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9篇“ 创伤评分“的相关文章
- 创伤评分被引量:5
- 2001年
- 周志道
- 关键词:创伤评分加强医疗病房
- 创伤评分被引量:25
- 1995年
- 应用量化和权重处理的伤员生理指标或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经数学计算以显示伤员伤情严重程度的诸多方案总称为创伤评分。在评定创伤救治质量、预测预后和进行临床研究时,创伤评分是必不可少的量化标准,对多发伤、复合伤伤员尤其如此。现代创伤评分始于60年代,国外的...
- 周志道
- 关键词:创伤评分创伤
- 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应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
- 2025年
- 探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运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多发伤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3.06-2024.06,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n=35),观察组行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n=35),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救治效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CRAM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利于缩短患者救治时间,缓解其创伤程度,改善其预后,使患者对医护服务更为认可。
- 徐婧高优雅李伊可
- 关键词:多发伤创伤评分
- 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对急诊创伤骨折患者疼痛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于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对疼痛情况、满意度的实施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急诊创伤骨折患者6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范围选自2019年01月至2024年03月之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1)、实施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的观察组(n=31)。对比两组急诊救治效果、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疼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急诊抢救速率、转接护送时效、入院评估时效、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创伤护理、循环支持、急救护理、疼痛护理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9.03%低(χ^(2)=9.110,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各项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GQOLI-74评分对比差异无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中的躯体功能、心理活动、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于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对疼痛情况、满意度的实施效果显著,缓解负性情绪的同时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 赵晨丽
- 关键词:生活质量评分
- 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干预模式对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ISS评分及救护有效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干预模式对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2月接受常规救护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受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救护干预模式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急救效率(院前急救、多科会诊、急诊抢救时间)、创伤程度[创伤严重度(ISS)、创伤患者评分量表(CRAMS)]评分、救护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多科会诊及急诊抢救时间分别为(15.31±2.68)min、(5.09±3.86)min、(79.81±14.45)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9.23±2.32)min、(13.57±4.54)min、(103.46±11.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SS评分为(31.02±3.14)分,低于对照组的(32.78±2.51)分,CRAMS评分为(6.74±1.31)分,高于对照组的(5.62±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护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不良事件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救护模式应用于急诊多发性创伤中,能提升急救效率和效果,改善患者创伤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龚淼贾平张九菊
-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创伤评分
- 修正创伤评分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修正创伤评分(RTS)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状况、急救结局、急救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入院至确诊、入院至手术、入院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岗位职责、信息沟通、候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中,能够快速评估患者创伤情况,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急救结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 程汝妍
-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
- 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讨
- 2024年
- 评价前瞻性护理在急诊骨折外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病房收治的外伤性骨折病人80名,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名病人;两组在护理方案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对照组选择的是急诊成功方案的护理,在这个基础上,观察组还选择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性护理,比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急救耗时、交接耗时以及检查耗时上,相比于观察组都更长,差异比较明显(P<0.05);接受护理之前,两组VAS(疼痛情况)、情绪状态情况,差异并不明显(P>0.05);接受护理1天和3天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要轻,情绪状态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比较明显(P<0.05);对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统计,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数更少,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 在急诊科的创伤骨折患者中,应用以院前创伤评分为基础的预见护理,可以缩短抢救、护送交接以及住院检查的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情况和情绪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孙芳芳
- 关键词:急诊
- 院前急救CRAMS创伤评分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作用研讨
- 2024年
- 探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CRAMS)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作用。方法 以2022.1-2022.12我院10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数据,对照组50名患者实施常规急救;实验组50名患者在常规急救基础上联合院前急救创伤评分。对比两组患者诊治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项急救指标(现场急救成功、现场明确急救诊断、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院前急救时间(出诊时间(s)、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min)、呼救至入院治疗间隔时间(min)、住院时间(d))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致残、死亡、投诉、医疗纠纷)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对院前急救患者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
- 唐利文
-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
- 研究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抽取30例,随机分组实施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照组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急救工作中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法。结果 院前急救诊治成功率、延续救治结果相比,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 将CRAMS用于院前急救患者诊治中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为院前急救工作提供高质量急救工作,以此提升临床诊治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梁铁柱
- 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评分诊治效果
- 基于创伤评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在多发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2024年
- 针对多发伤患者的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中,联合应用创伤评分法与改良早期预警的临床效果。的方法 现将病例抽样时间确定为2022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接收的多发伤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5),行常规多发伤院前院内急救护理,研究组(n=45),于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中应用创伤评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量表,对比两组急救效率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抢救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气道管理时间以及入院至开始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发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中应用创伤评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可有效提升急求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抢救功成率,值得推广。
- 王蓓马蕾
- 关键词:创伤评分多发伤急救护理
相关作者
- 周继红

- 作品数:404被引量:1,654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创伤 冲击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创伤评分 肺损伤
- 石应康

- 作品数:456被引量:3,49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抗凝治疗 体外循环 生物材料
- 邱俊

- 作品数:110被引量:5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创伤 流行病学 创伤评分 交通伤 创伤数据库
- 王苏星

- 作品数:23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创伤评分 创伤数据库 创伤 数据库 颅脑损伤
- 徐勇勇

- 作品数:481被引量:2,680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卫生统计 卫生信息 儿童 病例组合 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