患者存在反复感染、免疫抑制和营养状况差的临床表现,总结后称之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immunosuppression and catabolism syndrome,PICS)”,这类患者约占慢性危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的30%-50%[2,3]。随后这一概念延伸到败血症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脓毒症中。
徐子文邵爱丹喻婷董新玲
关键词:非感染性疾病免疫抑制代谢综合征严重创伤患者营养状况
YAP通过促进自噬抑制髓核细胞胞外基质分解代谢
2024年
目的探讨YAP对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接受腰椎手术患者的相对正常和退变的椎间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YAP在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体外培养人原代髓核细胞,通过IL-1β处理诱导髓核细胞退变,将实验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LV-YAP组、IL-1β+YAP-siRNA组和IL-1β+LV-YAP+3-MA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基质分解代谢及自噬水平变化。最后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利用MRI、阿利新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YAP和LC3的表达及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YAP在退变椎间盘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对正常的椎间盘组织(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IL-1β+LV-YAP组显著提高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中CollagenⅡ、Aggrecan和LC3-Ⅱ的蛋白表达(P<0.05),降低MMP-3和MMP-13的蛋白表达(P<0.05),而IL-1β+YAP-siRNA组则表现出完全相反的作用。而予以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后明显降低IL-1β+LV-YAP组中GFP-LC3阳性颗粒数量和CollagenⅡ、Aggrecan、LC3-Ⅱ蛋白表达(P<0.05),且提高MMP-3和MMP-13的蛋白表达(P<0.05)。进一步在体内构建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YAP过表达促进LC3表达和抑制椎间盘退变。结论YAP过表达通过促进人髓核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易威威唐秋雨陶白龙李开庭王大武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自噬细胞外基质髓核细胞
茯砖茶上调秀丽隐杆线虫NHR-49和ACO基因促进脂质分解代谢
2024年
茯砖茶通过抑制脂质合成的降脂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报道,而关于其调控脂质分解代谢的研究还较少。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通过脂质染色、突变体、RNA干扰和qPCR检测分析茯砖茶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分解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茯砖茶水提物能够通过上调核激素受体nhr-49和顺乌头酸酶aco-1的基因表达提高脂肪酸β氧化和三羧酸循环,促进脂质氧化分解,从而减少秀丽隐杆线虫脂肪含量。
潘联云刘本英
关键词:茯砖茶三羧酸循环

相关作者

柴家科
作品数:1,039被引量:3,795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 烧伤后 烫伤 严重烧伤
洪敏
作品数:111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研究主题:嘌呤核苷酸 海洛因 吗啡 腺苷脱氨酶 基因表达
申传安
作品数:284被引量:91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 蛋白降解 骨骼肌 泛素
盛志勇
作品数:1,117被引量:8,160H指数:4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 烫伤 烫伤大鼠 卡巴胆碱
周宁一
作品数:99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微生物 硝基酚 降解 菌株 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