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篇“ 刑事案件侦破“的相关文章
- 基于“互联网+”的声纹识别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对面向"互联网+"的声纹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基于GMM-UBM声纹识别确认系统,对GMM-UBM模型构建方法进行详细描述,研究模型参数最大后验概率算法、估计期望最大化算法、参数训练和识别过程。对基于GMM-UBM的声纹识别系统进行设计,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分别验证在相同条件下GMM建模方法、GMM-UBM建模方法的识别效果。在测试随机抽取的一组语音时,系统均具有较高的识别成功率,在进行不同人数测试时,随着样本人数的增加,系统识别率会有少许降低,但平均识别率较高,为89.6%;与GMM系统相比,GMM-UBM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率,随着混合度的增加,GMM-UBM系统识别率随之增大。
- 魏莲芳
- 关键词:刑事案件侦破声纹识别识别率
- 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的事实假定及其偏差克服——基于刑事错案的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刑事错案的事实生产主要有两个关键的环节,即基于线索的事实假定(猜想)与基于证据的证实(伪)。事实假定可以根据一些零散的事实、证据和线索,锁定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为侦查工作打开突破口。事实假定具有高风险性,其根本特征是可废止性。在事实假定的基础上,案件侦破工作得以展开,并基于证据来证实(伪)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故事。但是,人类思维中固有的证实倾向的存在导致了证实的偏差,而成本因素、不合理的规定、不合理的观念乃至刑讯逼供的存在又强化了证实的偏差。证实的偏差使得事实假定的高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错案事实由此得以最终形成,从而制造出了刑事错案。为了纠正刑事错案中的事实偏差,必须考虑一些针对性的措施,特别是,坚持“好故事”标准对于克服刑事错案中的事实偏差可能大有裨益。
- 唐丰鹤
- 关键词:事实推定
- 关于建立侦查策略研判评价机制的探究--以10起刑事案件侦破纪实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在侦查破案的实践过程中,对侦查策略实施成功与否的评价,完全以案件侦破结果为导向是不科学的。案件侦查的终结,不等于侦查策略的成功实施,因此有必要对侦查策略进行独立的客观评价。建立侦查策略研判机制既有客观的技术支撑,也有主观的人为办案需求,还是侦查策略自身发展完善的必经路径。具体的侦查策略研判机制应该由侦查记录、数据整理、研判评价、回收利用组成。通过10期《天网》破案纪实展示探究成果,该成果较之于普通案例分析具有内容精粹、要点明确的优势。
- 段黎宇
- 关键词:侦查策略
- 指纹痕迹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应用分析及体系构建——以静动态变化轨迹为切入点
- 2019年
- 指纹痕迹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可识别性等特性。当前的指纹检验工作存在指纹采集入库质量不高、过度依赖“比对系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与指纹检验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等问题。现有指纹检验实践中主要运用的是指纹的静态属性,忽视了动态指纹案件的重要性。应加强指纹痕迹检验专业的教育培训,构建指纹痕迹检验人员激励机制,完善指纹检验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构建指纹检验管理体系。
- 李栋
- 关键词:指纹检验
- 植物证据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法医植物学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植物证据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主要涉及犯罪现场相关植物的分布、毒品原植物的鉴定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变化规律等。作为犯罪现场中重要的生物学证据之一,大部分的植物证据分布广泛、个体微小且数量较多,有些种类的植物证据不易腐败,有些种类的植物证据易粘附在人体毛发或衣物上,因此与许多类型的刑事案件能够发生关联。在某些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入室盗窃、强奸、绑架、拐卖人口、毒品制造等刑事案件的侦破中,现场和嫌疑人员、被害人身上发现的植物证据可用于辅助推断作案地点、溺死落水地点,排查嫌疑作案车辆,鉴定毒品原植物种属及追溯其原产地,以及推断作案时间、死亡时间与埋尸时间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植物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就其未来研究趋势作简要探讨。
- 吕宙吕宙唐泽英杨桔
- 关键词:花粉硅藻毒品原植物
- DNA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国家法制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与刑侦有关的刑事诉讼进一步规范化、模式化,刑事证据正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其中DNA技术在刑事技术中尤为重要。而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在案发后不能及时破获的大、要案件中,DNA证据则成为侦破常规刑事案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关键诉讼证据,这一观念目前已广泛根植于广大刑侦人员心目之中。
- 张向龙陈昕刘楠
- 关键词:DNA技术
- 从“命案必破”到“命案不错”——对我国刑事案件侦破目标的反思被引量:2
- 2016年
- "命案必破"作为以预防为目标的刑事政策,指引着刑事案件侦查活动的开展。虽然其作为应然层面的指导政策有其合理之处,并且发挥过扭转社会治安的积极作用,但在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现代法治理念看来,不仅其理论基础具有先天的缺陷,其实践效用也并未达到预期的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反而导致了犯罪"黑数"和冤假错案等一系列不良衍生品的出现。基于此,有必要将"命案必破"的目标转变为"命案不错"的理念,实现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现代刑事法治目标。
- 鲁婧
- 关键词:命案必破理论辨析
- 浅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疑难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具体运用
- 2014年
- 在实际的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侦查人员有时会遇到使用普通的侦查方法无法使案件取得进展或突破而陷入疑难僵局的情况。疑难案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与案件本身的复杂程度、作案人的反侦查意识以及侦查人员的办案素质有关。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审查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认定犯罪嫌疑人与排除无辜,是近年来解决疑难案件的新途径。经过大量实测案件的检验,证明此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 王琳
- 关键词:疑难案件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 DNA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公安机关DNA检验技术应用为例被引量:7
- 2014年
- DNA检验技术可以把现场提取的血迹、组织、毛发、唾液等生物检材的基因型与嫌疑人进行比对,达到认定罪犯的目的。公安机关运用DNA检验技术能够侦破命案、积案,在串并破获系列大要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蓉支瑞
- 关键词:刑事技术DNA检验技术刑事案件侦查
- 再论“侦技一体化”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积极意义——基于对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的反思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日益加大、高科技犯罪不断涌现的环境下,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切实有效地防控特殊人群犯罪活动对于公安机关来说绝非易事。提升广大民警综合运用传统侦查方法与现代刑事科学技术的能力已刻不容缓。传统侦查手段是有效打击犯罪的坚实基础,现代刑事科学技术是对传统侦查手段的无限延伸,"侦技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应用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具有积极意义。
- 徐心磊徐晚丰
- 关键词:侦查理念
相关作者
- 鲁芳

- 作品数:15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磁性粉末 一体化 长波长 SUB
- 杨文静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长波长 血迹 发光时间 刑事案件侦破 化学发光
- 刘娜

- 作品数:32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SUB 指纹显现 O 指纹 荧光
- 吕家根

- 作品数:57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荧光素 血迹 SUB
- 宋菲君

-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偏振光 方位角 调制 电光调制 光学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