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974篇“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相关文章
- LAP<Sup>+</Sup>CD11c<Sup>+</Sup>DCs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LAP<Sup>+</Sup>CD11c<Sup>+</Sup>DCs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用途。一方面涉及LAP<Sup>+</Sup>CD11c<Sup>+</Sup>DCs在制备...
- 曾秋棠俞坤武俞健刘美琳董倩钟禹成潘成梁董琛李智洋沈锐
- HDAC3: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
- 2024年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寻找有效的HDAC3抑制剂对治疗As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HDAC3与As的关系、HDAC3抑制剂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中药通过抑制HDAC3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发以HDAC3为靶点的抗As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 夏子涵张和张紫琼李星仪王亦宁王维蓉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抑制剂中药
-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靶标及其用途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靶标及其用途。本发明采用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方法进行验证,研究了NPTX1在动脉粥样硬化与泡沫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确定了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为动脉粥样硬化的...
- 李庆陈思嘉
- 纳米马达递药体系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从化学设计到生物功能调控
- 2024年
- 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重要的病理基础。尽管现有的治疗策略已大大改善了心血管疾病的结局,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可小视,并且传统治疗模式仅针对单一致病环节,难以应对AS复杂的病理过程。因此,探索新的AS递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纳米马达是一类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自身动能的纳米尺度机器,基于其主动运动能力和趋化行为而构建的靶向递药体系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本文总结了AS的主要病理特征,阐述了其临床和新兴临床前治疗策略与挑战,并从生物医学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应用于AS的纳米马达递药体系.
- 周敏吴梓瑜
- 关键词:纳米马达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炎症
- 铁死亡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靶点最新研究进展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以脂质过氧化沉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血管慢性炎症性疾病,并且也是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铁死亡是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增加为主要特点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形式,业已证明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结合前期的资料与研究进一步探讨铁死亡的机制及其相关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的作用,以为临床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 刘若楠王媞王大新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脂质过氧化细胞死亡
- 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靶向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靶向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纳米载体由基于共价连接胆固醇基团的聚赖氨酸通过负载肝X受体激动剂,并于表面包覆氧化透明质酸自组装而成。制备得到的纳米载体可实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
- 张文斌陈浙哲马博轩朱琼军
- 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虾青素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虾青素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纳米粒由苯硼酸改性虾青素和葡聚糖自组装而成,通过对羧基苯硼酸对虾青素进行端基改性,并进一步通过苯硼酸和葡聚糖分子上的邻二羟基反应,筛选制备工...
- 王耀张文斌马博轩陈哲斌
- 脂肪代谢因子lipoxinB4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脂肪代谢因子lipoxinB4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脂氧素B4作为生物标志物检测其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分泌水平,低表达或者分泌水平预示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风险。lipoxinB4作为小分子...
- 余路阳蒋苑青裘聪马可梵祝昀辉陈俊波李毅
- CD147: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被引量:1
- 2023年
- CD147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可在炎症组织中大量表达,具有促炎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CD147的高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了解CD147如何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大量化合物被证实可通过下调CD147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今后以CD147为靶标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方向。本文综述了CD147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以及下调CD147的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王寅宇王翠平
- 关键词:CD147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抑制剂
- 红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载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近年来,利用细胞膜包被纳米粒子技术研发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仿生纳米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各种细胞膜中,由于红细胞独特的生物特性,红细胞膜成为用于纳米粒子包被的最常使用的细胞膜材料。利用红细胞膜包被的仿生纳米药物,不仅可以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优化药物的生物相容性,还可通过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高通透性与滞留效应展现优异的被动靶向功能,从而实现药物对于病灶部位的高效递送;最终达到安全、高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于此,文章综述了近些年关于红细胞膜包被技术在构建仿生纳米药物中的应用,聚焦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研发应用。
- 曹钰牟年莲朱力王溢王贵学吴伟
- 关键词:红细胞膜仿生药物载体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