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2篇“ 动脉狭窄性疾病“的相关文章
- 血管超声与CTA评估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对照研究
- 2021年
- 探讨颈部动脉超声(CDU)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评估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住院的8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男性64例,女性17例,年龄在31~81岁,平均年龄63.18±9.36岁。检查患者的162条颈总动脉和162条颈内动脉,均实施CDU、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DU和CTA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用CDU和CTA两种检查方法评估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TA与DSA比较Kappa值=0.866,P<0.001,CDU与DSA比较 Kappa值=0.890,P<0.001)。结论:CDU和CTA均是评估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有效检测方法,CDU经济、便捷可作为早期筛查的首选方法。
- 黄越惠品晶
-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20年
- 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原因,其病因复杂、多样,明确病因对临床医师是一项巨大挑战。准确、早期明确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的病因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是唯一能够在活体内进行动脉血管壁成像的方法。这种技术作为常规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补充和优化,能准确评估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的管壁、管腔特性,进而明确引起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原因。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陈夫涛高佩虹贾春雪李晓东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动脉粥样硬化
- 经颅超声血流特性与大脑中动脉狭窄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经颅超声血流特性与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MCA狭窄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82例脑血管病患者,分别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TCD检查,分析DSA影像中MCA狭窄的长度比例和TCD影像中MCA狭窄的血流特性参数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DSA检查,82例患者的164条血管段中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的数量分别为59条、48条、37条和20条,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值、平均流速(Vm)值与狭窄长度呈显著相关水平(r≥0.6),而搏动指数(PI)参数值与血管狭窄长度比例呈弱负相关(0>r≥-0.3)。TCD诊断PSV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MCA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为0.813、0.854、0.868和0.929,均>0.8。结论:应用TCD的PSV和Vm参数指标进行MCA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王晖黄大刚李海燕林茂荣
- 关键词:经颅超声大脑中动脉血管狭窄血流动力学
- 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像学评估及其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良好的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是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失代偿期的重要代偿途径,CVR检测可以预测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和预后,评价血管重建术的效果.CVR的检测依赖于CO2激发试验或者倾斜实验诱导脑小血管扩张,并通过神经影像技术检测试验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从而评估CVR.目前常用的CVR检测技术包括直接检测技术,如CTP、PW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氙CT、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和间接检测技术TCD.
- 徐玉珠薛红莲刘俊艳
-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神经影像
- 进一步加强我国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和规范性治疗被引量:6
- 2018年
- 颈动脉狭窄性疾病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至少约有20%~30%的缺血性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有关[1]。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60%的无症状患者第1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2.4%[2],颈动脉狭窄70%~79%的有症状患者第1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为19%.而颈动脉狭窄i>90%的患者第1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则高达33%[3]。
- 陈忠
- 关键词:动脉狭窄性疾病规范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性无症状
-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颅内动脉狭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管影像改变,通常使用常规影像学方式(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来评估。近年来,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VW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是目前最可靠的颅内动脉血管壁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颅内动脉疾病的评估。本文主要介绍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VWI)在鉴别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不同病因、识别卒中机制以及指导临床应用方面的价值。
- 陈兰娟杨晓帆邵长宇卢鑫杨印东
- 关键词:动脉狭窄性疾病颅内动脉
- 单核细胞CX3C趋化因子受体1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患者70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患者23例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的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志愿者24例分别为狭窄组、不明显病变组与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单核细胞CX3CR1荧光表达强度,比较3组单核细胞CX3CR1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不明显病变组、对照组CX3CR1荧光强度分别为4.94%(2.41%,6.58%)、2.02%(1.25%,3.57%)、1.68%(1.09%,2.24%),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c=31.025,P<0.01)。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组CX3CR1荧光强度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Z=4.934,P<0.01)。TG和CX3CR1是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48,P=0.026)。CX3CR1荧光强度在临界值为2.91%时,敏感性为64.1%,特异性为91.7%,曲线下面积为0.810,CX3CR1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一定的诊断效力(95%CI:0.728~0.891,P<0.01)。结论单核细胞CX3CR1高表达是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效力。
- 张强刘军锋霍茜瑜刘志礼屈文慧贾克刚李龙雨敬锐林文华刘运德
- 关键词:单核细胞冠状动脉狭窄
- 对我国颈动脉狭窄性疾病治疗的探讨与展望被引量:10
- 2017年
- 全球范围内, 脑卒中已经成为第2位的致死原因(1)而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5)》,近5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增长13.19%,高危人群发病率为14.01%, 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 约20%~30%的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有关(2)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60%的无症状患者第 1 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2.4%[3], 颈动脉狭窄70%~79%的有症状的患者第1 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19%, 而颈动脉狭窄≥90%者第1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则高达33%(4)因此,科学规范的颈动脉狭窄治疗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重要,其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开放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
- 陈忠杨耀国
- 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前,常用的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有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可直接或间接显示血管管腔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尚无法准确检测动脉管壁结构和斑块特征。相关研究表明,病变血管的管壁特点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1-2]。高分辨率MRI技术是目前评估管壁结构和斑块成分最理想的工具,具有体内、无创、
- 霍成举夏章勇赵鑫班茹王晓婷张柳英郭存举王继跃曲怀谦
-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
- 3D-VISTA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颅内动脉狭窄的3D-VISTA与DSA、3D-TOF MRA的对比研究 目的:以DSA为金标准,结合3D-TOFMRA,探讨3D-VISTA技术对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
- 吴靖雯
-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陈忠
- 作品数:343被引量:1,517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腹主动脉瘤 血管外科 腔内治疗 开放手术 颈动脉狭窄
- 符伟国
- 作品数:591被引量:2,41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 主动脉瘤
- 蒋雄京
- 作品数:295被引量:1,5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大动脉炎 难治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顽固性高血压
- 杨印东
- 作品数:41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疗效观察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李俊来
- 作品数:290被引量:2,849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超声 乳腺肿瘤 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