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 篇“ 刚性挡墙 “的相关文章
格栅加筋与刚性 挡墙 组合加固路基的荷载分担与变形特性研究 2025年 格栅加筋与刚性 挡墙 组合加固路基技术有助于解决公路建设中占地面积较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工后沉降较大等问题。研究基于长期测量,获得了水平土压力、土工格栅应变和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了土工格栅和刚性 挡墙 对土压力的承担情况以及刚性 挡墙 对加筋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4m土工格栅竖向间距设置条件下,刚性 挡墙 约承担21.2%的水平土压力;(2)土工格栅应变分布情况为破裂面附近应变最大,破裂面两侧应变逐渐减小;(3)刚性 挡墙 增强了加筋路堤的稳定性。 张晓景关键词:荷载分担 土工格栅 RBT模式下刚性 挡墙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离散元模拟及理论研究 2025年 针对刚性 挡墙 绕基底转动与平动耦合(rotation around the base and translation coupling,简称RBT)模式下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分布问题,选取转动中心位置参数n=0.5、1.0、5.0共3组转动中心对其进行离散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RBT模式下主动土压力兼具绕基底转动(rotation around base,简称RB)模式下凹型分布和平动(translational,简称T)模式直线分布的特点。在破坏过程中,墙土摩擦角往往先于内摩擦角达到极限值,墙后滑裂面为一曲面,且土体滑裂面处有明显的主应力偏转现象。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根据中间对称圆弧拱得到了层间等效内摩擦角与n的函数关系式,利用水平层分析法,建立了曲边梯形微分单元的受力平衡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得到了RBT模式非极限主动土压力数值解。参数分析表明,墙体位移、内摩擦角及转动中心位置参数n对主动土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所提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刚性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提供参考。 姚嘉楠 徐长节 迟民良 王艳萍 习跃来 王伟锋 冯国辉 孙佳政关键词:离散元法 土拱效应 水平层分析法 膨胀土中刚性 挡墙 上最大侧向压力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膨胀土中刚性 挡墙 上最大侧向压力计算方法,为膨胀土地区相关支挡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保证支挡结构的安全性。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通过现场或室内试验确定墙背不同深度处膨胀土的天然含水率w<Sub>... 韩仲 邹维列 樊科伟 赵贵涛 应镇谦 徐永福滑坡碎屑流冲击刚性 挡墙 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2024年 【目的】刚性 拦挡结构是一种被用于减弱滑坡碎屑流致灾强度的工程措施。为研究碎屑流运动路径的坡度与碎屑流体积对于碎屑流冲击刚性 拦挡结构的动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Fish语言开发不同形状的块体簇颗粒,并基于室内滑槽试验结果,开展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PFC^(3D)),探究滑坡冲击动力特性、冲击力、堆积形态与能量演变过程。【结果】能量演化过程和冲击力时程曲线结果显示:在整个滑坡过程中,摩擦耗能占总能量消耗的约80%;对于坡度为35°、40°、45°(H=15 cm)的碎屑流,峰值冲击力与残余堆积力的比值随着坡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大(1.064,1.380,1.538)。【结论】模拟结果表明:块体(clump)簇颗粒能够较好地被用于模拟颗粒的形状作用,为碎屑流冲击动力学的离散元模拟提供一定的参考;摩擦耗能是碎屑流发生时主要的能量耗散形式;坡度的增大会加快滑坡滑动进程,增大峰值动能,形成更大的峰值冲击力与残余堆积力;碎屑流体积的增大会增加坡度对于碎屑流运动能力的影响,使得堆积体在坡体与拦挡结构上的长度显著增加。 严彬彬 高歌 刘新颖 邢爱国关键词:碎屑流 离散单元法 数值模拟 冲击动力学 平移模式下倾斜刚性 挡墙 支护试验研究 2024年 为探究倾斜刚性 挡土墙的支护能力及被动土压力变化规律,利用自制模型设备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倾斜一定角度的刚性 挡土墙后被动区土体随着移动挡墙 的加载位移产生一条近似直线的被动滑裂面和一条曲线主动滑裂面;随着倾斜角的增大,两条滑裂面交点逐渐下移.当移动挡墙 加载相对位移6%~8%时,倾斜刚性 挡土墙后土体破坏达到极限状态,此时滑裂面正好相交.倾斜刚性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随着位移的加载,上部无明显变化,下部呈现先增大后减少至平稳的趋势. 尹瑞 陈钻 彭楚才关键词:模型试验 被动土压力 放坡状态有限土体刚性 挡墙 滑动稳定性分析 2023年 为验证在放坡状态下有限土体刚性 挡墙 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该研究考虑了土体黏聚力、填土与挡墙 墙背和墙底之间的摩擦作用,以及填土顶面荷载作用等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挡墙 稳定性理论模型。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得到了放坡状态下有限土体刚性 挡墙 稳定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挡墙 稳定性系数Fs与土体黏聚力c、墙土界面摩擦角δ、底面摩擦角δa、墙土界面黏聚力cw、底面黏聚力cl和土的内摩擦角φ均成正比关系,并且随着宽高比l/H的增大而减小,逐渐趋于稳定。此外,通过与库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该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刘新喜 贺程 王玮玮 李彬关键词:刚性挡土墙 上限法 非饱和土刚性 挡墙 抗滑移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在以往挡墙 稳定性分析中多假定墙后回填土为饱和土,忽略了吸应力效应对挡墙 滑动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鉴于此,在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非饱和土的功能平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能量法提出了一种挡墙 -非饱和土系统抗滑移上限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对比OptumG2数值软件和已有理论方法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探讨了土体剪切强度、进气值和渗流量等主要参数对挡墙 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砂土,吸应力对黏土挡墙 稳定性影响更大,而相比黏土,砂土中黏聚力变化对墙土系统稳定性更为敏感;2)随着进气值增加,吸应力对墙土系统稳定性的贡献减少,最终趋于恒定,且吸应力对于高度较低的挡墙 影响更明显;3)相比无吸力情况,考虑吸力作用的稳定性系数更大,不同渗流量对墙土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大小为:蒸发>静水>入渗,且渗流量对黏土和粉土挡墙 稳定性影响最大,黄土次之,砂土最小. 邓波 杨明辉 赵明华关键词:挡墙 抗滑移稳定性 能量法 有限宽度砂土刚性 挡墙 被动土压力的离散元模拟及简化计算方法 2023年 为考虑砂土的应变软化效应及其有限宽度情况下墙后被动土压力计算,首先提出一种实用的砂土应变软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简化求解了墙后有限填土被动土压力,并与离散元法(DEM)数值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还探讨了填土宽度和墙体位移对墙后有限填土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砂土被动土压力计算中应考虑应变软化效应,尤其对于密实砂土;随着墙体位移和墙后填土宽度增加,被动土压力会减少。 刘海鸿 戴卓吕 曾亚林 刘文劼关键词:被动土压力 离散元法 散粒体斜坡碎屑流作用下刚性 挡墙 受力特征及机理研究 散粒体斜坡表层溜滑是高寒山区交通廊道沿线常见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威胁行人车辆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论文针对碎屑流作用下散粒体斜坡表层溜滑的运动特征及碎屑流运动不同阶段的荷载作用下刚性 挡墙 受力机理的关键科学问题... 崔浩文关键词:刚性挡墙 受力机理 层状填土刚性 挡墙 土压力变分法研究 挡土墙的土压力是工程实践中一类重要问题,尤其对于实际多层填土情况下墙后土压力合力计算问题一直是相关实践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针对在地震荷载、填土表面有任意形式局部荷载作用下的两层和三层填土的一般刚性 挡土墙主动、被动土压力... 蒋玉冰关键词:刚性挡土墙 土压力 变分法 条形荷载
相关作者
应宏伟 作品数:217 被引量:1,692 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基坑开挖 深基坑 基坑 水土压力 基坑开挖过程 彭述权 作品数:81 被引量:617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刚性挡墙 突水 渗流 模型试验 水下开采 徐日庆 作品数:274 被引量:2,974 H指数:3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土压力 土体 基坑开挖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 顶管施工 樊玲 作品数:47 被引量:192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刚性挡墙 硫酸盐渍土 土拱效应 渗流 微生物 许锡昌 作品数:107 被引量:1,072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温度作用 膨胀土 模型试验 顶管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