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8 篇“ 前瞻性队列 “的相关文章
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干预糖尿病前期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2024年 糖尿病前期定义为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它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或边缘糖尿病。研究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干预糖尿病前期的前瞻性 队列 。方法 选取糖尿病前期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干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干预糖尿病前期拥有较高的前瞻性 干预意义。 孙文文关键词:糖尿病前期 含糖饮料消费和抑郁风险:前瞻性 队列 研究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已发表的研究对含糖饮料(SSBs)消费与抑郁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为此,本Meta分析拟进一步评估SSBs摄入与抑郁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SSBs消费与抑郁风险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1日。采用DerSimonian-Laird法进行异质性 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的合并,并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 分析寻找异质性 的来源。通过漏斗图和Egger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并采用剪补法(Duval and Tweedie nonparametric trimandfillmethod)探究发表偏倚对结论的影响。结果本Meta分析纳入了7项队列 研究,共294910名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SBs摄入量最低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组发生抑郁的综合风险为1.28(95%CI:1.08-1.5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SBs消费与抑郁风险的关联存在性 别、年龄、地区和随访时间的差异。敏感性 分析显示,本次所纳入的研究对SSBs摄入与抑郁风险的合并效应均没有过度影响。结论过量摄入SSBs有增加抑郁风险的可能,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谢亦莎 环冬香 马婕妤 栾文雪 尚思源 李新莉关键词:含糖饮料 前瞻性队列研究 META分析 中国10个地区老年人长寿影响因素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影响中国人群长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方法基于中国慢性 病前瞻性 研究(CKB),排除1938年12月31日之后出生者,纳入分析51870人,将到达年龄定义为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死亡时的年龄或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龄,根据到达年龄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非长寿组(80岁以前死亡)和长寿组(到达年龄≥80岁),长寿组进一步分组为长寿但死亡、长寿且存活。社会人口学和生活方式信息为2004-2008年基线调查时采集。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联,以非长寿组为参照组。结果纳入分析的51870人的基线年龄范围为65~79岁,经过(10.2±3.5)年的随访,38841人长寿,其中30354人存活。以男性 、农村人群、非在婚者、家庭年收入<10000元者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参照,女性 、城市人群、在婚者、家庭年收入≥20000元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分别为1.68(1.58~1.78)、1.69(1.61~1.78)、1.15(1.10~1.21)、1.44(1.36~1.53)和1.32(1.19~1.48)。对于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总体力活动水平每增加4 MET-h/d,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为1.09(1.08~1.10)。分别以从不或偶尔吸烟者、非每周饮酒者、正常体重者(BMI 18.5~23.9 kg/m2)和腰围<85 cm(男性 )/<80 cm(女性 )者为参照组,吸烟或因病戒烟者中每日吸烟≥20支者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为0.64(0.60~0.69),每周但非每日饮酒者和每日纯酒精摄入量<30 g者为1.29(1.14~1.46)和1.13(1.01~1.26),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依次为0.56(0.52~0.61)、1.27(1.19~1.36)和1.23(1.11~1.36),中心性 肥胖者为0.86(0.79~0.93)。进一步按腰围进行分层分析,腰围<85 cm(男性 )/<80 cm(女性 )者中,BMI每增加5 kg/m2,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为1.80(1.69~1.92);而在腰围≥85 cm(男性 )/≥80 cm(女性 )者中,对应的OR值(95%CI)为1.02(0.96~1.08),两层关联效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互检验P<0.001)。结论本研 李烁宇 张艺倩 肖梦 孙点剑一 余灿清 王月清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陈铮鸣 李立明 吕筠关键词:影响因素 队列研究 中国人 儿童早期体重指数轨迹与超重风险关联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前瞻性 队列 比较不同方法确定的儿童早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轨迹与超重风险的关联,识别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重要窗口期具有较高肥胖风险的人群。方法:共纳入北大通州出生队列 的1330名儿童,分别在儿童刚出生,1、3、6、9、12、18、24月龄和3岁进行随访,根据其身长/身高和体质量计算BMI Z评分。应用潜类别增长混合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ling,GMM)和基于纵向数据的k-means聚类方法(k-means for longitudinal data,KML)分析儿童早期(从出生至24月龄)BMI轨迹分组,采用线性 回归比较不同方法确定的儿童早期BMI轨迹和儿童3岁时BMI Z评分的关联,通过五折交叉验证的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不同方法确定的儿童早期BMI轨迹分组对儿童3岁超重风险(BMI Z评分>1)的预测性 能。结果: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用GMM确定的三分类轨迹分为低、中、高轨迹,分别占39.7%、54.1%、6.2%;用KML方法确定的二分类轨迹分为低轨迹和高轨迹,分别占50.3%和49.7%;用KML方法确定的三分类轨迹分为低、中、高轨迹,分别占31.1%、47.4%、21.5%。用不同方法确定的儿童早期BMI轨迹反映的生长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线性 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母亲民族、受教育水平、分娩方式、产次、分娩时年龄、分娩孕周、胎儿性 别和1月龄母乳喂养等协变量后,用KML方法确定的三分类轨迹中的高轨迹组(表现为出生时BMI Z评分略高、婴儿期快速生长后持续稳定在高水平的生长模式)和儿童3岁BMI Z评分的关联最强。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ML三分类轨迹分组对儿童3岁超重风险具有最佳的预测效果。在额外调整儿童平衡膳食指数正端分、平均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和视屏时间后,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采用不同方法识别具有不同变化特征的儿童早期BMI轨迹,发现KML方法确定的高轨迹组能更好地发现儿童早� 岳芷涵 韩娜 鲍筝 吕瑾莨 周天一 计岳龙 王辉 刘珏 王海俊关键词:儿童早期 超重 前瞻性队列 急诊输液室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临床特征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设计为单中心前瞻性 队列 研究。按照预先制定的“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ADR)处置流程”和“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 研究报告”(STROBE)规范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输液室发生的ADR病例进行管理、记录和数据收集。对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临床特征、干预措施、结局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设定时段内共发生ADR 426例,其中62例(14.55%)与左氧氟沙星相关,包括男性 27例(43.55%),女性 35例(56.45%),年龄39(29,59)岁。96.77%(60/62)的ADR发生在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2 h内,严重程度为1、2、3级者分别为44例(70.97%)、10例(16.13%)和8例(12.90%),无4级ADR病例发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反应,主要为皮疹和瘙痒;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主要为血压下降、心慌/心悸和头晕。皮肤黏膜反应在严重程度为1级者中更常见,而心血管、消化、呼吸、神经系统和全身反应在2、3级者中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2例患者在ADR症状出现后均给予停药、更换输液器和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等处理,24例(38.71%)给予药物干预,其中2例使用了肾上腺素。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49 min。结论左氧氟沙星是急诊输液室常见的易引起ADR的药物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瘙痒,严重程度大多数为轻度,及时停药或给予药物干预后其预后良好。但严重ADR的救治尚待规范。 郝卫文 王鲁闽 张劲松 蒋桂平 孙昊 金花 曹云 张华忠 王淦楠 石齐芳关键词:急诊治疗 左氧氟沙星 妊娠期PM_(2.5)暴露影响胎儿生长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PM_(2.5)及其组分暴露对胎儿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识别暴露效应窗口。方法选取江苏出生队列 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招募的4089对母子对,收集其基线信息、妊娠期诊疗信息、妊娠期PM_(2.5)及其组分暴露信息、妊娠满20周后的胎儿B超检查(头围、腹围、股骨长和估计体重)信息。利用广义线性 混合模型进行暴露效应的估计,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 模型探讨暴露效应窗口。结果妊娠期PM_(2.5)暴露浓度每升高10μg/m^(3),胎儿头围、腹围和估计体重Z评分分别减小0.025(β=-0.025,95%CI:-0.048~-0.001)、0.026(β=-0.026,95%CI:-0.049~-0.003)和0.028(β=-0.028,95%CI:-0.052~-0.004),头围和估计体重生长受限风险分别增加8.5%(RR=1.085,95%CI:1.010~1.165)和13.5%(RR=1.135,95%CI:1.016~1.268)。PM_(2.5)组分中黑碳、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暴露浓度升高均与头围Z评分减小显著相关,同时硫酸盐暴露的增加还与股骨长的Z评分减小有关。妊娠期PM_(2.5)暴露影响胎儿头围生长效应窗口为第2~5周,腹围为第4~13周以及第19~40周,股骨长为第4~13周以及第23~37周,估计体重为第4~12周以及第20~40周。结论妊娠期PM_(2.5)及其组分暴露可能对胎儿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胎儿不同生长指标的效应窗口不完全一致。 黄磊 吕红 徐欣 徐欣 陈逸源 张彦杰 杨波 陆群 杨波 蒋涛 陆群 王晓艳 马红霞 蒋涛 林苑关键词:胎儿生长 前瞻性队列 基于真实世界针刺治疗慢性 非萎缩性 胃炎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目的:1.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以针刺作为暴露因素,评价针刺干预慢性 非萎缩性 胃炎的临床疗效。2.筛选和总结真实世界诊疗环境下的慢性 非萎缩性 胃炎的针刺选穴规律。方法:1.本课题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模式,采用前瞻性 队列 研究的方法,... 王新悦关键词: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前瞻性队列研究 针刺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 队列 研究方法比较脑卒中发病与未发病人群人口统计学信息、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疾病史、MS相关指标之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S组分及其交互作用与脑卒中发病的关联。结果:脑卒中发病人群的年龄、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blood pressure,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值均高于未发病人群。校正混杂因素后,MS、WC、TG、BP、FPG均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其中BP异常与脑卒中发病的联系最强。WC、TG、BP、FPG两两之间均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及相加交互作用。结论:MS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相关。WC、TG、BP和FPG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P异常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最大。 孔晓玲 史宏 潘英姿 许敏锐 石素逸 宗菁 闫于飘 杨佳成 张锡炳 杭栋 刘逸舒 强德仁关键词:脑卒中 代谢综合征 队列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目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以针刺作为暴露因素,观察真实世界中针刺作为暴露因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 BS-D)治疗效... 聂铷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针刺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 队列 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成年人群中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 队列 研究设计,于2007—2008年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洛阳市某农村地区共招募20194名社区成人为研究对象,排除基线时患高血压者、基线TyG测量指标数据缺失者、随访过程中死亡或高血压结局事件缺失者,最终共纳入9802名研究对象。分别于2013—2014年和2018—2020年进行2次随访调查。基线和随访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和血标本采集(包括空腹血脂及空腹血糖)。计算基线TyG指数,并根据基线TyG指数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运用修正泊松回归模型分析不同TyG指数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联强度,并根据研究对象的性 别(男/女)和基线年龄(<60岁/≥60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9802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8(39,57)岁,其中男性 3803名(38.80%)。TyG指数<8.2组、TyG指数8.2~8.5组、TyG指数8.6~8.9组和TyG指数≥9.0组分别有2224、2653、2441、2484名。随访(11.1±1.3)年,新发高血压3378例,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4.46%(3378/9802)。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升高,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_(trend)<0.05)。校正性 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TyG指数<8.2组比较,TyG指数8.2~8.5组(RR=1.11,95%CI 1.01~1.22,P=0.023)、TyG指数8.6~8.9组(RR=1.16,95%CI 1.06~1.27,P=0.023)和TyG指数≥9.0组(RR=1.20,95%CI 1.10~1.31,P=0.023)高血压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基于基线性 别和年龄的亚组分析结果与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TyG指数与农村成年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呈正向关联。 陈曦 卫曼曼 张正勋 刘格 王若珊 尤欣远 胡东生 赵阳关键词:高血压 前瞻性队列研究
相关作者
李立明 作品数:561 被引量:7,971 H指数:4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 慢性病 高血压 成年人 陈铮鸣 作品数:103 被引量:1,059 H指数:19 供职机构:牛津大学 研究主题:成年人 中国成年人 队列研究 体质指数 高血压 吕筠 作品数:330 被引量:3,027 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成年人 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 慢性病 中国成年人 余灿清 作品数:190 被引量:1,627 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成年人 中国成年人 双生子研究 队列研究 慢性病 裴培 作品数:47 被引量:660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成年人 成年人 体质指数 慢性病 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