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22篇“ 前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文章
- 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带状疱疹(HZ)急性期患者的水平及与后遗神经痛(PH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HZ患者348例,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PHN情况,出现PHN的患者52例作为PHN组,未发生PHN的HZ患者296例作为HZ对照组,另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β-内啡肽(β-EP)、神经降压素(N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P物质(SP)和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VGF);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C3、C4、IgG、IgA和IgM。结果3组血清疼痛介质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HN组和HZ对照组中β-EP、N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GRP、SP及VG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中β-EP、NT明显低于HZ对照组,CGRP、SP及VGF明显高于HZ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和HZ对照组中IL-6、TNF-α、IL-1β、IL-10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中IL-6水平明显高于HZ对照组,而TNF-α、IL-1β、IL-10及IL-8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HN组和HZ对照组中C3、C4、IgG、IgM及Ig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中C3、C4、IgG、IgM及IgA明显低于HZ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和HZ对照组中CD+3、CD+4、CD+8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CD+4/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N组和HZ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6和β-EP、NT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CGRP、SP及VGF呈明显正相关(P<0.05);免疫球蛋白
- 李玉秋王琛韦兰韦冠京潘南楠徐文英钱煕亮卢敏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T淋巴细胞亚群
- PHZ处理对P.bANKA感染小鼠前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PHZ处理对P.bANKA感染小鼠前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建立PHZ处理的P.bANKA感染的C57BL/6鼠疟模型,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天制备脾细胞悬液,ELISA检测脾脏中INF-γ和TNF-α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与P.bANKA感染组小鼠相比,P.b+PHZ组小鼠虫血症增高明显,生存期明显缩短;于感染后第3天和5天TNF-α明显减少;于感染后3天IFN-γ水平也显著下降。结论:PHZ处理,明显的增加了P.bANKA感染早期小鼠原虫血症水平,生存期显著缩短。可能与贫血的P.y17XL感染早期C57BL/6小鼠分泌的TNF-α和IFN-γ水平降低,不能有效的杀死红内期疟原虫密切相关,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姚潍郑小鹏陈光
- 关键词:前炎性细胞因子TNF-ΑIFN-Γ
- 前炎性细胞因子在抑郁症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前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在抑郁症中多表达增加,过度表达的前炎性细胞因子与中枢5-羟色胺损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失调有关,促进神经细胞死亡,导致快感缺失;前炎性细胞因子间还可协同作用加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抗抑郁药物可降低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抗炎治疗亦可改善抑郁,以抗炎药物为先导化合物的新药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杨英杰刘茂航游芳馨邱继红
- 关键词:抑郁症细胞因子前炎性细胞因子抗抑郁药
- 驻藏官兵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影响因素调查及与前炎性细胞因子关系研究
- 目的:研究驻藏区官兵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样本来自驻西藏山南,日喀则,那曲官兵志愿人群,通过采血、问卷调查及便携式检测设备检查,对高原官兵血样、驻地海...
- 李雪冰
-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前炎性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夹脊、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观察不同配穴的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的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模组(n=8)、模型对照组(n=8)、夹脊电针组(n=8)、督脉电针组(n=8).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于SC...
- 王赛邹恩苗蒋松鹤林海燕屠文展李江茹程博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治疗炎性细胞因子
- 夹脊、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配穴的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的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模组(n=8)、模型对照组(n=8)、夹脊电针组(n=8)、督脉电针组(n=8).夹脊电针组、...
- 王赛邹恩苗蒋松鹤林海燕屠文展李江茹程博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夹脊电针督脉电针前炎性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夹脊、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配穴的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的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模组(n=8)、模型对照组(n=8)、夹脊电针组(n=8)、督脉电针组(n=8)。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于...
- 王赛邹恩苗蒋松鹤林海燕屠文展李江茹程博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夹脊穴督脉穴
- 文献传递
- 夹脊、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夹脊、督脉不同配穴的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的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n=8)、模型对照组(n=8)、夹脊电针组(n=8)、督脉电针组(n=8)。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于SCI后0.5h和4h分别在夹脊与督脉的穴位进行1次电针治疗。SCI后8h,每组8只大鼠行Western-blot检测脊髓IL-1β、IL-6、TNF-α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假模组、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IL-lβ、IL-6、TNF-α的蛋白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夹脊、督脉电针可以通过抑制SCI后IL-lβ、IL-6、TNF-α3种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SCI急性期的炎症反应来保护脊髓,减轻损伤的发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王赛邹恩苗林海燕屠文展李江茹程博蒋松鹤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治疗夹脊督脉
- 急性期疼痛程度及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带状疱疹(HZ)患者急性期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探讨HZ急性期疼痛程度和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Z急性期患者60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A组(PHN未发病)和B组(PHN发病),同时选择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HZ急性期疼痛最严重时VAS评分,采用流式模拟微球分析技术检测HZ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B组急性期疼痛最严重时VAS评分高于A组(P〈0.05)。A、B组TNF—α、IL-6、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A组比较,B组IL-6水平增高(P〈0.05);A、B组间TNF-α、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HZ患者急性期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HZ急性期疼痛程度及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与PHN发病有关。
- 安尔丹肖旺频姚明周宗立孙丽
-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
- 脊髓胶质细胞及前炎性细胞因子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以及前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CP/CPP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不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n=20)、CP/CPPS模型组(n=20),完全福氏佐剂和3%角叉菜胶前列腺内注射造成CP/CPPS模型。通过检测机械性痛阈(PWT)来评价动物痛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小胶质细胞OX-42的表达以及脊髓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mRNA表达的变化,评价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及脊髓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与疼痛行为改变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CPPS模型组大鼠建模后第11天出现PWT明显降低(P<0.05),并呈进行性下降趋势;随着时间进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依次活化,小胶质细胞活化开始于建模后第7天,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开始于建模后第14天;模型组动物脊髓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CP/CPPS大鼠中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及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增加,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林健清林财珠林献忠曾凯高友光
- 关键词:前列腺炎疼痛胶质细胞细胞因子
相关作者
- 屠文展

- 作品数:97被引量:3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脊髓 P2X3受体 电针治疗
- 蒋松鹤

- 作品数:249被引量:1,266H指数:20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电针 针刺 脊髓损伤 针灸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王洪春

- 作品数:58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HCV 相关肝病 基因芯片 癌发生
- 程博

-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大鼠脊髓损伤 夹脊 康复 督脉电针 前炎性细胞因子
- 于世英

- 作品数:388被引量:2,757H指数:2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宫颈癌 非小细胞肺癌 癌症 肿瘤 癌症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