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1篇“ 刮宫术“的相关文章
宫腔镜下电切割刮宫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镜下电切刮宫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接受了宫腔镜下刮宫,而观察组则接受了宫腔镜电切。结果 观察组的手时间、住院时长和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也显著减少(P<0.05)。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更低,月经量减少,血清VEGF水平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显示出更优的疗效,能够缩短手时间、减少中出血,降低住院时长。此外,方法 还能更有效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调节月经量和血清VEGF水平,并减少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风险。
王金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刮宫术
宫腔镜下刮宫治疗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在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治疗中,采取宫腔镜下刮宫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南安市省新镇卫生院诊治的80例A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4月)和研究组(2023年5—10月),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刮宫,研究组行宫腔镜下刮宫,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治疗效果、月经量与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时间为(18.84±4.39)min,短于对照组的(25.49±5.04)min,月经恢复时间(24.69±3.65)d,早于对照组的(30.19±4.21)d(P<0.05);研究组中出血量(80.27±8.63)mL,与对照组的(83.11±9.12)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8.85±1.41)mm,比对照组的(11.24±1.83)mm薄,月经量为(41.26±5.43)mL,少于对照组的(58.75±6.58)mL(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P<0.05)。结论对AUB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刮宫治疗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安全性高,可推荐开展。
黄清华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刮宫术子宫出血子宫内膜
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刮宫组和电切组,各47例。刮宫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治疗,电切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组患者均接受随访至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妊娠率。结果 电切组患者手时间、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刮宫组(均P<0.05)。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电切组小于刮宫组;两组患者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均降低,且电切组低于刮宫组(均P<0.05)。后6个月,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且电切组均低于刮宫组(均P<0.05)。电切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刮宫组(P<0.05)。电切组患者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刮宫组,后6、12个月的妊娠率均高于刮宫组(均P<0.05)。结论 与宫腔镜下刮除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围期指标、后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拜欣怡
关键词:宫腔镜下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
25~55岁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及诊断性刮宫的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25~55岁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和诊断性刮宫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55岁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以后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析诊断性刮宫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研究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结果 15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确定子宫内膜正常45例(30.00%,45/150),子宫内膜息肉64例(42.67%,64/150),子宫内膜增生32例(21.33%,32/150),子宫内膜癌5例(3.33%,5/150),黏膜下肌瘤4例(2.67%,4/150)。15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后病理活检显示阳性105例,阴性45例;经诊断性刮宫显示真阳性89例,真阴性41例。15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诊断性刮宫诊断灵敏度为84.76%(89/105),特异度为91.11%(41/45),准确度为86.67%(130/150),误诊率为8.89%(4/45),漏诊率为15.24%(16/105)。经诊断性刮宫显示子宫内膜息肉53例,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内膜增生38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正常46例;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6.67%(130/150),且经诊断性刮宫显示子宫内膜增厚150例,但经病理检查显示为普通增生或内分泌期改变。结论 诊断性刮宫应用于25~55岁女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减少误诊及漏诊现象,且能反映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
张凤华刘涛刘思雨李玲燕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性刮宫术病变特点
诊断性刮宫结合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联合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诊断性刮宫,观察组加用葆宫止血颗粒。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结合葆宫止血颗粒治疗AUB可提高疗效。
张谦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葆宫止血颗粒
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对比研究
2024年
对大量文献资料调研表明,育龄期的女性当中,异常子宫出血病症发生率为13%左右,36岁-40岁的女性群体,患有此类疾病的占比达到24%,异常子宫出血对女性健康及生活有极大影响,应该高度重视此类疾病的“防”和“治”,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刮宫临床干预的疗效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在研究中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病例的筛选,各项指标情况与内容相符合者是130例,运用计算机软件序列分组,每小组都是65例调查目标,其中对照组主要以刮宫治疗操作为主,观察组选择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在对患者干预过程中对手指标进行记录,评估此次治疗效果,将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病例进行统计对比,仔细观察及分析此次患者的病因,并对检出率方面做综合调研。结果 小组患者病因与检出率方面无显著区别;虽然有给患者均进行治疗,但是因为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差异性,此次组间评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佳;记录此次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两小组比较发生率无较明显区别;对手时间记录,对照组时间稍长,此组患者出血量多于观察组,对患者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出院较早;在患者后执行随访工作,统计发生复发病例,结果为对照组发病率稍高(P<0.05)。结论 一旦女性发生异常子宫出血,除了会影响其生理健康,同时会导致其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进行科学治疗,此次研究选择不同治疗手段,本次临床实践证明给予患者选择宫腔镜下电切治疗,从古从根本上消除疾病,减少复发情况,利于患者身体迅速地恢复。
连青亚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刮宫术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下刮宫与传统刮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刮宫与传统刮宫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思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刮宫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刮宫治疗。比较两组手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心脑综合征、大出血、子宫穿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综合征、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结论宫腔镜下刮宫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方面相较于传统刮宫具有更多优势,手和住院时间更短、中出血量更少、月经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且效果显著。
付菲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期间分别选择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在本院接受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82例患者开展研究,她们均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治疗,通过随机抽签法展开分组,予对照组41例患者刮宫治疗,予观察组41例患者宫腔镜下电切,对比两组临床手指标,手疗效,后恢复指标,性激素水平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从统计结果分析,观察组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且手时间与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两组临床手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有效率是95.2%明显比对照组手有效率73.8%呈更高显示,对比统计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在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孕酮、LH、E2、FSH水平上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多项性激素水平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并发症统计值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后并发症统计值1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子宫出血采取宫腔镜下电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刮宫治疗效果,不仅在手指标上优势较大,而且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宫恢复情况均较好,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更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宁杰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电切术刮宫术
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对比
2024年
目的对比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下电切刮宫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比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中出血量(82.41±8.59)ml少于参比组的(99.89±9.88)ml,手时间(24.51±2.33)min、住院时间(3.12±0.12)d短于参比组的(31.25±2.41)min、(4.23±0.34)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参比组的82.5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参比组的2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其中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比宫腔镜下刮宫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冰心
关键词:宫腔镜下电切术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刮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治疗,对照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病因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与癌变、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刮宫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虽会延长手时间,但能提高疗效。
李静杨淑芬喻华英
关键词:刮宫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异常子宫出血并发症

相关作者

谢春明
作品数:129被引量:508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栓塞 栓塞治疗 动脉栓塞 造影表现
庞宁东
作品数:78被引量:321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栓塞 出血 栓塞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杨敏玲
作品数:85被引量:373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栓塞 出血 血管造影术 疗效
何以丰
作品数:21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刮宫术 生物医学领域 P16^INK4A 癌症发生
吴安乐
作品数:81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肺转移瘤 恶性阻塞性黄疸 经皮穿肝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