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6 篇“ 动脉化静脉 “的相关文章
供血血管部位及灌注量对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成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改善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接受改善动脉 灌注量及位置的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伤性软组织缺损10例,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1例,再造术后供区软组织缺损2例;11例缺损位于手部,2例位于足部;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10.0 cm×8.0 cm,皮瓣面积为3.5 cm×2.0 cm~10.0 cm×8.0 cm。动脉 化 静脉 皮瓣常规切取完成后,将输血血管由皮瓣边缘向皮瓣内部游离,输入血管的游离长度不超过该血管在皮瓣内行程全长的1/2,以实现动脉 血由皮瓣内部进入皮瓣。受区存在多组动脉 血管时,优先选择血管管径较大的动脉 血管作为供血动脉 ,以实现提高皮瓣动脉 血灌注量的目的。供区12例直接拉拢缝合,1例植皮覆盖创面,术后监测皮瓣颜色、温度、肿胀及毛细血管返流等指标,并定期回院门诊复诊随访。结果本组1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后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8(平均10.9)个月。所有皮瓣都完成了重要组织结构的覆盖,皮瓣颜色、质地与受区皮肤相似,外观满意。结论与传统动脉 化 静脉 皮瓣相比,改善血管灌注量和位置可能是提高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成活的有效方法。 陈欣 陈欣 余雅玲 文根关键词:动脉化静脉皮瓣 皮瓣成活 足内侧逆行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足内侧逆行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手外科收治6例8指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男5例7指,女1例1指,年龄18~48岁。创面面积为2.0 cm×1.5 cm~2.5 cm×2.0 cm,应用足内侧逆行动脉 化 静脉 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足部内侧,选择2条基本相互平行的浅静脉 ,其口径与受区血管口径接近,皮瓣长轴与静脉 走行一致。皮瓣不倒置,切取面积2.5 cm×1.8 cm~2.8 cm×2.2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皮瓣内2条血管近端分别与受区动脉 和静脉 吻合。通过微信建立随访群进行随访。结果术后8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形优良,质地与厚度同受区基本一致,患者自身对患指美容外观满意度较高,患指康复后的关节活动度与功能水平与健侧基本持平。结论足内侧皮肤较厚,与手部皮肤质地相近,术后外形、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可以作为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王海博 钟少开 曾德庆 盛蓉 黄祖望 梅雄军 王海文关键词: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治疗手指高压注射伤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介绍动脉 化 静脉 皮瓣在手指高压注射伤导致皮肤坏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6例6指高压注射损伤患者,急诊4例,择期2例。示指4例,中指2例。5例手指急诊清创后局部形成手指掌侧皮肤缺损,一期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1例择期手指合并感染一期予清创,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创面,二期取前臂游离静脉 皮瓣修复。术后随访时间为4~12个月,评估手指及皮瓣存活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例皮瓣发生水泡,2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均不影响手指存活。6例6指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按照手指Strickland标准测量和评估手指活动度:优1指,良3指,中1指,差1指。结论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手指高压注射伤提高手指成活率,术后功能有待进一步改进,皮瓣切取简单利于基层应用。 张航 刘亚平 唐林俊 曾福俊 蒋国华 刘愉川 刁杰关键词:指损伤 外科皮瓣 静脉皮瓣 高压注射伤 第1掌骨背侧带神经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治疗拇指和手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第1掌骨背侧带神经动脉 化 静脉 皮瓣在拇、手指指腹缺损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8月,四川现代医院手外科收治17例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均为急诊。拇指3指,示指4指,中指6指,环指1指,小指3指。急诊清创后,取拇指第1掌骨背侧带桡神经浅支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微信方式随访,评估手指及皮瓣成活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有7例皮瓣发生水疱,经换药后逐渐消退、结痂愈合。其余10例皮瓣顺利成活,所有皮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17例17指获得3~15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拇、手指指腹外观好,手指感觉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感觉恢复至S_(1)~S_(3)^(+)级;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17例均为优。结论第1掌骨背侧带神经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功能、外形恢复好,皮瓣切取简单,感觉恢复满意。 张航 刘亚平 唐林俊 曾福俊 蒋国华 刘愉川 刁杰关键词:指腹缺损 桡神经浅支 拇指 红外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游离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红外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游离移植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显微外科采用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患者资料。在红外血管成像仪辅助下,根据Goldschlager分型中的Ⅲ型设计合适的静脉 皮瓣血管走行,放大镜辅助下切取皮瓣,将游离的静脉 皮瓣移植于受区创面。术后观察皮瓣修复情况,包括皮瓣血运、颜色、质地、成活情况,患指屈、伸活动度和前臂供区外观。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功能。结果共纳入17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9~68岁,平均34.6岁。共设计切取18个皮瓣,皮瓣大小为2.0 cm×3.0 cm~8.0 cm×9.0 cm。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8个皮瓣术后2 d出现水疱,予抬高患肢保持水疱完整性,术后1周皮瓣水疱消退;7个皮瓣术后2 d出现淤血情况,经抬高患肢、拆除部分缝线等常规处理2周后逐渐自行消退;1个皮瓣术后1周出现渐进性低灌注状态,经保温、抗凝、扩血管及高压氧对症处理后无明显改善,最终坏死。完全成活17个皮瓣,完全坏死1个皮瓣。所有成活皮瓣无臃肿,外观佳,2例植皮区色素沉着,患指屈、伸活动度良好。16例(除去1例完全坏死皮瓣)成活皮瓣的患者手部功能评价结果:优11例,良5例。结论红外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无创、操作简单、直观精确等优点,可实现直视下快速设计静脉 皮瓣,是动脉 化 静脉 皮瓣移植的得力辅助工具。 李宝龙 闫合德 罗小斌 周飞亚 褚庭纲 吴志鹏 李志杰 高伟阳关键词:外科皮瓣 静脉 动脉化静脉皮瓣 前臂掌侧游离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不同改良方式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不同改良方式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2009年10月-2019年10月,对56例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在双干静脉 之间切开脂肪层至真皮下血管网,将双干之间交通支断口结扎;根据皮瓣大小,对动脉 化 静脉 属支进行选择性结扎,控制皮瓣供血入量使之供血均匀。结果本组术后56例中30例皮瓣红润,17例出现少量散在水疱,9例3~7 d出现瘀血肿胀,经对症处理后56例皮瓣全部成活,优良率达89.3%(50例)。结论经过不同改良的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外观满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刘学贵 杨俊贵 胡振洲关键词:皮瓣 指端缺损 动脉化静脉皮瓣 静脉 创面修复 游离前臂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及动脉 缺损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及动脉 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采用游离前臂动脉 化 静脉 皮瓣急诊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及动脉 缺损12例12指,术后皮瓣均成活,切取皮瓣面积:1.0 cm×2.0 cm~3.0 cm×5.0 cm,伴有肌腱缺损者,行携带掌长肌腱的复合组织瓣修复。结果术后12例12指皮瓣早期均出现颜色青紫,水疱形成,经处理后成活,其中1例皮瓣边缘有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所有患者获得6~12个月随访,皮瓣外观、功能良好,感觉得到部分恢复。结论采用游离前臂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及动脉 缺损,修复创面的同时恢复指体血运及手指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文涛 丁桂友 王斌 董中洋 谷彬彬 刘伟 王建锋 王振楠关键词:静脉皮瓣 手外伤 水蛭素对兔动脉 化 静脉 皮瓣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皮瓣移植已成为显微外科治疗各种组织缺损的主要方法。动脉 化 静脉 皮瓣(AVF)作为一种非生理性皮瓣,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众多外科医生的青睐,与传统皮瓣相比,该皮瓣具有无需牺牲供区动脉 ,供区丰富,设计简单,切取方便,不臃肿,... 刘军玲关键词:动脉化静脉皮瓣 水蛭素 静脉淤血 皮瓣成活 腕掌侧游离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与前臂静脉 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腕掌侧游离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与前臂静脉 皮瓣在修复手部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手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动脉 化 前臂静脉 皮瓣组(接受腕掌侧游离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术治疗)和前臂静脉 皮瓣组(接受前臂静脉 皮瓣修复术治疗),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分、皮肤恢复情况、创伤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动脉 化 前臂静脉 皮瓣组患者创伤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前臂静脉 皮瓣组(P<0.05),严重色素沉着发生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前臂静脉 皮瓣组(均P<0.05),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显著小于前臂静脉 皮瓣组(P<0.05),皮肤恢复正常比例和皮瓣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前臂静脉 皮瓣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2个月TAM评分较术前均逐渐升高(均P<0.05),动脉 化 前臂静脉 皮瓣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TAM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前臂静脉 皮瓣组(均P<0.05)。结论与前臂静脉 皮瓣修复术相比,腕掌侧游离动脉 化 静脉 皮瓣修复术用于手部创面修复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瓣成活率,加快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向往 杨顺 程亚博 陈柯屹 张静关键词:手部创面 动脉 化 静脉 皮瓣在手部损伤重建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动脉 化 静脉 皮瓣(AVF)的概念首先由Nakayama等[1]在1981年提出,随后经过不断的实验和临床实践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经典的AVF模型包括皮肤和静脉 丛,后者主要包括一条与供血动脉 吻合的传入静脉 和一条与受区静脉 吻合的传出静脉 ,分别构成灌注部分和引流部分。AVF和动脉 皮瓣相比具有不需要深层次解剖即可获得、不牺牲供区主干血管、供区范围广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因此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手部损伤重建,包括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指畸形、断指再植等[2]。然而AVF术后瘀血、周围灌注不足和部分坏死等并发症仍困扰着临床医生[3]。一些学者通过改进AVF的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本文旨在总结当前AVF在手部应用的研究,包括分类、应用原则、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提高成活率的改进设计,其中重点阐述这些改进设计,希望能促进AVF的进一步研究。 张云轩 陈强 李娟 邱林关键词:动脉化静脉皮瓣 手外伤 显微外科
相关作者
刘春利 作品数:92 被引量:419 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激光 激光疗法 太田痣 激光治疗 色素 袁伟伟 作品数:20 被引量:95 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激光 动脉化静脉 动脉化静脉皮瓣 激光疗法 皮瓣 杨镇洙 作品数:30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静脉皮瓣 动脉 动脉化静脉皮瓣 解剖学 骨缺损 李志杰 作品数:411 被引量:908 H指数:1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掌指骨骨折 皮瓣修复 杨锦 作品数:115 被引量:84 H指数:5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