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06篇“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相关文章
新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演进逻辑与基本经验被引量:1
2023年
劳动关系是依靠相应的协调机制维系运转并保持稳定和有序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嬗变,呈现显著的逻辑张力:从动力构成上看,遵循着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与市场自发的诱致性变迁相统一的演进逻辑;从生发变量上看,贯穿了外生性嵌入与内生性进化相结合的演进逻辑;从结构形态上看,表现为构造性重塑与迭代性演进相得益彰的演进逻辑。这三个方面的演进逻辑,是理解新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演进的坐标系,新时代改进、优化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既要观瞻历史中积淀的逻辑框架,又要以此为基准加以把握,不断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孙贺贲放
关键词:劳动关系逻辑演进
新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演进的基本经验
2023年
新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历史演进的逻辑中演进,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当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生发了一定的作用。整体回溯新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演进逻辑以及贯穿其中的演进脉络,可以得出如下四条基本经验。
孙贺贲放
关键词:演进逻辑演进脉络历史演进
企业完善员工激励制度与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探析被引量:1
2023年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的关系。企业通过完善员工激励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维系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张廷发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员工激励制度依赖感归属感
日本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2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在快速恢复并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谐与进步,这与其独特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作用密不可分。日本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主体、程序及其具体制度方面都有自己丰富而具体的内容,其以本土文化为底色、以企业工会为基本的工会形态、和谐均衡的劳动关系主体架构、劳动争议个案化解决的新模式等,可为我国当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朱海龙李泽诚
关键词: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研究的当代理论争论及对创新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不同国家之间的劳动关系协调模式存在着系统性差异,这种差异会逐渐走向趋同还是继续保持多样性是当代劳动关系研究的核心理论争论之一。按照这一主题,相关理论在当代的演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20世纪50-80年代的趋同理论、8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左右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2000年以后的制度逐渐变迁理论。上述理论的争论及其历史演进对创新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特别是相关理论中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劳动关系协调模式的分类和走向的预测,以及对劳动关系制度和其他经济政治制度之间互补性的强调,为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工具。
涂伟王文珍
关键词:趋同性多样性
平台经济下劳动力提供者权利保护与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被引量:3
2020年
平台经济以互联网为栽体,以“众包”的方式提供服务,对现有的企业定性、用工方式、工资报酬等均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在“众包”之下,劳动者不再是个清晰稳定的概念,“劳动力提供者”此类的描述性概念再度被使用,传统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构建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遭遇全新挑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课题组姜颖杨欣
关键词:工资报酬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提供者描述性劳动力
新时代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持续性和中国特色——以天津市经开区总工会“三个一”机制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的重要路径,但是工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则在实践中鲜有优质的经验。本文以天津市经开区总工会推动的"倾听、沟通、改善",即"三个一"工作法为例,梳理该区工会连续十年推动的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发展历程和价值,并结合典型个案分析这一机制的可持续性。
王晶
关键词:劳动关系协调持续性
一带一路沿线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本书是国内首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行研究的著作,涉及国家有东盟的新加坡、独联体的俄罗斯、中东欧的匈牙利,南欧的意大利,欧盟的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澳洲的澳大利亚。本书的出版有利...
赵祖平
关键词:劳动关系
法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其变革——全球化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二战后,法国确立了通过集体谈判解决劳资纠纷的基本原则。由于劳资之间缺乏合作的传统,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干预者的角色。加之法国国有企业规模庞大,政府是最大的雇主,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广泛的全球化,政府对经济、进而对劳动领域的管制能力正日渐减弱。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劳资双方代表权制度进行改革,并通过劳动立法或国家和行业级的集体协议,赋予企业层级劳资双方更多的自主权,促使分散化的集体谈判体系逐步形成。
赵祖平
关键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战后美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
1920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系创立的劳动关系课程,被认为是在劳动关系领域的最初的研究。二战之后,美国《国家劳动关系法案》的二次修订,平衡了劳资双方的谈判力量,美国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从此开始一点点走向成熟。美国的劳动...
蒋镒鑫
关键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集体谈判劳动法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全兴
作品数:123被引量:2,035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劳动法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
孙贺
作品数:60被引量:293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户 还款 信贷员
赵祖平
作品数:29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劳动关系 劳工政策 欧盟 农民工 政府职能
朱超
作品数:27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总工会
研究主题:劳动关系 工会 企业劳动关系 工会工作 集体合同
刘莲玉
作品数:34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研究主题:人大工作 工会工作 工会经审工作 青年领导干部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