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0 篇“ 动态压缩性能 “的相关文章
碳纤维混凝土高温冷却后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研究 2025年 碳纤维混凝土(CFRC)是一种新型高性 能 混凝土材料,具有高抗拉强度和耐久性 ,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混凝土材料可能 遭受爆炸、火灾等极端荷载,导致材料性 能 退化。因此,通过研究CFRC在高温后的动态 压缩性 能 ,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力学响应,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利用直径为75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对具有不同纤维体积含量(0%、1%和2%)的碳纤维混凝土在经历不同目标温度(200℃、400℃、600℃和800℃)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的情况下进行了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经历不同目标温度再冷却后,三类混凝土试件均呈现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破坏程度逐渐减轻,动态 峰值应变逐渐减小。此外,随着目标温度的升高,试件的动态 峰值应力逐渐减小,而峰值应变增加,破坏程度逐渐加重。 杜刚 李亮 王子晨 吴俊 杜修力关键词:动态压缩性能 粉煤灰高性 能 混凝土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研究 2024年 为研究冲击荷载下高性 能 混凝土抗压性 能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C30、C40、C50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NC)和高性 能 混凝土(HPC)进行了5种应变率下的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并与各类试件的静态抗压强度、弹性 模量进行对比分析,还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冲击压缩 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HPC的静态抗压强度和弹性 模量均明显优于NC,HPC更加密实,抵抗变形能 力更强。随应变率增加,混凝土动态 抗压强度提高,提高幅度越大其破坏程度更严重。NC和HPC的动态 抗压强度、动态 弹性 模量均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受粉煤灰和硅灰的影响,HPC的弹性 模量增长因子随应变率的变化不大。模拟结果反映了HPC-50抵抗动态 冲击压缩 的能 力优于NC-50,模拟的破坏规律与实际试验中的破坏规律具有一致性 。 卢俊平 王亚 刘磊 张成良 徐泽辉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 动态压缩性能 基于动网格的液压活塞二级缸动态 压缩性 能 2024年 为了研究液压活塞压缩 机压缩 气体的动态 压缩 过程,探究压缩 机结构参数与压缩 机压缩性 能 的关系,以撬装式井口天然气回收处理系统的液压活塞式压缩 机二级缸为研究对象,基于液压活塞式压缩 机二级缸工作原理,将仿真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步模拟,借助Fluent软件,结合动网格和UDF(user defined functions)编译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二级缸内天然气的动态 压缩 过程,并将活塞运动作为压缩 机压缩性 能 的评判指标,得到了二级缸结构参数对压缩 机压缩性 能 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作行程和下气缸出口分布与压缩性 能 关系不大,而下气缸出口大小的增大对压缩性 能 有较大提升,范围内最大增幅47.6%。相关研究为液压活塞式压缩 机的优化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梦阳 孙巧雷 冯定 冯定 罗光福关键词:动网格 铝合金点阵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及其准静态与动态 压缩性 能 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探索了铝合金点阵材料的激光选区熔化(SLM)制备工艺,通过调整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成功制备出BCC型AlSi10Mg点阵结构,并系统考察了SLM工艺参数、热处理对铝合金点阵结构准静态与动态 压缩性 能 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的AlSi10Mg合金点阵结构具有良好的成形性 ,其压缩性 能 随激光功率增加而显著提升,且展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树脂填充进一步增强了铝合金点阵结构的抗冲击性 能 ,并降低了基于组织缺陷的应变率敏感性 ,为该结构在缓冲防护、抗冲击及轻量化防爆装置等工程领域应用提供了支持。 张康 史子木 王幸福关键词:点阵结构 动态压缩性能 钢-PE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研究 2024年 将钢纤维和PE纤维混杂掺入水泥基基体材料中,控制纤维体积总掺量为2%,通过改变两种纤维比例,制成E2、E1.5S0.5、E1S1、E0.5S1.5和S2试件,应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开展了钢-PE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30~120 s^(-1))条件下的动态 压缩 试验,从试件破坏形态、材料的动态 抗压强度、韧性 及其应变率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钢-PE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其动态 抗压强度、韧性 以及动态 抗压强度增长因子(Dynamic Increase Factor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DIF)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提高。应变率为60-80 s^(-1)时,PE纤维增韧效果更好;而应变率为100s^(-1)时,钢纤维增韧效果更优。②随着PE纤维掺量的增加,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应变硬化现象更明显。而钢纤维掺量达到1.5%以上且继续增大时,材料的动态 抗压强度和韧性 得到提高,表明一定掺量的钢纤维可以提高材料动态 抗压强度的应变率敏感性 。③两种纤维混杂的试件其动态 压缩 力学性 能 要优于单掺PE或钢纤维的试件,综合动态 抗压强度、韧性 以及DIF,得出抵抗冲击压缩 荷载的最优纤维配比是0.5%的PE纤维+1.5%的钢纤维。 李堂军 李亮 王子晨 姜锡权关键词:应变率效应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UHTCC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研究 2024年 为研究应变率和海水干湿循环周期对超高韧性 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动态 压缩性 能 的影响,采用直径75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0~120 d海水干湿循环作用后的UHTCC试件开展动态 压缩 试验.通过改进ZWT非线性 黏弹性 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海水干湿循环作用的UHTCC试件的动态 本构模型.结果表明,UHTCC试件的动态 抗压强度增强因子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逐渐减小.在同一冲击气压下,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UHTCC试件的峰值应力和耗能 先增大后减小,并分别在60和90 d时达到峰值.在相同干湿循环周期下,UHTCC试件的峰值应力、动态 抗压强度增强因子和耗能 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改进的动态 本构模型能 够较好地描述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UHTCC试件的动态 压缩 应力-应变关系. 李庆华 陈奕琨 何晓宇 姚福成 徐世烺关键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本构模型 静动组合加载下钢-PE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研究 2024年 本文将钢纤维和聚乙烯(PE)纤维进行混杂,制备了钢-PE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S/PE-HFRECC, Steel-PE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控制纤维体积总掺量为2%,通过改变两种纤维配比制作了六类水泥基试件(S0E0、S0E2、S0.5E1.5、S1E1、S1.5E0.5和S2E0),并利用可施加预加静态荷载的直径为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开展了静动组合加载条件下S/PE-HFRECC的动态 压缩 试验,预加静荷载级别分别取试件静态抗压强度的0%、15%、30%和45%四个级别。试验结果表明:1) 预加静态荷载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 能 有着弱化和强化的双面性 。2) S/PE-HFRECC的动态 抗压强度、动态 峰值应变和应力峰值前韧度随着预加静荷载级别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 相较于单一纤维的掺入,钢-PE混杂纤维在对强度、变形能 力和韧度的改善方面有着更好的优越性 。 王东海 李亮 王满 吴俊碳纤维轻骨料混凝土高温后动态 压缩性 能 研究 2024年 目前针对碳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在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 能 研究匮乏,考虑到火灾伴随的冲击和爆炸荷载对结构的破坏,采用直径74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轻骨料混凝土(LWAC)进行了动态 压缩 试验,研究了温度和碳纤维含量对LWAC动态 压缩性 能 的影响,并通过SEM扫描电镜揭示了高温对LWAC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提高了LWAC的静态抗压强度,而高温对其静态抗压强度具有劣化作用,纤维的掺入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高温强度劣化。LWAC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趋于扁平,动态 抗压强度降低而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增大,动态 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温度作用和碳纤维掺量下LWAC试样的DIF随应变率的增加呈线性 增加,普通LWAC试件比碳纤维LWAC试样的速率敏感性 更高。高温最初改善了LWAC的内部微观结构,但随着温度持续升高,试样内部微观结构严重劣化。 张志鹏 张凯章 吴飞关键词:碳纤维 轻骨料混凝土 SHPB DIF 微观结构 被动围压条件下非饱和黏土动态 压缩性 能 试验研究 2024年 为揭示软黏土的应变率效应及建立动态 响应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设计并开展了被动围压条件下的非饱和黏土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动态 压缩 试验,分析了应变率效应、冲击次数、含水率变化对软黏土动态 力学特性 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黏土的动弹性 模量与动应力峰值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当试样的应变率处于255~587 s^(-1)范围内时,动态 响应参数与应变率在双对数坐标系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 拟合关系,且线性 拟合曲线的斜率k反映了动力响应参数随应变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含水率对软黏土应变率敏感性 影响较大,其中,35%含水率试样动力响应参数的率敏感性 最为显著,而39%含水率试样动力响应的率敏感性 最差;此外,动力响应参数表现出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冲击气压与试样含水率均对重复冲击载荷下的软黏土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 赵伏田 刘军 贾永胜 姚颖康关键词:软黏土 动力特性 应变率效应 原位TiCp/Mn18Cr2钢构型复合材料冲击磨料磨损和动态 压缩性 能 研究 张路江
相关作者
王富耻 作品数:443 被引量:1,470 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等离子喷涂 钨合金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绝热剪切带 李云凯 作品数:83 被引量:196 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SUB 高熵合金 防护材料 复相陶瓷 力学性能 胡文军 作品数:226 被引量:515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聚碳酸酯 应变率 高温 数值模拟 程兴旺 作品数:354 被引量:433 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高熵合金 钛合金 SUB 钛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谢若泽 作品数:137 被引量:337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高温 应变率 数值模拟 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