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6篇“ 动脉结扎术“的相关文章
- 子宫动脉结扎术预防剖宫产中宫缩乏力出血的临床探究
- 2024年
- 研究子宫动脉结扎术预防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6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患者,并随机分成两个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剖宫产宫缩乏力患者通过子宫动脉结扎术预防治疗,可减少出血量,效果明显。
- 卢宜佳
- 关键词:子宫动脉结扎术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比较研究混合痔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26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治疗研究,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2022.06~2023.06),以手术方案差异分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参照组/63例)、超声多普勒引导下动脉结扎术(实验组/63例)治疗效果、术后康复质量。结果 相较PPH术:(1)实验组患者DGHAL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创面愈合、住院用时缩短,P<0.05;(2)实验组术后肛管动力学指标参数升高,P<0.05。结论 DGHAL术式治疗混合痔效果确切,可减少肛周组织手术损伤,促进术后康复,但手术近远期预后、临床有效率较传统痔上黏膜环切术无显著优势,可酌情选择应用。
- 闫伟陆琦盛薇项亚军殷少华
- 关键词: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痔上黏膜环切术混合痔
- 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在治疗前置胎盘产妇时采取子宫动脉结扎术以及水囊压迫治疗方式,分析产妇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情况和产后出血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末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并出现胎盘前置问题的50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填塞法进行处理,观察组则采用了子宫动脉结扎术,并辅以水囊压迫治疗。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小。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和水囊压迫治疗方法在治疗前置胎盘产妇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并减少术后的出血风险。这也有助于降低前置胎盘产妇的子宫切除率,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张晓燕
- 痔动脉结扎术与纵向“8”字缝合对重度直肠黏膜内脱垂伴混合痔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分析痔动脉结扎术与纵向“8”字缝合对重度直肠黏膜内脱垂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东省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58例重度直肠黏膜内脱垂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观察组(痔动脉结扎术+纵向“8”字缝合),29例每组,对照分析不同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感(VAS)评分、术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肛门直肠压力(肛管平均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直肠黏膜内脱垂伴混合痔患者采取痔动脉结扎术+纵向“8”字缝合治疗方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肛门直肠压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更低。
- 孙登昭李成凯
- 关键词:混合痔痔动脉结扎术
- 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止血效果及对产妇子宫动脉血流状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针对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结扎术(UA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UAL术,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2组止血效果、子宫动脉血流状况、凝血功能、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状况中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分别为(0.94±0.15)、(1.06±0.18),均高于对照组的(0.65±0.12)、(0.8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分别为(3.2±0.5)g/L、(37±3)s、(10.6±1.0)s,均低于对照组的(4.2±0.6)g/L、(45±4)s、(13.5±1.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量为(254±14)ml,少于对照组的(296±16)ml,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3%)高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L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后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情况与凝血功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
- 高丽珍
- 关键词:结扎术止血子宫动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Cook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分析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Cook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实验组加用Cook球囊治疗。比较患者出血量指标。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减少,P<0.05,差异显著。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Cook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好。
- 刘秀红肖振声杨玉静
- 关键词:产后出血生活质量评分
-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难治性产后出血使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加水囊压迫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120例,观察开始于2018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与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使用宫腔水囊压迫加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使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加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和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术后感染、子宫切除情况;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子宫切除发生率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术后感染率、子宫切除发生率,(P<0.05)。(2)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和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手术指标情况;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手术时间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手术时间,(P<0.05);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术中出血量,(P<0.05);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术后出血量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术后出血量,(P<0.05);动脉结扎加水囊术组填塞物留置时间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术组填塞物留置时间,(P<0.05)。结论 难治性产后子宫出血使用宫腔水囊压迫加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效果优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 马文玲
-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水囊压迫
- 改良B-Lynch缝扎术与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改良B-Lynch缝扎术与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剖宫产术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浆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有效率、子宫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可提高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剖宫产术后24 h出血量,效果优于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
- 柳淑枝
- 关键词:剖宫产改良B-LYNCH缝扎术出血量
- 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结合产后出血产妇的实际治疗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经讨论后于2019年2月-2023年5月实行,在产科现有产妇信息中遴选出5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产后出血,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分为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比较项目以治疗评价、产后出血量、不良症状、治疗结果为主。结果 研究组经治疗后对产妇体征状态、分娩进程的改善情况及手术安全监管下的疗效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统计性价值得到证实(P<0.05);研究组观察并统计了产妇各阶段内的产后出血总量,经干预后产后出血量始终稳定在安全范围内,未对分娩进程和产妇体征状况形成影响,统计性价值得到证实(P<0.05);研究组按照产妇实际情况和体征变化,对常见不良症状予以观察,经干预后护理人员均做出了良好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不良症状发生风险,统计性价值得到证实(P<0.05);研究组结合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探讨了该措施的可取性,认为实行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安全性的治疗,统计性价值得到证实(P<0.05)。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实行后有效控制了产妇产后出血量,体征状态等在预期内完全恢复,同时安全性达到使用要求,适用于临床治疗。
- 车清海韩坪芸
-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疗效
- 子宫捆绑术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采用子宫捆绑术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子宫捆绑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常规指标、卵巢血流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1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期血流速度(EDV)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RI、PSV、EDV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RI指标低于对照组,PSV、EDV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子宫捆绑术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可有效止血,降低贫血风险,改善卵巢供血,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林倩倩
-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捆绑术子宫动脉结扎术
相关作者
- 王业皇

- 作品数:193被引量:1,08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肛瘘 高位复杂性肛瘘 便秘 高位肛瘘 中医药疗法
- 张波

- 作品数:63被引量:29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研究主题:泻剂结肠 痔病 痔动脉结扎术 临床疗效 混合痔
- 蔡而玮

- 作品数:75被引量:222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混合痔 创面愈合 混合痔术后 肛裂 中医药疗法
- 刘伟武

- 作品数:66被引量:3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剖宫产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缝合术 瘢痕子宫
- 季利江

- 作品数:86被引量:3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痔病 疗效 TST 混合痔 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