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0篇“ 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文章
-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探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18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前检测血浆AIP水平,随访患者近远期预后[随访6、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分析AIP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近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180例患者,单支病变31例、多支病变149例,随访6、12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9.44%(17/180)、20.00%(36/180)。多支病变组年龄≥6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史占比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AIP水平和远期MACE发生率较单支病变组明显高(P<0.05)。校正混杂因素提示血浆AIP水平是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近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AI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近远期预后密切相关,血浆AIP水平在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和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有积极作用。
- 侯琳琳李雪翔周江荣罗春苗高玉李超陈东努热曼古丽张瑞琪冯俊张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致动脉硬化指数冠状动脉病变
- 超重/肥胖人群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新发糖尿病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人群中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新发糖尿病的关联。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公开的中国人群队列研究中的超重/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计算AIP并根据四分位数将其分为四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不同AIP组别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及95%CI,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平均3.1年随访后,共新发糖尿病1927例,Q1-Q4各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38%、3.33%、4.53%、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多因素校正后,AIP每增加0.1,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4%。与AIP Q1组相比,Q3与Q4组观察对象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至其1.28(95%CI 1.10-1.49)倍和1.37(95%CI 1.18-1.58)倍。(P均<0.001,趋势P值均<0.05)。结论AIP与糖尿病发病率呈正向关联,高AIP是超重/肥胖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杨晓玲陈瑞萍
- 关键词: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糖尿病
-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联合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早发STEMI的预测价值
-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水平以及冠脉病变特点,评估AIP、SIRI及二者联合对早发STEMI的预测价值,为早发STEMI的早期诊断...
- 包萨如拉
- 关键词: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发冠心病
- 动脉硬化指数联合脉压指数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动脉硬化指数联合脉压指数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72例冠心病患者,依据冠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组(21例)、双支组(34例)、3支组(17例)。对比三组的动脉硬化指数、脉压指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联合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3支组动脉硬化指数、Gensini评分高于其他两组,脉压指数高于单支组;双支组动脉硬化指数、Gensini评分高于单支组(P<0.05)。动脉硬化指数、脉压指数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将双支组与3支组作为整体、以单支组作为对照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动脉硬化指数、脉压指数对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897、0.697),而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AUC=0.924)。结论动脉硬化指数、脉压指数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 高亚萍张政王娇
- 关键词:冠心病动脉硬化指数脉压指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M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正常饮食,观察组接受中医禁食疗法。比较两组血脂指标、AI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人体测量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1±0.26)mmol/L]、总胆固醇(TC)[(4.31±0.26)mmol/L]、三酰甘油(TG)[(1.39±0.26)mmol/L]均低于对照组[(2.95±0.34)mmol/L、(5.24±0.33)mmol/L、(2.68±0.41)mmol/L](t=13.16、14.85、17.82,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8±0.09)mmol/L]高于对照组[(1.03±0.04)mmol/L](t=10.21,P<0.001)。观察组治疗后AIP(0.10±0.04)、HOMA-IR(5.12±0.42)均低于对照组[(0.28±0.10)、(5.80±0.67)](t=11.21、5.76,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腰围[(91.05±4.26)cm]、臀围[(98.16±5.06)cm]、内脏脂肪指数(VAI)[(3.94±0.52)]均低于对照组[(95.55±9.87)cm、(102.64±9.84)cm、(5.66±1.04)](t=2.80、2.71、9.9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101.52±13.52)U/mL]高于对照组[(80.01±6.82)U/mL](t=9.52,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4.41±0.35)nmol/L]低于对照组[(6.26±0.61)nmol/L](t=17.64,P<0.001)。结论中医禁食疗法可有效降低MS患者AIP、血脂、腰围、臀围及VAI,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 王丽芳金斌斌谢玉叶
- 关键词:禁食代谢综合征X动脉硬化血脂异常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8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25(OH)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AIP=log[TG/HDL-C]。以AIP=0.06为切分点分为致动脉硬化表型组(病例组AIP≥0.06,523例)和非致动脉硬化表型组(对照组AIP<0.06,32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致动脉粥样硬化表型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HDL-C及25(OH)D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AIP与25(OH)D(r=-0.271、P<0.001)呈负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是AIP的危险因素(OR=2.294、95%CI:1.419~3.708、P=0.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AIP相关,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AIP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明辉李妮蔓李爽
- 关键词:糖尿病维生素D动脉硬化
-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对不同年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筛选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IS患者,根据年龄和AIP将患者分为低AIP中青年组(A组,50例),高AIP中青年组(B组,81例),低AIP老年组(C组,131例),高AIP老年组(D组,100例),以AIP为短期预后预测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四组年龄、血糖、高血压病史、收缩压、入院NHISS评分、TC、TG、HDL-C、LDL-C、白蛋白、AI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2.0%、40.7%、42.7%、38.0%,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5,P=0.037),两两比较,B、C、D组的预后良好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P和低入院NHISS评分是AIS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P<0.05)。AIP预测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最佳预测临界值为0.01,灵敏度为66.20%,特异度为51.30%,曲线下面积为0.611。结论 AIP是AIS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淑晓李兴超王友芳朱晓松刘照营车峰远
- 关键词: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
-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脂质成分,然而规范的降脂治疗时部分人群仍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表明单一的血脂指标已不足以描述混合性的血脂异常。本文通过归纳用于量化个体综合性血脂水平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以及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 王金萍王小琴崔慧慧徐梓桐王满侠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胰岛素抵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病人的预后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RAF6、PCSK9水平及AASI进行检测;根据研究组病人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AASI与血清TRAF6、PCSK9对急性CWI病人预后评估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研究组血清TRAF6(1.48±0.34)µg/L、PCSK9(97.25±14.25)µg/L水平及AASI(0.56±0.15)高于对照组(0.87±0.19)µg/L、(82.78±9.17)µg/L、(0.36±0.11)(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狭窄程度及血管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RAF6(1.77±0.37)µg/L、PCSK9(104.82±17.93)µg/L水平及AASI(0.62±0.12)高于预后良好组(1.35±0.21)µg/L、(93.97±12.65)µg/L、0.53±0.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狭窄程度、血管斑块性质、AASI、血清TRAF6、PCSK9水平是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ASI联合血清TRAF6、PCSK9预测急性CWI病人预后的AUC是0.92,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76.12%,Youden指数为0.69,优于AASI、TRAF6、PCSK9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CWI病人血清TRAF6、PCSK9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A-SI对病人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的合理干预和改善病人预后提供依据。
- 吕志坤魏萌萌李国珍唐彦卢波黄黎明王海虹贾磊华
- 关键词:脑梗死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分水岭脑梗死预后
- 一种便携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体内腔的中段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左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分隔板左侧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显示屏,...
- 张建军张岭李敏曹述苗王亚军
相关作者
- 王瑜敏

- 作品数:95被引量:308H指数: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小细胞肺癌 体检人群 致动脉硬化指数 长链非编码RNA
- 张明华

- 作品数:89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硬化 阳性对照药 靶向
- 刘国树

- 作品数:306被引量:1,55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 药物治疗
- 李燕

- 作品数:98被引量:64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 血压测量
- 覃秀川

- 作品数:47被引量:2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动脉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 动脉硬化指数 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