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9篇“ 前房角“的相关文章
一种直接房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接房角镜,包括手柄:一端设有可放置透镜的环形元件;透镜:由球形凸的上镜面、透镜主体和凹的下镜面组成;所述透镜主体内部设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透镜中轴纵切...
吴仁毅黄昌泉毛红艳王玉宏周晓洁张宁静
人工智能对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房角的自动分类
目的: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是鉴别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窄角或者闭角的重要手段,我们拟通过深度学习探讨人工智能对UBM图片的房角结构实现自动分类的价值,帮助筛查出有闭角风险...
江臻颖陈倩
关键词:前房角生物显微镜房角结构人工智能
角膜宽度与房角参数在房角组成上的相关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角膜宽度和房角参数的变化及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34例(43只眼),年龄(69.03±6.61)岁(60~86岁)。应用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所有眼术与术后3个月时的房宽度(ACW)、中央房深度(CACD)、瞳孔直径(PD)、小梁虹膜角度数(TIA)、房角开放距离(AOD)和小梁网睫状突距离(TCPD)。数据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ACW与其它参数的相关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白内障手术后3个月时的ACW、CACD、TIA、AOD和TCPD数值与术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ACW与CACD、TIA、AOD均无相关性,与TCPD有负相关性。结论在房角的变化上,角膜宽度与睫状体突位置在房角的组成上并不完全独立,而是共同在房角的组成上趋向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但呈动态变化的结构关系。
张鹏王立芳韩坤岭王延铮任朝阳王延岭
关键词:白内障房角前房深度
基于光学反射层析成像技术的全场房角测量
2024年
目的闭角型青光眼(ACG)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研究房角对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目,房角的检查方法包括裂隙灯房角镜检查、水房角镜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眼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AS-OCT)等。裂隙灯房角镜检查和水房角镜检查便于观察房角结构,但存在侵入性操作和眼部感染的风险;UBM能精确测量房角的细微结构,但操作复杂且不适用于经历过外伤或接受过眼科手术的患者;而AS-OCT虽能提供详细的房角图像,但设备成本较高。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能够低成本实现全场房角测量的非侵入、无损伤的光学反射层析成像技术(ORT),实现对猪眼三维结构成像和房角的全场测量。方法搭建了由CMOS相机、远心系统、电机和白光光源组成的光学反射层析成像系统,其空间分辨率为~8.5μm。采集0~2π范围内的反射投影信息,经滤波反射层析算法处理得到三维结构图像,并测量出全场房角度数。结果本研究使用ORT技术成功采集了猪眼的反射投影数据,重建出其三维结构图像,并测量了房角度数。重建的三维图像清晰展示了巩膜和虹膜等重要结构,并与实物图的结构一一对应。将ORT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对猪眼房角度数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两种方法的平均差值为0.51°,均方误差MSE为0.317。结论ORT是一种非侵入、无损伤、成本低和成像分辨率高的技术,能够实现猪眼的三维结构成像和全场房角测量。该技术为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眼科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刘碧旺钟俊平林海纳曾亚光余有平李泓毅韩定安陈金莺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一种融合弱监督度量学习的房角图像分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弱监督度量学习的房角图像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房角图像并进行图像筛选;S2:对筛选后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房角数据集,所述房角数据集包括: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S3:分别构建图像级...
贾西平黄静琪关立南聂栋崔怀林廖秀秀林智勇
一种基于光学反射层析成像的全场房角测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学反射层析成像的全场房角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眼部每个反射投影角位置的原始光强图像,得到反射投影数据,再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从反射投影数据中重建眼部三维结构图,从而可以从任意角度测量眼部...
林海纳钟俊平刘碧旺曾亚光余有平黎经腾李炜烈韩定安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房角参数识别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房角参数识别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其步骤包括:S1:基于深度学习的巩膜突自动识别;S2:分析量化表征青光眼的指标;S3:青光眼诊疗的应用探索。以青光眼诊断时对AS‑OCT图像的辅助方式为研...
张莹 刘小明 吴国欢 王漫 王姗 吴义芬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经超声乳化和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PACG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疗效良好者47例(78.33%),疗效不良者13例(21.67%)。房深度、房角粘连度、视神经损伤程度、眼压以及眼轴长度均为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01)。结论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可改善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的病情,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术患者房深度、房角粘连度、眼压以及术的眼轴长度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建议临床医护人员提高对上述因素的重视。
李红梅
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超声乳化
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结构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眼科诊治的86例单眼发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眼压与视力、房角结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视力均较术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房角开放距离500、中央房深度较术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较术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可降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水平,改善房角结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侯春婷张静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巩膜小梁切除术前房角
改良Van Herick房角宽度评估法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在Van Herick法基础上更方便准确评估房角宽度的方法。方法:纳入2021-01/12于我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8例69眼,参考Van Herick法分为房角宽度≥1/2颞侧角膜厚度(CT)组(37例44眼)和<1/2CT组(21例25眼),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中央房深度和周边房角度数。结果:房角宽度≥1/2CT组和<1/2CT组患者中央房深度有明显差异(2.64±0.27 mm vs 2.23±0.29 mm,P<0.01),且两组间上方、颞侧、下方和鼻侧象限房角度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房角宽度≥1/2CT组患者上方与下方象限房角度数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象限房角度数均有差异(P<0.05);房角宽度<1/2CT组患者上方与鼻、颞侧象限,下方与颞侧象限房角度数均有差异(P<0.05)。结论:裂隙灯下采用Van Herick法评估颞侧房角宽度,同时评估下方象限房角宽度,可以更简单、快速、准确地评估房角的整体情况。
张鹏王立芳王延铮韩坤岭任朝阳王延岭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裂隙灯房角前房

相关作者

范肃洁
作品数:80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邯郸市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田祥
作品数:51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前房角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发性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翟军印
作品数:33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59医院
研究主题:前房角 角膜屈光术后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准分子激光 前节OCT
王宁利
作品数:823被引量:3,699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眼压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近视
张英
作品数:22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前房角 原发性 超声生物显微镜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