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2篇“ 北秦岭造山带“的相关文章
秦岭东段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对地壳演化的启示
论文选择秦岭东段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的岩石学、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及Hf–O同位素、磷灰石原位微量元素及Nd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研究区...
郝乐燃
关键词: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
秦岭翠华黑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秦岭翠华水湫池地区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是陕西翠华国家崩地质公园的崩塌母岩,目前还未见对其系统地开展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翠华水湫池地区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首次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Lu-Hf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获得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49.4 Ma±1.1 Ma,时代属于晚侏罗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资料,翠华复式岩体可能存在~227 Ma、~150 Ma、~119 Ma三期岩浆侵位活动;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具有高硅(w(SiO_(2))=69.83%~75.31%)、富钾(w(K_(2)O)=2.71%~5.23%)、弱过铝质(A/CNK=1.00~1.07)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Ⅰ型花岗岩;其轻、重稀土分馏明显(w(LREE)/w(HREE)=10.09~67.50),富集LILE(K、La、Pb、Sr)、亏损HFSE(Ta、Nb、P、Ti),Eu呈弱负异常—轻微正异常,且显示高Sr低Y花岗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得出ε_(Hf)(t)=-4.6~-1.4,T 2DM(crust)=1.3 Ga~1.5 Ga,指示其可能为中元古代加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
黄艳娜黎敦朋肖爱芳徐松明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晚侏罗世部分熔融
秦岭松树沟纯橄岩体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究
陆宇鹏
秦岭西段早古生代榴辉岩相变质岩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22年
西秦岭地处中国中央系东西转换衔接部位,随着东秦岭以及祁连、柴缘和东昆仑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陆续发现和深入研究,西秦岭变质作用研究吸引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大范围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在秦岭西段天水南部的秦岭岩群长英质片麻岩中发现了一套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榴闪岩),并开展了详细的锆石形貌和内部结构、微区微量元素和U-Th-Pb同位素研究。CL图像显示榴闪岩锆石普遍具有核-幔-边或核-边结构,部分存在原岩残留锆石。定年结果得到榴闪岩原岩残留锆石年龄为710±52Ma,同时得到497±3Ma、452±3Ma和423±7Ma三期变质年龄。其中497±3Ma变质年龄来自锆石核部并显示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平坦且没有明显负Eu异常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表明该时期的矿物组合中有石榴子石但没有斜长石,与榴辉岩相变质锆石特征一致;452±3Ma变质年龄来自锆石幔部或边部,对应测点重稀土元素的分异加大,并出现弱的负Eu异常,说明此时石榴子石被消耗且出现少量斜长石;423±7Ma变质年龄来自锆石的最边部,对应稀土配分曲线表现出更明显的负Eu异常和更大的重稀土元素分异特征,指示此时岩石中石榴子石含量更少,斜长石含量更多。上述结果表明该榴闪岩可能经历了~500Ma的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并在~450Ma和~420Ma叠加了两期退变质改。天水地区榴闪岩无论是其野外产状,还是变质锆石的形貌和内部结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及其所记录的原岩和三期变质年龄都与秦岭东段大陆俯冲型高压-超高压变质榴辉岩近乎一致,指示早古生代时期,秦岭西段与东段经历了相似的大陆(深)俯冲和折返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一条统一的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唐源陈丹玲任云飞王海杰
关键词:秦岭岩群
秦岭西缘关子镇蛇绿混杂岩与洋陆转换
蛇绿混杂岩对揭示洋陆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秦岭西缘的关子镇蛇绿混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Rb-Sr、Sm-Nd及Lu-Hf同位素研究,旨在恢复商丹洋(原特提斯洋)洋陆转换过程...
吴纪修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
秦岭晚侏罗世牧护关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位于洛南-栾川断裂和商丹缝合之间的秦岭地体,是秦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复杂的多阶段构演化(Dong et al., 2013)。中生代以来,秦岭地体产出了大量晚侏罗-早白垩世的花岗质侵入岩类,并伴随少量基...
段蓉汤华云杜要增赖洪岗
关键词:北秦岭造山带宽坪群太华群晚侏罗世岩体成因富集地幔
秦岭东段显生宙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记录了大陆地壳的再和生长。因此对花岗岩的成因及源区性质的探究,对于解析大陆地壳的形成以及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秦岭古生代和晚中生代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
张元朔
关键词:岩浆作用造山带
秦岭武关岩群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武关岩体位于秦岭武关镇,侵入于丹凤岩群之中,为原泥盆系刘岭群侧解体出来的变质沉积-火岩系岩体。锆石阴极发光(CL)及LA-ICP-MS同位素测年分析显示,武关岩体中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龄为(349±10) Ma,该年龄代表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即形成年龄。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岩中碎屑锆石峰值年龄为850 Ma,最小年龄为324 Ma,反映武关岩群沉积岩的沉积时代应该晚于早古生代。
张熊猫杨蓉
关键词:锆石北秦岭
秦岭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大陆地壳演化意义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大陆地壳生长与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一直以来是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秦岭东段出露有不同类型的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并且记录有完整的早古生代构...
秦拯纬
关键词:北秦岭早古生代S型花岗岩大陆地壳
秦岭早古生代多期变质与深熔作用: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26
2014年
秦岭中的秦岭群以多期变质作用和强烈混合岩化为特征,出露有早古生代的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以及区域性分布的中低压麻粒岩-角闪岩相变质岩石和混合岩。本文对西峡双龙地区混合岩化片麻岩(中色体)、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暗色体)和淡色花岗岩脉体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片麻岩的原岩年龄为941±11Ma(2σ,MSWD=0.59),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的原岩年龄为756±9.9Ma(2σ,MSWD=1.07)。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中的变质锆石获得了484±9.6Ma(2σ,MSWD=0.88)的年龄,与片麻岩中锆石变质增生边获得的单点年龄498±11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这些变质锆石多数具有平坦的HREE分配模式,弱Eu负异常,与高压变质岩中的变质锆石特征相似。该年龄与秦岭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的变质年龄相一致。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中锆石的最外层增生边记录了424±9.1Ma的年龄,同时淡色脉体中的锆石也给出了422±4.0Ma(2σ,MSWD=0.77)的加权平均年龄,代表了深熔脉体的结晶年龄。这些锆石均为新生锆石,阴极发光弱,具有低的Th/U比值,平坦的HREE分配模式,强烈的Eu负异常,指示部分熔融过程中存在大量石榴子石和斜长石。深熔脉体的年龄与秦岭群中的中低压高温-超高麻粒岩相变质的年龄相符。结合已有的结果,我们认为秦岭群普遍记录了500~480Ma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并叠加了440~400Ma的中压-高温变质和深熔作用。秦岭群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从华南陆块或相似构属性陆块分离并漂移到华克拉通南缘的微陆块。在500~480Ma时发生碰撞作用导致秦岭微陆块深俯冲并发生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在志留纪由于商丹洋壳向俯冲导致秦岭微陆块发生了以中压-高温变质、深熔和同时的岩浆作用为特征的增生作用。
向华钟增球李晔周汉文祁敏雷恒聪林彦蒿张泽明
关键词:混合岩北秦岭

相关作者

王涛
作品数:566被引量:6,459H指数:48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研究主题:花岗岩 地球化学 北秦岭 东昆仑 地质意义
孙勇
作品数:131被引量:2,159H指数:3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研究主题: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西准噶尔 北秦岭 锆石
陈隽璐
作品数:116被引量:1,545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北秦岭 北秦岭西段 地质意义
王洪亮
作品数:105被引量:1,14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锆石 地质意义 套管钻井 北秦岭西段 HF同位素
张泽明
作品数:201被引量:2,106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榴辉岩 变质作用 拉萨地体 岩石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