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6篇“ 区域暴雨“的相关文章
- 一种影响区域暴雨日数的关键海温区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影响区域暴雨日数的关键海温区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该方法具体包括:获取潜在关键海温区,分别获取对潜在关键海温区的海温进行扰动前后模拟得到的待测区域的第一暴雨日数分布以及第二暴雨日数分布,基于第一...
- 于虹
- 一种对区域暴雨频次的研判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区域暴雨频次的研判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实时高空气象要素数据输入至预设的暴雨判定指标模型提取暴雨影响因子,对各暴雨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暴雨关联值;基于暴雨关联值结合topsis优劣解距算法分析得到概率...
- 黄柯张小娜张小瑞孙伟
- 一种对区域暴雨频次的研判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区域暴雨频次的研判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实时高空气象要素数据输入至预设的暴雨判定指标模型提取暴雨影响因子,对各暴雨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暴雨关联值;基于暴雨关联值结合topsis优劣解距算法分析得到概率...
- 黄柯张小娜张小瑞孙伟
- 基于Copula函数的宿迁市区域暴雨和外河水位遭遇组合分析
- 2024年
- 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河湖水系等海绵体的作用,江苏宿迁市开展了防洪、排涝不同系统间的衔接研究,对区域暴雨和外河水位进行遭遇组合分析。选取宿迁市老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不同Copula函数对区域暴雨和外河水位遭遇组合分析情况,选择拟合精度最高的GH Copula函数进行计算分析,计算不同设计暴雨条件下遭遇概率最大的外河水位。结果表明:2年一遇设计暴雨遭遇18.6~18.7 m外河水位概率最大,3年一遇设计暴雨遭遇18.9~19.0 m外河水位概率最大,5年一遇设计暴雨遭遇19.0~19.1 m外河水位概率最大。研究成果可帮助实现城市排涝—防洪的有效衔接,对提升城市水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宿迁市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 刘俊吴天航周悦张良冯皓天
- 关键词:COPULA函数区域暴雨
- 新疆塔城区域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2024年
- 利用1960—2022年新疆塔城区域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观测数据、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和海温指数,分析塔城区域暴雨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塔城区域年平均暴雨发生频数为1.98站日,呈西北部多、中东部少的分布特征;年平均暴雨量为6.83 mm,最大值出现在塔城站,最小值出现在炮台站。塔城区域暴雨频数和年暴雨量总体呈增多趋势;暴雨频数季节分布呈单峰型,主要集中在5—8月,7月最多。暴雨事件年代际变化阶段性特征明显,20世纪6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为偏少期,20世纪70年代偏少幅度最大,21世纪10年代进入偏多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强度和北界位置指数与暴雨频数呈正相关,亚洲极涡面积(强度)指数、北半球极涡面积(强度)指数与暴雨频数呈负相关。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冷(暖)事件与塔城区域暴雨的少(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高婧井立红芮建文张青井立军
- 关键词:暴雨
- 区域暴雨灾害事件链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公开关于一种区域暴雨灾害事件链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应急通用知识经验构建初始暴雨灾害事件链;确定目标区域,采集目标区域的相关数据,相关数据包括地理环境数据、...
- 王晶玉范瑞芳杨秀中方烁任芳芳姚顺利
- 2022年辽河沈阳区域暴雨洪水复盘分析
- 2023年
- 2022年入汛以来,辽河流域发生多次洪水,辽河干流全线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辽干支流绕阳河上游发生自195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洪水导致农田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等损毁严重。本文以辽河沈阳区域暴雨洪水演进过程为例,综合分析多年来辽河沈阳区域各站点断面及过流能力等变化情况,提出未来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应改进提升的针对性问题。
- 王世界
- 关键词:过流能力
- 广元市区域暴雨天气预报研究
- 2022年
- 利用2000~2015年广元市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和逐时降雨量、MICAPS资料和ERA-Interim资料,从时空分布特征、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暴雨预报指标等方面对广元市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元市暴雨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特征为7月上下旬和9月中上旬是暴雨发生的两个峰值;区域性暴雨的夜雨特征明显,03~08时是短时强降雨的高发期;低槽东移型、副高稳定型、东高西低型和两高切变型这4种500hPa西风带环流和副高分型以及700~850hPa影响系统的位置和强度差异会对暴雨落区和强度有明显影响;中低层水汽、热力和动力等物理量的变化能为预报区域性暴雨提供定量参考。
- 王璐思张晓涵蒋璐西
- 关键词:暴雨环流形势暴雨预报
- 用“分型配料法”制作内蒙古东南部区域暴雨预报
- 2022年
- 利用1952—2015年内蒙古东南部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历史天气图、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80—2015年的Micaps系统数据,统计出130次区域暴雨过程,将700 hPa环流分为8种类型;对发生在2007—2015年的17次暴雨过程,分型统计各层次物理量场特征,配料选取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假相当位温等物理意义明确的4个因子,注重暴雨的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供应及高低空配合,释用T639数值模式,应用“分型配料法”对2016—2018年发生的4种类型区域暴雨过程进行分站落区预报。结果表明:基于上述分型研究的“配料法”能较好地制作暴雨落区预报,从暴雨的实况与预报落区的对比看,T639数值预报模式具有很好的释用价值。
- 徐建国赵立清齐佳慧
- 关键词:区域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落区预报
- 一种对数型区域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利用重庆2016-2020年2092站的1 h,3 h,6 h,12 h和24 h五类滑动小时累积降水数据,分别以45 mm,95 mm,145 mm,195 mm和245 mm为极端阈值,运用对数型区域暴雨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对50场典型暴雨过程进行评估,并设定站数分类条件,将所有区域暴雨过程以综合强度0.9等量划为极端密集类(EC)和正常疏散类(ND),前者根据单站过程空间分布分为全域型(REC)、西部型(WEC)、东部型(EEC)、中西部型(MWEC)和中东部型(MEEC).研究发现:①极端密集类各型的平均区域综合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WEC,MEEC,REC,MWEC,EEC,该类区域综合强度与单站数、强区间站数均呈显著性正相关.②单站点分布较广的REC和MWEC/MEEC下对应“东少西多”和“中间偏少”态的致灾力为最强,相比而言,WEC/EEC体现为分片区聚集成灾,虽影响范围较小但短时极端强降水在重庆西部地区的致灾概率较东部更大、破坏力也更强.③5年间所有区域暴雨过程中,区域综合强度与极端3 h幂平均小时雨强和极端均值都呈显著性正相关,且系数都在0.77及以上,强区间对数强度与区域综合强度也呈显著正相关,且站点位置与过程中大暴雨及以上量级的落区良好匹配.
- 张驰白莹莹崔童郭渠唐红玉杨宝钢
相关作者
- 赵桂香

- 作品数:151被引量:1,05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
- 研究主题:暴雨 暴雪 气候变化 急流 暴雨过程
- 单晓龙

- 作品数:5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区域暴雨 辐合线 暴雨分析 对峙 气流
- 钱维宏

- 作品数:136被引量:1,654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海温异常 气温 降水 大陆漂移
- 孔锋

- 作品数:116被引量:87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暴雨 时空演变特征 降雨 一带一路
- 牛淑贞

- 作品数:23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龙卷 SWAN 雷达回波特征 区域暴雨 强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