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90篇“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相关文章
经皮空心钉联合改良滑动加压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联合改良滑动加压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采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22例)和改良组(采用经皮空心钉联合改良滑动加压动力螺钉固定治疗,1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19.57±9.45)个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改良组均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发生;股骨颈短缩率改良组低于传统组(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改良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滑动加压动力螺钉符合股骨颈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与经皮空心钉联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患者术后下地时间早、骨折愈合时间短、股骨颈短缩率低、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宋永清宋儒龙欧意权陈泽港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钉与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股骨近端防旋髓钉(PFNA)与动力螺钉(DHS)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DHS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PFNA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性活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试验组TNF-α、IL-6、IL-10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PFNA治疗效果优于DHS固定,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
郭小玮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钉和动力螺钉固定治疗作用
2023年
研讨不同治疗手段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疗价值与差异性。方法 因临床具体落实治疗手段不同,将2018.5-2023.4来我院开展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划分为2组,即动力螺钉固定治疗(参照组25例)、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固定治疗(探究组25例),两种手术方法的不同作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探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短)或高(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具有优势性,可促进患者机体尽快康健。
孙浩赵锁柱马腾飞岳勇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临床疗效并发症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钉与动力螺钉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
2023年
评价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TF)老年患者临床固定术中应用动力螺钉(DHS)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钉(PFNA)的疗效,并探讨二者对并发症情况以及关节功能(HSS)的影响。方法 手术病例数目共80例,均为老年ITF疾病,手术时间2021.01~2022.10,将不同术式作为分组参考,均分为2组,以甲乙命名,40例//组。乙组为PFNA+闭合复位术,甲组为DHS+固定术。对比并发症、手术指标、HSS评分等项目。结果 手术完成后对照统计并发症项目,表明乙组该项目为优项,甲组为劣项(P<0.05)。手术完成后对照统计骨折愈合及手术时间指标、出血量指标及切口长度指标等项目,表明乙组各项目为优项,甲组均为劣项(P<0.05)。手术完成后对照统计HSS中功能、活动度、行走及疼痛等各项分值及总分项目,表明乙组各项目为优项,甲组均为劣项(P<0.05)。结论 老年ITF患者在临床固定治疗术中采用PFNA后结局整体优良,具术后并发症减少、创伤减小且可促使关节功能更快恢复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强山东
关键词:髋关节功能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并发症内固定术动力髋螺钉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与动力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动力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自2019-10—2021-07诊治的6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4例采用FNS固定(FNS组),32例采用DHS固定(DH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6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个月。FNS组手术时间较DHS组短,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手术切口长度较DH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与DHS组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固定失效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S与DHS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相对来说,FNS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同时FNS固定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优于DHS固定,降低了固定失效发生风险。
宋伟吴进康两期丁真奇刘晖张剑平洪加源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青壮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钉和微创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钉(PFNA)和微创动力螺钉(DHS)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0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采用DHS固定术),观察组(54例,采用PFNA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及术后1 d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Harris量表评定)。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分别为(2.21±0.49)ng/ml、(0.71±0.09)ng/L、(51.29±3.4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51±0.51)ng/ml、(0.85±0.11)ng/L、(56.16±3.33)ng/ml(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性活动评分分别为(3.98±0.39)、(33.42±1.24)、(11.68±1.0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5±0.32)、(29.59±4.20)、(10.16±2.10)分(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温新明徐华郭氧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动力髋螺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股骨近端防旋髓钉与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对比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钉与动力螺钉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活动实施时间段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选择该时间段我院接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通过随机单复数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例数都为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方旋髓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①观察组(3例,占7.32%)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13例,占31.7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得到更为可靠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39例,占95.12%)对满意度的评价水平相比对照组(32例,占78.0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股骨近端防旋髓固定手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比动力螺钉固定的效果更为理想,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骨折恢复,还能有效的提升治疗的安全性,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治疗工作更为满意,值得推荐。
张志忠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生活质量满意度
股骨近端防旋髓钉与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钉与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确诊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试验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关节恢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丁晔钟亮付晓玲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固定动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动力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DHS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关节功能,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创口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及各项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固定能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改善其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曹向增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关节功能
动力螺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2020年
目的:分析动力螺钉固定手术方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动力螺钉固定术治疗,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30例,对2组患者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对2组患者手术以后12周的疼痛情况和患者的关节Harris评分进行比较,整体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配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关节质量,并且能够降低感染,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王莹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相关作者

王伟
作品数:44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埃索美拉唑 高危患者
吕朝晖
作品数:74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骨质疏松 穴位注射
林雪君
作品数:29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全身麻醉 帕瑞昔布 并发症 患儿
石波
作品数:138被引量:455H指数:12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骨缺损 疗效分析 DHS
黄钟炼
作品数:29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冲击波 迁移 体外冲击波 成骨细胞 整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