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13 篇“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的相关文章
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1991年 陈旧性膝节前 交叉 韧带 损伤,韧带 萎缩缺损的手术 方法较多,效果均不满意国内很少有这方面的报道。Tones 和 Ellison 曾有报道,我们采用新法重建 前 交叉 韧带 ,治愈一例,术 后随访3年,疗效满意。 杨波 孙显荣 王铁山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韧带重建术 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患者运动恐惧症的研究进展2025年 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患者中运动恐惧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但目前 针对该类患者运动恐惧症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和评价。因此,本研究对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患者运动恐惧症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运动恐惧症的现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方法。本研究表明,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患者运动恐惧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疼痛、膝关节功能、心理因素以及受伤至手术 的时间。干预方法主要为疼痛管理、膝关节功能改善、认知行为疗法和协同护理模式。本研究旨在为预防和干预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患者运动恐惧症的发生提供信息支持,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杨洋 盛孝敏 王娇 曾聪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影响因素 干预 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体会2025年 目的总结62例前 交叉 韧带 (ACL)重建术 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为今后开展ACL重建术 后患者早期康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制定并总结62例ACL重建术 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包括ERAS快速康复计划、超声导入、穴位治疗(睡眠贴、便秘贴)、团队协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出院前 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44.27±4.34)分,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78.81±3.00)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2.81±0.54)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11.26±1.07)分;术 后2个月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ROM、NRS、PSQI均进一步改善;出院前 和术 后2个月患者排便困难症状改善,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62例ACL重建术 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在临床开展应用。 戴蓓蕾 陈怡君 徐云云 张施思 何李县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康复 早期康复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智能评估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智能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和MRI影像数据;韧带 移植物成熟度评估模块用于自动测量和计算前 交叉 韧带 移植物的成熟度;腱骨界面愈合评估模块用于自动测量骨... 秦彦国 陈博 唐雄风 郭德明 徐圣昊 李士怀 孙英侨离心运动对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下肢功能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进行离心训练的影响,为术 后临床康复提供循证建议。方法:检索平台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5月,使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分析,并生成偏倚风险图,使用R(版本4.4.1)进行基于Egger’s运算的发表偏倚检验与敏感性分析,基于亚组分析与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样本量48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离心训练对主观膝功能评分(SMD=1.36,95%CI:[0.56,2.16],P<0.01,I2=91%)、肢体对称性指数(SMD=1.13,95%CI:[0.24,2.01],P<0.05,I2=87%)、屈肌峰值力矩(SMD=0.48,95%CI:[0.2,0.77],P<0.01,I2=41%)的改善达到显著水平,对伸肌峰值力矩(SMD=0.13,95%CI:[-0.15,0.4],P>0.05,I2=6%)并未达到显著改善水平;每周2次的训练频率对患者主观评价(2次:SMD=1.23;SMD=0.29)(2次:SMD=1.23;3次:SMD=0.29)、屈肌峰值力矩(2次:SMD=0.9;3次:SMD=0.24)的改善幅度更好(亚组间P<0.05),男性患者(SMD=5.24)相比女性患者(SMD=0.83)在肢体对称性指数上的改善会更加显著(亚组间P<0.01)。6周与8周产生训练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间P>0.05)。结论:在未来可将离心训练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加入到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术 后的康复工作,为期6~8周,每周训练2次,单次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将会获得较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孙卓璟 马国东 王鹏程 马铭辰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离心训练 下肢功能 META分析 补肾活血方用于膝关节镜下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用于膝关节镜下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ACLR)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行ACLR的前 交叉 韧带 损伤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患者均行ACLR,术 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活血方内服,2组均持续干预12周。统计患者恢复情况,比较2组术 后1 d、12周、24周膝关节液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术 后12周、24周骨隧道扩大率。结果 患者术 后均获得随访,均顺利完成手术 ,各时间截点患侧膝关节稳定性检查如前 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术 后12周、24周,2组膝关节液IL-6、MMP-1水平及IKDC评分高于术 后1 d(P<0.05);术 后24周,2组膝关节液IL-6、MMP-1水平低于术 后12周,IKDC评分高于术 后12周(P<0.05)。术 后12周、24周,试验组膝关节液IL-6、MMP-1水平低于对照组,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术 后12周、24周患膝出口位骨隧道扩大率较非出口位高(P<0.05)。术 后24周,2组患膝非出口位骨隧道扩大率高于术 后12周(P<0.05);试验组术 后12周患膝非出口位骨隧道扩大率低于对照组,术 后24周患膝非出口位、出口位骨隧道扩大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有效抑制ACLR后患者膝关节炎性反应,并且能有效降低骨隧道扩大率,从而改善中远期膝关节功能。 皮冬财 张霞 雷静 贾琼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补肾活血方 膝关节功能 炎性因子 腕踝针联合中药封包冷敷在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中药封包冷敷在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ACLR)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运动医学科住院且行关节镜下ACLR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ACLR术 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中药封包冷敷。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术 后1、2、3 d,干预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2、5 d,干预组的患侧关节肿胀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5、7 d,干预组的患侧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中药封包冷敷可有效降低ACLR术 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术 区水肿,改善关节活动度。 赵宁 魏岚 胡滨 李爱玲 刘冉 邢君仪关键词:腕踝针 中药封包 冷敷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自体肌腱编织股数对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临床疗效及韧带 自体化的影响 2025年 评估自体移植物编制股数对ACL重建术 后临床疗效及韧带 自体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乐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32例前 交叉 韧带 断裂术 中移植物直径为8mm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术 中不同移植物肌腱编制情况分为A组:4股组:A1:半腱肌(U:肌腱对折为两股)+股薄肌(U);A2:半腱肌(U)+腓骨长肌腱(U)。B组:5股组:半腱肌(N:肌腱等长折为3股)+股薄肌(U)。C组:6股组:半腱肌(U)+股薄肌(U)+腓骨长肌腱(U)。所有患者术 后均采集手术 前 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及术 后复查时存留MRI资料测量移植物各点信噪比。结果 患者随访9~18 个月,平均 (14.37 ± 1.23) 个月。术 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均较术 前 有明显提升(P<0.05);A组、C组在术 后6月与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A2组在术 后6月时,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在磁共振数据上,A组中A1与A2间术 后6月与末次信噪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 后半年,A1、C组与B组相比,信噪比明显较小(P<0.05),术 后1年,A1、A2与B、C组相比,信噪比也明显较小(A1\A2 vs B (P<0.05);A1术后恢复,而且4股自体肌腱移植物韧带 自体化更好,腓骨长肌在股薄肌直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取出作为移植物,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姚望 张健 闫冰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肌腱移植 临床疗效 关节镜下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患者在优质性早期康复护理指导下的意义 2025年 探讨在膝关节镜下行 ACL重建术 中,给予其优质性早期康复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干预方案,时间: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对象:78名因关节损伤在本院接受关节镜下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治疗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的术 后护理和定期随访、1天到2周内进行优质性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不同,具体如下:膝关节lysholm评分, AKS评分,疼痛程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佳(P<0.05);两组患者AKS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佳(P<0.05);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在膝关节镜下进行交叉 韧带 重建 手术 的患者,及时对其开展优质性早期康复护理指导进行干预,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在术 后的疼痛感表现,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的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黄敏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常规康复训练相结合对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腘绳肌肌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西省总队医院接诊的80例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术 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及治疗2、6周后膝关节功能,治疗6周后健侧与患侧腘绳肌肌力,以及治疗前 与治疗6周后步行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 比,治疗2、6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逐渐增大,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均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患侧腘绳肌等长肌力均小于健侧,但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半腱肌与股二头肌电机械反应时间均长于健侧,但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 比,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步长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步速均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患侧摆动相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前 交叉 韧带 重建术 后恢复中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提高肌肉协调性。 常甲楠 郭大兴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训练
相关作者
敖英芳 作品数:554 被引量:2,962 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重建 黄红拾 作品数:91 被引量:272 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 足底压力 膝关节 脊髓损伤 赵金忠 作品数:309 被引量:1,656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肌腱 高奉 作品数:52 被引量:189 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运动员 前交叉韧带重建 机械感受器 前交叉韧带损伤 李箭 作品数:402 被引量:1,432 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膝关节脱位 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