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2篇“ 刑法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刑法学研究
本书以刑法相关内容为中心,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抉微发隐、深考精思,回归刑法本位,一以贯之地以刑法解释学为本体,发掘成文法的真实含义和内在理念,注意准确反映近年来我国刑法立法和立法解释的学术研究发展变化,注意研...
李芬
关键词:刑法
我的刑法学研究历程
2024年
一、殷勤致力于学术探索学术研究最直接的工作就是著书立说,这是我六十多年一以贯之在努力的事。审视从1954年到1979年二十五年的岁月,虽然我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刑法立法中,但还是为中国刑法学研究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1957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集体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讲义》,其中“犯罪构成”一章由我执笔。又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第三十三稿完成后,我回到中国人民大学。
高铭暄
关键词:刑法学研究法律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学术探索刑法立法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研究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文集 上下 2023年度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研究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探讨,是一部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并存的法律图书。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第一编和第二编:第一编“中国特色刑法基础理论研究”,...
贾宇编
刑法学研究 第16卷
本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认定,侵犯知识产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数据被遗忘权等问题予以深入考察与分析,以期能够助益广大学者对于人工智能时代刑法规制的理解与适用。本书分为“博士论坛”“专题笔谈”“理论前沿”“热点...
刘宪权
努力开拓和深化我国刑法学研究——牛忠志《当代中国刑法理念的革新及其法治实践贯彻》序言
2024年
司法机关在进行刑事立案确定罪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做到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并重而不能失之偏颇。罪量认定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行为事实是认定罪量的基础,对行为事实进行价值判断是认定罪量的保障。罪量认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形式上将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分别而论,导致罪量认定发生标准上的偏颇;罪量认定存在以单一或纯粹事实为根据的现象,没有揭示犯罪的本质特征;将定罪的价值判断与量刑的价值判断相混淆;不能及时适应情势变迁需要调整立案追诉标准,难以充分体现处罚必要性。化解罪量认定中的问题需要做到:罪量认定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不能厚此薄彼或者此消彼长;罪量认定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区分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及时调整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确保刑事立案的公平、公正;健全和完善刑事立案监督机制。
赵秉志
关键词:客观主义主观主义
再论强化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被引量:10
2023年
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当增强自己的主体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刑法学界的共识。强化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应当以本国的刑法规定为逻辑起点,紧密结合本国的司法实践,充分发挥判例等对提升中国刑法学研究水平的作用。在比较法研究中要以“知他而知己”为目的,在引进域外刑法知识时,既要注意动态把握域外刑法理论的流变,又要准确判断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同时还要防止断章取义,并把域外刑法知识自觉融入中国刑法学的话语体系之中。在方法论上,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兼收并蓄,重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并由过于强调学派之争走向折中和统一。此外,中国刑法学者还亟须补齐短板,在着力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国历史中的传统资源、实现其现代转型方面做大量基础性的且极具难度的工作。主体性意识的强化必将激活中国刑法学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君子和而不同”的良好氛围下,更好地推进中国刑法正义的实现,展示中国刑法学的国际形象和应有品格。
刘仁文
关键词:主体性比较法方法论传统资源
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呼唤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2023年
强化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日趋共识6年前,笔者发表在《法制日报》(2020年8月1日起更名为《法治日报》)的一篇名为《再返弗莱堡》、谈中国刑法学者应有自己主体意识的学术随笔,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大家对文中提出的中国刑法学者应有自己的主体意识的观点展开激烈讨论。除了《法制日报》《上海法治报》等相继刊发讨论文章,不少学者也在相关论文中就此文提出的观点表达了或肯定或商榷甚至否定的意见。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对于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被批评者的大度,有利于学术批评的展开”,因而笔者乐见其成。
刘仁文
关键词:刑法学研究刑法学者学术批评被批评者学术随笔主体性
河南省法学刑法学研究会:聚智创新 赋能发展新“引擎”
2023年
有这样一个团队,在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过程中,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案件中,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聚焦新时代刑法学研究、助力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不断创新研究成果……近年来,河南省法学刑法学研究会聚焦新时代刑法学研究,助力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
叶煜
关键词:刑法学研究疑难案件法治建设矛盾纠纷
2022年日本刑法学研究综述
2023年
本文是基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日本境内发表或出版的刑法学相关论文、著作进行的整理、归纳,对2021年度日本刑法学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向做一个综合性的回顾。在内容上,本文主要参考《法律时报》第94卷第13号刊载的《特集、学界回顾2022》中刑法部分[1]所列文献。近年来,学界对于网络空间与刑法、诽谤中伤对策.
王艺霖
关键词:刑法学网络空间
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历史检视与应然朝向
2023年
由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所切实说明的“中国刑法学向何处去”,不仅期待着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形成相互批评乃至批判的诚善氛围,而且更加期待着中国刑法学研究应作出历史性的重要检讨,而权利立场犹疑不定、学科交叉自觉不足、哲学与形式逻辑自觉欠缺,则是中国刑法学研究应该作出检讨的基本方向。最终,在求真思维、务善思维和致美思维分别使得中国刑法学研究朝向“求真的刑法学理论”“务善的刑法学理论”和“致美的刑法学理论”之后,真善美思维将使得中国刑法学研究朝向“真善美的刑法学理论”。
马荣春马光远
关键词:保障权利哲学逻辑

相关作者

赵秉志
作品数:596被引量:6,150H指数:4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典 死刑 刑事法治 中国刑法
高铭暄
作品数:206被引量:2,762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学研究 刑法 刑法典 刑法学 中国刑法
袁彬
作品数:94被引量:692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死刑 刑法学 刑法学研究 刑法修正案
黄京平
作品数:101被引量:1,62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刑事和解 刑事政策 刑法学研究 刑法学
陈兴良
作品数:464被引量:12,283H指数:6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