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篇“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相关文章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
- 2023年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由创伤导致颈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交通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多以眼部症状为首发,出现患侧突眼、眼球运动障碍、眶区血管杂音等。经脑血管造影可明确瘘口的位置、大小及相关血管的引流情况。Willis覆膜支架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困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张继全陈为涛魏建萍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治疗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闭塞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MCA)闭塞临床上极为罕见,患者的生存率极低。本文报道1例因颅底骨折而导致右侧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及MCA闭塞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联合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2个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未见瘘口复发,随访半年临床预后良好。
- 金洪泽吕中华刘伟朱勇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大脑中动脉闭塞颅底骨折血管内栓塞去大骨瓣减压术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 血管内介入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策略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4例TCCF患者临床资料、血管内治疗策略及预后,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8~79岁,平均46.3岁。均有明确的头面部创伤史,时间3d^10年。结果24例患者行栓塞治疗25次,其中单独使用可脱球囊经动脉治疗4例,1例在治疗后1d出现球囊移位,在闭塞试验代偿良好的情况下,继而闭塞病变侧颈内动脉;球囊保护下弹簧圈加Onyx胶经动脉栓塞治疗15例,弹簧圈加Onyx胶经静脉栓塞治疗2例,使用覆膜支架治疗2例,直接接受病变侧颈内动脉闭塞治疗1例。术后颅内杂音均消失,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44.8个月,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视力下降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6例复视患者中2例永久性外展受限;2例眼睑下垂好转,其中1例新发外展受限,1年后好转;5例头晕好转。结论血管内介入是TCCF主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技术发展及材料的更新,TCCF患者应得到个体化血管内治疗。
- 江中中喻孟强张明铭
- 关键词: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
- 动静脉联合入路Onyx胶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术中大量鼻出血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以大量鼻出血为临床表现的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非常少见,但病情凶险,由于症状不典型,常易发生误诊及漏诊,造成病情延误。经动脉入路血管内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封闭瘘口同时保持载瘘动脉通畅是治疗的关键。部分患者由于瘘口封闭困难而选择闭塞颈内动脉,导致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笔者报告1例栓塞术中发生大量鼻出血的TCCF患者,探讨TCCF的诊治方法、在发生大量鼻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如何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赵旺淼葛春燕张万增杨雪辉李晓卫尹涛赵庚水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鼻出血治疗性
- 经颈内动脉-静脉入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蝶窦内巨大假性动脉瘤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蝶窦内巨大假性动脉瘤的报道并不多见。2018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因颅底骨折而导致TCCF合并蝶窦内巨大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和Onyx胶,经颈内动脉-海绵窦和颈内静脉-岩下窦联合途径将病灶完全栓塞,术后随访1年,患者预后良好,未见病灶复发。
- 孙阳阳朱辰路杨振兴明智绪冯进黄德俊李宗正
- 关键词:颈内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ONYX胶蝶窦岩下窦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疗被引量:5
- 2019年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是指由创伤引起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或其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丧失、出血、缺血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障碍。本文主要介绍了TCCF的分型、临床表现以及血管内介入相关治疗方法的要点。
- 张明铭
- 关键词:创伤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
- 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7例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tC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上海市浦南医院应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7例tCCF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共使用7枚Willis支架。其中6例支架释放后即刻造影示瘘口完全消失;1例存在少量内漏,予以再次球囊扩张后仍有少量内漏,未做进一步处理。无手术操作并发症。3~12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2例患者血管造影随访显示瘘口完全消失,未复发,颈内动脉通畅,无支架内狭窄和支架移位。结论Willis覆膜支架可作为tCCF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 盖延廷檀书斌龚木花彭方强王威王威刘旻谛张学军曾冉宋冬雷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颅脑损伤颈内动脉
- Scepter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Scepter球囊保护下应用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4例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1-65岁[(42.6±6.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均为单侧病变。其中右侧13例,左侧11例。伴发颅内杂音23例,搏动性突眼伴球结膜充血水肿22例,眼球运动障碍19例,视力减退9例。术中通过微导管造影明确TCCF瘘口的位置及回流特点。将保护球囊置于颈内动脉瘘口处,再沿微导管在海绵窦内近瘘口处填入少量弹簧圈后分次推注Onyx胶,直至瘘口闭塞。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视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改善情况,术后复查数学减影血管造影(DSA)了解颈内动脉通畅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2周,24例TCCF患者原有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球结膜水肿症状均消失,19例眼球活动障碍患者中2例改善不明显,9例视力障碍患者中2例改善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Onyx胶与保护球囊粘连,将球囊连同导引导管送至颈外动脉后撤出球囊,术后患者无并发症。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未见复发,无手术相关并发症,DSA示瘘口均完全闭塞,且颈内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Scepter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TCCF可闭塞瘘口,消除眼部症状,维持颈内动脉通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任登鹏涂悦薛德友张赛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弹簧圈
- 迟发高流量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并文献复习
- 2014年
-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指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此疾病常常由严重的头部外伤引起,需要及时诊断及治疗.CCF常为急症,外伤导致的迟发高流量型CCF少见并致命.笔者总结了2013年本科诊断的迟发高流量型创伤性CCF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尹睿周跃闫仁福王威徐杰
- 关键词: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文献复习迟发诊治头部外伤CCF
-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TCCF患者的资料,采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9例使用1枚球囊栓塞,5例使用2枚,3例使用3枚。17例中13例使用可脱性球囊成功闭塞瘘口并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76.47%),4例使用可脱性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术中未发生与血管内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约15d2例患者瘘口复发,1例形成无症状性假性动脉瘤。结论经动脉途径栓塞TCCF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先方式。
- 赵晖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
相关作者
- 郭元星

- 作品数:95被引量:41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 双能量CT CT诊断
- 李铁林

- 作品数:296被引量:1,16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血管内栓塞治疗
- 段传志

- 作品数:315被引量:1,40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治疗 血管内栓塞 血管内栓塞治疗
- 汪求精

- 作品数:142被引量:5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治疗 血管内栓塞治疗
- 蒋晓帆

- 作品数:167被引量:778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手术治疗 白藜芦醇 显微外科治疗 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