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65篇“ 劳动力资源“的相关文章
数字消费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
2025年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人口红利消退趋势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高质量方案。本文将数字消费纳入一个多部门竞争均衡的资源错配框架中,借助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消费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非线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消费规模对劳动力资源错配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影响,且我国数字消费已处于对劳动力再配置的优化阶段,该结论经一系列检验后依然具有稳健性。第二,数字消费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影响随着地理区位、环境规制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不同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第三,市场化进程、产业集聚以及政府经济目标是调节数字消费规模对劳动力资源错配“倒U形”非线性关系的重要机制。其中,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会导致极值点向右偏移,并强化非线性关系;产业集聚水平、政府经济目标的提高使极值点向左移动,并弱化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数字时代劳动力再配置理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新方案和新思路。
刘伟江郝一哲李京京
关键词:平台经济资源再配置
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025年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和生产普惠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分散风险和改变农户生产预期,提升劳动力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形成生产普惠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中介机制。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农村现代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自然禀赋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此外,通过对农业保险多维生产普惠效应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郑军宁涛
关键词: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025年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就业需求创造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劳动力流动效应是数字经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具有异质性影响,还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应提高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区域间、产业间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王子凤张桂文
关键词:数字经济劳动力资源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
都匀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探析被引量:1
2024年
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内容,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现阶段都匀市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多重挑战,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老龄化、素质低下、倾向于劳务就业等趋势,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动能力弱、农机合作社发挥作用小、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困难、农民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认知欠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难度大,需因地制宜提出解决对策,助力都匀市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方亚丽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农业现代化
城市房价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基于异质性劳动力流动视角
在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和生育率下滑的背景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提升劳动力供求匹配效率。在此背景下,探...
孙晚晴
关键词:城市房价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2024年
商贸流通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于提升整体效益、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数字经济的兴起为商贸流通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结构的优化,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旨在揭示数字经济如何通过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驱动商贸流通业的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演进。
和森勤雒意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数字经济商贸流通业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劳动力资源配置与高质量就业被引量:4
2024年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运转以及劳动者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解释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两者关系间发挥机制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具备“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地区劳动力错配程度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调节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范玉莹郑浩天
关键词:数字经济劳动力资源配置高质量就业
高职教育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2024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教育作为浙江省内培养技能型劳动力 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学生培养情况与省内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于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促进省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职教育活动及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数据,发现当前浙江省劳动 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省内高职教育活动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为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及优化浙江省劳动力资源 配置提供参考。
汪鹏飞虞帅晶
关键词:劳动力高职教育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省劳动力资源开发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4年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人口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省劳动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包括劳动力资源供给短缺、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劳动者就业结构转变、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以及劳动力流失严重等问题。从调整人口政策、提升人力资本积累、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高养老服务人才有效供给、壮大新兴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赵晓春聂小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
2024年
健全的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劳动力资源高效配置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本文将数字基础设施引入一个多部门竞争均衡资源配置模型,以2010~2021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评估了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劳动力配置中的作用及路径。研究表明,以“宽带中国”政策作为代理变量的数字基础设施对劳动力资源存在再配置效应,该结论经诊断性检验后仍具有稳健性;数字基础设施对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效应存在由城市区位、资本配置造成的异质性;中国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溢价、劳动福利两种机制影响劳动力配置效率,财税结构和市场分割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存在调节效应。本文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与劳动力配置的数理关系,为数字时代中国劳动力配置提供了理论诠释。
刘伟江郝一哲李京京

相关作者

童玉芬
作品数:154被引量:1,781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人口 流动人口 劳动力 城市群 劳动力供给
许经勇
作品数:951被引量:2,720H指数:2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城镇化 农业 三农问题 农村 农民收入
郭正模
作品数:162被引量:4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老龄产业 农村 劳务输出 农业发展 企业
蔡昉
作品数:792被引量:18,219H指数:7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王浩文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报警控制器 合掌 劳动力资源 声光报警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