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93篇“ 区域建设用地“的相关文章
- 基于GIS的村镇区域建设用地扩展影响因素研究——以珠海市乾务镇为例
- 2024年
-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作为规划管理工具在控制大城市建设用地无序增长上有重要作用,而村镇区域的建设用地边界扩展及其影响因素长期以来被忽视.利用GIS分析技术和遥感影像数据,从规模和布局两个角度分析村镇区域建设用地边界扩展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划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打下基础.借助GIS工具计算不同时期从中心点到各个方向建设用地边界离散点的增长率,通过空间逻辑回归方法识别导致不同边界离散点增长速率差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高程、距城镇中心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和距河流距离对建设用地的扩展边界有显著影响.建设用地边界扩展影响因素识别是影响村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基础,对指导村镇区域建设用地有序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 曹文德刘华荣吕宪军
- 关键词:影响因素逻辑回归
- 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DEA-VRS模型、全局莫兰指数、G^(i)_(*)指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探究2009—2020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综合效率呈“下降—上升”周期循环波动的变化特征,纯技术效率平均值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规模效率经历了“下降—上升—平稳—上升—下降”5个阶段的变化过程.空间维度上,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关联性和地域不均衡性并存.2009、2020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强烈的空间负相关和空间正相关,随年份演进,空间集聚程度进一步增强;呈现“中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的演变受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人地关系、政府规制等多种因素综合驱动.因此,要发挥合肥、芜湖等城市的“排头兵”作用,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区域一体化的速度和程度.
- 李鼎郭贯成史洋洋
- 关键词:建设用地时空分异皖江城市带
-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以普洱市十县(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10年间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中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方法分析土地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以及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揭示普洱市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情况和区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建议,目的是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提供支撑。
- 卢加华严一博段瑞鑫白艳芳张维
- 关键词:节约集约利用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 重点区域建设用地污染地块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以我国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2021年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共496个污染地块,对其区域分布、土壤和地下水超标污染物特征、污染的行业相关性、场地地质条件等数据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污染地块主要分布于京津和冀南,长三角污染地块数量最大且分布广,珠三角污染地块则密布于珠江口.整体上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为主(48.43%),地下水则是有机污染占比(42.49%)最大.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和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污染地块风险负荷指数大于0.25,为较高风险;塑料和橡胶制品业、机械制造、金属制品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皮革、皮毛制造业污染地块为中风险,其余行业污染地块为低风险.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分布与历史行业类型息息相关,如土壤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超标污染物种类最复杂,卤代烃(占比12%)和苯系物(占比10.4%)相比其余行业占比更重,地下水中各行业重金属污染和常规指标如氨氮需要关注.土层深度上各类典型污染物最大超标普遍分布在0~5m,整体上重金属最大污染超标深度大于有机污染最大超标深度;土壤性质方面超标污染则更集中于黏性土等低渗透性土层.
- 乔斐王锦国郑诗钰卫云波庄超杨栋
- 关键词:地质特征
-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面临严重的碳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相关研究表明,协调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定性研究低碳...
- 包艳丽
-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 文献传递
- 公主岭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2021年
-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吉林省公主岭市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公主岭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主岭市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较高,集约用地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公主岭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较好,2017年公主岭市人口和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关系表现良好,建设用地与经济生产的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本次评价为吉林省公主岭市未来的土地规划、动态监控管理以及建立公主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期有效的考核机制提供依据。
- 李玉
- 关键词: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 宁德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异质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以宁德市为研究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测算,判定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各县市区集约度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从宁德市辖区整体来看,计算的宁德市集约度为77.74,集约度较高。从宁德市各县市区来看,福鼎市集约度最高,集约度较高的有蕉城区、柘荣县、福安市和霞浦县,集约度中等的有周宁县、屏南县和寿宁县,古田县集约度最低。从各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宁德市各县市区用地弹性指数(EI)均较低,该指标是宁德市集约度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
- 林木生林东坡
- 关键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
- 吉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以吉林省7个地级市和1个副省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评价对参评城市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参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地级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土地利用趋势多数为粗放趋势型,在空间上呈现从中部向东部和西部递减的趋势.根据评价结果,应发挥土地市场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供后监管,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 陈思李淑杰闫缨杨继红卢晓玲
- 关键词:区域建设用地
- 福建省不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异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以县级城市为研究尺度,选取福建省6个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为研究区域,从人地关系、经济耗地、用地管理三方面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集约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晋江市、长乐市、永安市、龙海市、福安市、邵武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是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驱动因子,地理区位优势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 李云辉任颖卿许鹏鸿
- 关键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 石嘴山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
- 2020年
- 通过对石嘴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现状建设用地进行基础调查、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客观分析石嘴山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状水平、空间分布、年度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石嘴山市及下辖县(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政策及措施,为进一步促进石嘴山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 胡斌
相关作者
- 陈甜甜

- 作品数:3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区域建设用地 城镇化 集约利用 空间自相关 耦合协调度
- 唐铁

- 作品数:11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
- 研究主题:区域建设用地 自然资源 存储器 线状地物 线段
- 傅梦瑶

-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特征指纹 石英晶体微天平 高灵敏度 集约利用
- 胡业翠

- 作品数:111被引量:1,27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建设用地 石漠化
- 王佳

- 作品数:20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果实 区域建设用地 乡村 传送带 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