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0篇“ 劳动力过剩“的相关文章
在贫穷劳动力过剩的经济体中劳动福利制度对扶贫是否具备较好的性价比
2016年
劳动福利制度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实现对穷人自我定位的颇具吸引力的转移支付方式。然而,这样的激励性论据事实上能否充分使效果不佳的劳动福利制度比非目标现金转移支付更受青睐呢?本文在某个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印度穷邦中,借助一项基于调查的非参数性的方法,估计了一个大规模的劳动福利制度计划的性价比。
林库·穆尔盖伊马丁·拉维里昂多米尼克·冯·德·沃勒尔
关键词:劳动力过剩福利制度性价比经济体转移支付方式扶贫
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困境及其出路被引量:3
2016年
我国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现象突出。对河南光山县3个观测点5年来(2011-2015)的跟踪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过剩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不快,而农业劳动力短缺率则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这种状况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总体方案。
李喜梅
关键词:农村人口转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传统农区
劳动力与消费者“分离式”城镇化——劳动力过剩经济体的全球化现象还是中国特色问题?被引量:15
2014年
我国城镇化真正存在的问题不是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劳动力工业化,而是消费者城镇化落后于劳动力城镇化,出现了其他国家所没有或不明显的劳动力城镇化与消费者城镇化分离趋势。分离式城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劳动力过剩经济体在开放条件尤其是全球化时期的或有现象,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全球化和我国户籍分离制度以及高成本住房制度等结合的产物。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略有不同的新型城镇化,但就实质而论主要是劳动力城镇化,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真正存在的问题,既不是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劳动力工业化,也不是劳动力城镇化落后于消费者城镇化,而是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等制度性因素对从劳动力城镇化向消费者城镇化转变的制约和阻碍。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和经济减速阶段的到来,城镇化也将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提倡的新型城镇化,其实质是从城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加快推进消费者城镇化。为此,要着力解决户籍、公共服务全覆盖和低成本住房三个关键问题,统筹推进举家转移、稳定就业和农村先富人口三个城镇化进程。
宋立
劳动力过剩:坏消息和好消息
2010年
阅读:《南方周末》不久前发表经济学家樊纲的文章说。最近,关于劳动力短缺、劳资纠纷、增加农民工工资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些报道难免引起人们的担忧或预期——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不幸的是.目前中国尚未迈出这一步,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恐怕也不会。超过30%的中国劳动力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而美国只有2%,韩国只有6%。
关键词:劳动力过剩坏消息劳动力成本优势《南方周末》劳动力短缺劳资纠纷
民工荒及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存现象的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2010年
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国沿海的大量企业,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一大绊脚石。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工的民工荒现象,另一方面是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就这一矛盾的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对策。
蒋太才江朝梁
关键词: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
对城市“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存现象的探讨——以A庄调查为例被引量:14
2009年
中国2004—2008年出现的"民工荒"使人们对中国农村到底还剩余多少劳动力产生了兴趣。本文通过调查一个具有典型劳动力输出特征的村庄从微观角度回答了该问题。调查发现中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城市用工紧张并存的矛盾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家庭决策的"双向"流动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了上述现象。文章建议逐步放开户籍制度,鼓励有条件农民工全部转移到城市,给回乡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培训与资金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创业。
肖双喜
关键词:民工荒家庭决策
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农村劳动力转移事关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保护好现有耕地,让农民有田可种,可减缓劳动力过剩趋势;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增加就业机会。
黎炳成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过剩乡镇企业增收农村教育事业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趋势及其国际竞争力被引量:8
2005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劳动力过剩条件下出现了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在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并不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必须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并与城乡关系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林善浪
关键词:劳动力过剩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东北地区劳动力过剩条件下劳动者就业观念转变
东北地区从传统的就业体制向市场化就业体制转换,就是要建立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解决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改善就业环境,创造...
龚莹
文献传递
对“知识型劳动力过剩”现象的思考
2004年
就业市场“知识型劳动力过剩”是一种假象。“紧缺”与“过剩”并存这一相互矛盾的现象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层面上。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适用性。
祖丽
关键词:劳动力过剩就业高等职业教育

相关作者

李果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世界银行集团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劳动力过剩 就业岗位 就业
周天勇
作品数:465被引量:1,59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城市化 就业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李小平
作品数:149被引量:3,617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国际贸易 生产率增长 中国制造业 出口 中国工业行业
杨帆
作品数:296被引量:44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汇率 经济发展 股票市场
陈庆修
作品数:233被引量:3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研究主题:信息化 技术创新 企业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