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4篇“ 利益衡量理论“的相关文章
合规不起诉的公共利益衡量理论
2024年
泛刑化趋势下的司法出罪需求与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合规出罪机制相适配。合规不起诉的出罪依据是将公共利益衡量理论引入公诉裁量,在追诉犯罪的“水漾效应”导致起诉损害的公共利益超过犯罪侵害的公共利益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公诉目的无法实现,公诉行为应被放弃。合规不起诉中公共利益衡量的基本原则包括公诉附随后果的有效避免、通过公诉裁量实现利益权衡、通过有效犯罪控制维护公共利益。在公共利益衡量理论指导下,合规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得以明确,即要求涉案企业完成法益修复,并且作出成比例的经济社会贡献;合规不起诉的适用对象难题也能得到解决,对于各类涉大中小微企业案件、轻罪案件和重罪案件、企业犯罪和企业家犯罪案件,公共利益衡量理论均能够实现贯穿适用,成为合规出罪的核心依据。
毛逸潇
关键词:公诉裁量社会治理
公司瑕疵减资时的法律效果 ——以利益衡量理论为视角
在2021年的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出台前(以下简称《公司法(修订草案)》,我国原有的减资制度设计地较为基础,缺乏完善的针对瑕疵减资行为的效力认定以及责任承担模式,其相关规范主要是以较为严格的事前监管手...
杨昊
关键词:减资资本维持效力认定
我国环境资源审判中利益衡量理论的运用
我国环境资源审判致力于通过协同审判工作机制解决环境诉讼中的多元利益冲突,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但是新时代背景下环境资源审判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公益与私益相互遮蔽、利益衡量不全面...
张丹
关键词:利益衡量理论利益衡平
文献传递
突发事件中商事主体经营权的保护--以利益衡量理论为视角
2021年
尽管应急状态下对公民权利克减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对商事主体经营权克减的正当性并未得到充分阐明。如何妥当保护商事主体经营权是突发事件应对中必须回应的现实问题。利益衡量理论为限制商事主体经营权的正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制度逻辑,即对需保护的公共利益与受侵害的商事主体利益进行衡量。针对突发事件应对中商事主体经营权的限制与保护,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实践中,应以利益衡量理论为基础,从程序正当、措施适度和有效救济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应急法治状态下国家公权力与商事主体权利之间的利益动态平衡。
贺茜
关键词:突发事件商事主体经营权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制度思考——以利益衡量理论为分析视角
随着经济社会化的推进,基础设施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在基础设施项目中,人们不再局限于在政府提供抑或私人提供中做二选一的选择,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成为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公共物品建设和运营效率,发挥资本最大使用价值,...
段向坤彭兰万淑君关立宇张心婕孙岳樊锐虎生
关键词:PPP资产证券化
利益衡量理论的司法适用
利益衡量理论自梁慧星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引进中国以来,至今已二十多年。经过中国相关学者多年来的研究以及司法实践,对利益衡量理论的理解及适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和具体司法实务中均尚未对利益衡量理论形成...
王乐乐
关键词:诉讼法利益衡量理论司法适用
利益衡量理论在我国居住权立法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学界关涉居住权主体及功能范围向来存在争议,有学者从居住权用益性功能为视角提出以满足不同市场社会主体多元化投资需求为旨要,而不应一味严守居住权制度本身人役性。以利益衡量理论为研究视角,需衡酌居住权不同主体及功能范围在居住权制度所体现的利益,依托不同理论预设逻辑推理,深挖我国居住权立法中存在的利益博弈,并进一步阐释居住权不同主体时和居住权不同功能范围时存在的利益冲突。居住权立法应体现我国本土实情,在我国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前提下,应遵循自然人主体以"生活性"居住为功能边界,最终落脚在居住权旨在满足自然人"生活性"居住为宗,是解决《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立法中居住权主体及其功能范围争议的关键。至于学界所争议居住权其他主体及功能,待民法典颁布后,在条件具备时可通过司法解释或单行立法模式予以规定。
王勇旗
关键词:居住权人役权
利益衡量理论视角下反垄断法介入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的正当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自产生以来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引起诸多讨论和争议。争议焦点围绕着其是否涉及不正当竞争展开。这就意味着数字音乐版权保护要从"护权"到"限权"全方位进行审视。当其内在利益衡量机制失灵且可能产生损害时,反垄断法的介入便尤为关键,宗旨是保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不受知识产权滥用的损害。在独家授权模式运行中,当多方利益产生冲突时,著作权法和反垄断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唐诗意
关键词:反垄断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中利益衡量理论的运用
政府信息公开直接事关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维护自身权益,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保障人民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提高行政透明度和促进依法行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加深和社会发展...
李莹莹
文献传递
日本利益衡量理论对我国城乡规划实施制度的启示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深入分析日本民法解释学中的利益衡量理论,指出我国城乡规划实施制度对于利益衡量忽视造成"失效"的现实根源,并从规划许可、规划执法、规划交易等三个方面探讨利益衡量理论对城乡规划实施制度建设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制度建设策略:构建为国民提供便利服务的规划实施制度;提升规划部门和公务人员积极行政的能力;关注法律规范中的"影响利益条款"。
文超祥何彦东朱查松
关键词:利益衡量理论城乡规划规划执法

相关作者

刘炳良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和谐社会 执政理念 学生管理 高校 法制化管理
崔汪卫
作品数:22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商业秘密 知识产权 商业秘密保护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自由贸易
于楠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非寿险业 法院 和谐司法 国际司法 民事审判
邱潇可
作品数:11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提单 言论自由权 让与 占有权 有价证券
刘阳
作品数:138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试件 柔性铰链 光学显微镜 剪切 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