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71篇“ 利巴韦林注射液“的相关文章
- 一种利巴韦林注射液混合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液混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巴韦林注射液混合装置,包括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盖板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外表面一...
- 李昂刘延芳
- 金花清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金花清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VP)临床疗效。方法将两院90例V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胸片吸收评分、白细胞计数(WB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CD3^(+)比例、CD4^(+)比例、CD8^(+)比例、CD4^(+)/CD8^(+)、NK比例)、肠道细菌数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咳嗽消失、肺啰音消失、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CPIS和胸片吸收评分、WBC和hs-CRP水平、CD8^(+)比例、肠球菌和肠杆菌基因拷贝数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比例、CD4^(+)比例、CD4^(+)/CD8^(+)、NK比例、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基因拷贝数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金花清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VP疗效显著,可促进症状和体征消退,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抑制炎症,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肠道细菌数量。
- 康宏宇柳馨张艺桐
-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利巴韦林注射液
- 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 2024年
- 目的 对比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中分别使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isoenzyme-MB,CK-MB)]、病情缓解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CK、CK-MB、AST、LDH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脱水消失时间、排便好转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更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调节患儿心肌酶谱水平,两者均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 杨建引
- 关键词:利巴韦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 莪术油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治疗儿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比较莪术油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收集莪术油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整合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临床研究,合计1096例患儿。Meta分析显示,同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可显著提升临床总有效率[OR=4.33,95%CI(2.57,7.27),P<0.001],显著缩短退热时间[MD=−1.02,95%CI(−1.36,−0.68),P<0.001],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MD=−1.97,95%CI(−2.31,−1.63),P<0.001],显著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1.55,95%CI(−1.94,−1.16),P<0.001],显著缩短憋喘消失时间[MD=−1.25,95%CI(−1.65,−0.85),P<0.001]以及住院时间[MD=−2.04,95%CI(−3.25,−0.83),P=0.0009]。莪术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OR=0.18,95%CI(0.02,1.61),P=0.13]。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莪术油注射液组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且临床用药安全。
- 袁飞龙徐雨昳姜程曦
- 关键词:莪术油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893例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过敏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指标作为考查项,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5月-2022年9月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893例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893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1:1,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30 min以内(53.64%)。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性损害(26.7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4.23%)、消化系统损害(23.76%)、神经系统损害(11.30%)等。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利巴韦林注射液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给予足够重视,确保合理用药,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变化,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 杨雪张酉秋刘玲
- 关键词: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理用药
- 流行性出血热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评估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时间(发热、尿蛋白、少尿时间),对比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高(P<0.05);研究组发热、尿蛋白及少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疗效较佳,可缩短症状时间,改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 蒋兆娴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利巴韦林注射液肾功能肾损伤
- 包装盒(利巴韦林注射液)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利巴韦林注射液)。;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药品包装盒。;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
- 唐诗豪荣智愚
- 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与临床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完成疾病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尿蛋白时间、发热时间、少尿时间以及治疗满意度(症状改善、用药效果、整体治疗水平)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常规组(66.67%)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尿蛋白时间、发热时间、少尿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症状改善、用药效果、整体治疗水平评分较常规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丹参注射液用药基础上,有效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可明显增强疾病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尿蛋白时间、发热时间、少尿时间,在症状改善、用药效果、整体治疗水平几个方面显著提高治疗满意度,促进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良好预后,充分表明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可行性。
- 关涛
- 关键词:利巴韦林注射液流行性出血热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8月石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信封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2组患儿不同时间段体温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1 d、2 d及3 d体温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止涕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2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NEUT)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还能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可靠。
- 陈爱群
-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利巴韦林注射液
- 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风热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风热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风热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予退热等常规对症措施干预,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鱼腥草合剂口服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7 d,治疗期间若临床症状消失,即可停药。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观察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间、精神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间、精神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加快(P<0.05)。2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复合鱼腥草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风热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病程,用药安全性较好。
- 何辉钱潜董灵卓超章笑安
-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
相关作者
- 刘放

- 作品数:112被引量:4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研究主题: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法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 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吴宏富

- 作品数:8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庆元县中医院
- 研究主题: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 色谱法测定 利巴韦林注射液 利巴韦林
- 韦仕勇

-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配伍 利巴韦林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 郭庆英

- 作品数:18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市传染病医院
- 研究主题:拉米夫定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子甲素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 宁睿华

- 作品数:4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病毒性心肌炎 利巴韦林注射液 LVEF HR 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