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5篇“ 化学吸收法“的相关文章
- 化学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4年
-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研究更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迫在眉睫。众多学者综合考虑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3种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后,发现燃烧后捕集工艺技术最适合工业应用。化学吸收法作为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的一项高效节能、相对成熟的新兴技术,是目前电厂应用最广和最具潜力的捕集技术之一。首先介绍了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着重阐述了目前碳捕集技术中备受关注的4种化学吸收剂,即有机胺溶液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氨水溶液吸收剂和新型相变吸收剂,并分别探讨了这4种吸收剂的捕集原理、研究现状、各自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 沈海燕李芳芹任建兴吴江官贞珍潘卫国
- 关键词:化学吸收法吸收剂氨水溶液离子液体相变
- 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包括吸收塔、富液泵、第一贫富液换热器、富液分流器、第二贫富液换热器、热泵系统、解吸塔、煮沸器、贫液泵以及贫液冷却器。烟气进入吸收塔且从下往上运动,吸收剂进入...
- 陆诗建李清方张新军陆胤君于惠娟刘海丽王书平韩冰刘东杰张磊庞会中王辉董金婷陈莉董健
- 基于化学吸收法的电还原利用一体化技术及装置
- 基于化学吸收法的电还原利用一体化技术及装置,属于电催化还原与碳捕集技术领域。包括喷淋式吸收塔、水泵机、池前缓冲罐、电解池、池后缓冲罐。本发明通过将化学吸收法与电化学还原CO<Sub>2</Sub>技术于一体的集成系统,精...
- 张宇游国庆冯冬冬李鋆芝董林翰李一淳董鹤鸣杜谦高建民
- 一种应用于化学吸收法CCUS装置的离心压缩机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化学吸收法CCUS装置的离心压缩机组,包括电厂烟囱引风管,电厂烟囱引风管通过引风机与吸收塔的进料口相连,吸收塔塔底的富液出口通过富液泵与贫富液换热器的富液行程管道的一端相连,富液行程管道的另一端...
- 张俊龙杜国栋刘忠周根标白旭峰梁锋博张立校岳虎邓建平朱安安穆玉航祁周会徐孟健白鹏申振张林杨萌张伟朱韶华
- 化学吸收法胺液逃逸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2024年
- CO_(2)化学吸收法吸收剂及其降解产物的逃逸会导致吸收剂成本变高以及胺类排放污染大气,带来运行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本文主要介绍了胺逃逸类型、原理及逃逸控制方法。文中指出:水洗和传统除雾器为目前常用的控制方法,可高效率去除气体和物理夹带逃逸,但气溶胶由于粒径小、逃逸量大带来的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较为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加大分离设备、控制运行参数、添加助剂、中间冷却法等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仍将放在物理方法上,如急冷、高频电场等,在不改变前期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在吸收塔或水洗塔后对逃逸气体进行控制。在兼顾CO_(2)吸收法捕集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陆诗建张娟娟杨菲刘玲陈思铭康国俊康国俊
- 关键词:化学吸收法控制方法
- 化学吸收法富液CO2动态解吸规律及催化强化方法研究
- 有机胺溶液化学吸收CO2技术具有吸收速率高、CO2选择性强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最具推广应用潜力的碳捕集技术之一。然而,有机胺溶液与CO2结合形成的C-N、C-O键结构稳定、结合能高导致CO2解吸过程能耗高,是限制有机胺溶液...
- 许峰
-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化学吸收法
- 化学吸收法捕集转炉煤气CO2的工艺流程模拟及优化
- 胡权美
- 化学吸收法与变压吸附法用于水泥厂CO_(2)捕集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对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变压吸附法(PSA)碳捕集技术工程在单位投资、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水泥厂自身系统和可利用资源特点,分析了水泥厂采用化学吸收法碳捕集在成本优化、空间利用和未来发展适应性上的优势。通过分析对比,水泥厂碳捕集工程采用化学吸收法在单位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对吸收剂的适应能力方面,均优于PSA法,建议水泥厂优先采用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
- 鲁红志范继承朱世峰李雯心
- 关键词:水泥厂化学吸收法
- 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辅助化学吸收法捕集CO<Sub>2</Sub>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辅助化学吸收法捕集CO<Sub>2</Sub>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装置、解离装置、集气装置,MEA溶液在所述吸收装置和解离装置之间循环流动;所述吸收装置设置在汽车发...
- 陆胤旭姚宏树杜智仙孙镇坤段伦博陈良勇
- 基于化学吸收法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3年
- 化学吸收法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最具潜力、应用最广泛的碳捕集技术,但再生能耗高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加大了碳捕集的成本,制约了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推广。从化学吸收剂(胺类吸收剂、两相吸收剂、均相少水吸收剂、离子液体与低共熔溶剂)和工艺(吸收工艺优化、解吸工艺优化与复合工艺优化)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化学吸收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开发新型混合胺体系,研发低共熔溶剂,降低两相吸收剂、少水吸收剂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黏度与成本以及实现吸收剂低能耗再生;改进吸收工艺与解吸工艺时要充分利用系统中的余热,复合工艺改进需合理耦合若干个单一工艺优化方法,以最大程度降低系统能耗。
- 张嘉伟顾文波张富龙
-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化学吸收法新型吸收剂
相关作者
- 方梦祥

- 作品数:967被引量:3,344H指数:2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循环流化床 流化床 生物质 烟气 循环流化床锅炉
- 晏水平

- 作品数:157被引量:45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沼液 沼气 SUB 运输机 CO2
- 康国俊

- 作品数:81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 研究主题:SUB 捕集 CO 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 刘玲

- 作品数:72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 研究主题:SUB 捕集 CO 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 岑可法

- 作品数:3,773被引量:18,126H指数:5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锅炉 流化床 燃烧 循环流化床 水煤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