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32篇“ 动脉疾病“的相关文章
动脉疾病:进展、临床挑战与展望
2025年
动脉疾病是一类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内血肿和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等。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主动脉疾病的诊断治疗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主动脉疾病的临床异质性和高死亡率仍然对临床实践构成挑战。该文介绍了主动脉疾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及预后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主动脉疾病管理的新方向,包括个体化诊治策略、多学科协作模式、机器学习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以及长期随访与预后评估体系的建立,并对主动脉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韩雅玲张权宇王效增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临床分型数据模型
《2024年ESC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解读
2025年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导致整体人群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发病率升高。既往,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相较冠状动脉疾病往往容易漏诊以及延误治疗。《2024年ESC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首次将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合并在一起,整合并且更新了2017年外周动脉疾病和2014年主动脉疾病指南,旨在为全身动脉疾病管理提供标准化的建议,确保患者可以接受连贯、综合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本文对该指南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现阶段的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汤开罗明尧舒畅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
人工智能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与展望
2025年
动脉疾病起病急骤、临床预后差,而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主动脉可累及全身的分支血管,导致其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如何综合评估临床多维数据也是主动脉疾病研究的临床热点。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精准的预测潜力,有望实现主动脉疾病的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其在主动脉疾病诊疗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全面综述AI在主动脉影像数据分析、主动脉血流评估以及疾病预后风险预测方面的应用,展望AI技术可能为主动脉疾病诊疗带来的新变化。
俞世强
关键词:人工智能主动脉疾病
李军教授治疗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临证经验
2025年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其发病率高,是导致患者反复住院、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其诊断和治疗手段尚有局限,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状动脉痉挛是主要发病机制。李军教授结合现代病理研究及中医理论,认为痰湿瘀浊、痹结隧络、毒热蕴结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内外合邪、情志不遂、络脉郁滞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主要病机,风邪乘络、阴阳虚损、脉络绌急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机制,治疗以蠲痰散瘀,透发毒热、发汗通络,行气解郁、祛风补虚,调节枢机为主要治法,重视运用风药、虫类药,善于调和升降、通阳解郁。
张乐松李军张文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临证经验
下肢动脉疾病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疾病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肌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发生下肢动脉疾病)和对照组(n=57,未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统计老年肌少症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老年肌少症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从事脑力劳动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12例,下肢动脉硬化狭窄29例。观察组患者平均踝臂指数为(0.72±0.1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9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从事脑力劳动者均与老年肌少症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疾病密切相关(P<0.05)。结论 老年肌少症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的比例较高,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从事脑力劳动均是老年肌少症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的影响因素,临床实践中可据此筛选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王丽丽孙林芳丁薇佳金丽盈邵明哲
关键词:老年下肢动脉疾病
FFR与FFR_(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疗中的优势和挑战
2025年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是冠状动脉狭窄功能性评估的金标准。随着计算流体力学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可将功能学与解剖学相结合,提高评估心肌缺血的潜力,为血运重建的决策提供更精确、更安全的指导。FFR_(CT)有望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林源邓勇志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衍生参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决策、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对斑块性质和管腔狭窄程度进行评价,还能获得一些反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炎症、左室心肌应变、左室心肌纤维化和左室心肌灌注的定量参数。针对这些定量的衍生参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姜利伶蒋超熊华(审校)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胸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预测方法及日常锻炼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胸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预测方法及日常锻炼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多个样本的临床数据;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取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将危险因素输入预测模型,训练预...
陈龙聪何松涛陈焱李仙云
复杂主动脉疾病中分支与开窗型腔内支架的创新进展与应用
2025年
近年来,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治疗累及重要分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弓和复杂腹主动脉瘤等),取得了明显进展。分支、开窗型支架的快速发展,为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选择。初步临床证据表明,分支、开窗型支架的技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均较好,逐渐成为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不可否认,分支、开窗型支架在复杂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中尚处于早期经验积累阶段,未来还需要一系列高质量研究验证其治疗效果,并完善其与开放手术及不同腔内技术间的疗效比较。
曹龙葛阳阳郭伟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弓
动脉最大斑块高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效性
2025年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及其并发症具有较大危害性~([1-2])。近年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我国糖尿病患者占人口的比例已上升到10%~([3]),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4])。冠状动脉造影不推荐用于风险分层~([5]),颈动脉超声预测CAD有一定价值~([6-7])。超声波安全、无辐射,且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检查~([8]),然而,哪些颈动脉超声参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CAD的预测指标尚无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超声指标颈动脉最大斑块高度(maximum plaque height,MPH)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CAD的有效性。
朱鸿燕宗珍高枫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相关作者

胡大一
作品数:3,559被引量:29,412H指数:6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韩雅玲
作品数:2,576被引量:6,859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射频导管消融
荆全民
作品数:921被引量:2,666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ANFORD_B型
周玉杰
作品数:802被引量:4,398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杨跃进
作品数:985被引量:16,502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