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6篇“ 区域竞技体育“的相关文章
- 区域竞技体育组织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研究——以川渝地区为例
- 研究目的:2020年01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区域内需空间的不断扩大,竞技体育由于自身的内生动力基础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
- 王海洋张永奎
-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组织
-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实力提升的条件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基础、培养管理和竞技人才3个维度,选取人均GDP、体育经费投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练员、项目布局、健将级运动员、后备人才等8个条件变量,探析其对区域竞技体育实力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显示:区域竞技体育实力提升存在5条不同的典型路径,并分为综合发展型、经济基础主导下的优化项目布局型、经济基础主导下的强化后备人才储备型以及竞技质量主导型4种类别;任何单条件因素都不能构成区域竞技体育实力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经济基础是区域竞技体育实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必要条件,可以通过提升竞技质量来予以代偿,而竞技人才是区域竞技体育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各地区需要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明晰自身发展特点基础上探寻合适的发展路径,并依据此路径从经济基础、培养管理及竞技人才3个维度优化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
- 张元梁司嫣然薛原
- 关键词:竞技体育区域竞技体育
- 基于SPLISS模型的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发展评价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赋予了竞技体育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在改革中取得新成就,为实现体育强...
- 张擎
- 关键词:竞技体育空间分布特征
-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现。事实上,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2016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发展部署,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发展‘...
- 舒秋玲
- 关键词:竞技体育事业评价指标
- 文献传递
-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受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不同区域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整体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趋势。为了缩减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上的差距,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建议各省市应根据其自身的气候、地貌、人种特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培育适合其地域特点的竞技运动项目,而不应片面地强调项目设置的多样化。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在区域竞技体育资源合作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让市场在区域竞技体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合理地改革以全国运动会为核心的竞赛制度,进而优化竞技体育资源的区域配置。
- 马德浩
- 关键词:区域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各区域竞技体育训练效益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评价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体育事业训练效益,以期为决策部门制定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的CCR、BCC和交叉效率模型对2010—2012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体育事业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结果:1)全国综合效率均值为0.547,仅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DEA有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存在"较高投入、较高效率、较高产出"的局面;2)影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效率的因素各不相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纯技术效率均值(0.68)小于规模效益均值(0.822),投入冗余率均值和产出不足率均值均高于30%;3)传统DEA方法与交叉效率分析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体育训练效益排名差异明显。结论:1)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体育训练效益偏低,东、中、西部地区存在不均衡现象;2)资源管理水平是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整体训练效益的主要因素;3)交叉效率分析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体育训练效益排名更合理。
- 游国鹏刘海瑞张春合王德新
- 关键词:竞技体育数据包络分析
- 区域竞技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泰尔系数和人口集中度的测度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泰尔系数和人口集中度的方法对区域竞技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东北和东部地区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优于经济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优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泰尔系数的测度结果为Tw(中部)R东北>R东部>R西部,两者测度方法对区域竞技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结果一致,即中部是竞技体育与经济发展最协调的地区,东北和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不协调。
- 任波
- 关键词:竞技体育泰尔指数
-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竞争格局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文献检索、数据统计、数理分析、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榜的省市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的提高,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辽宁、湖北和江苏位列奥运金牌榜的前三甲,所获金牌总数占到全国的29.49%;各省份竞技体育水平的差距形成明显的"马太效应",至今还有新疆、西藏、宁夏、青海、甘肃、海南6省未获得奥运会金牌;金牌大省的金牌项目都分布较广,包含了我国传统优势项目,性别比例呈现出女强男弱,男子奥运冠军平均年龄为23.71岁,女子奥运冠军的平均年龄为23.15岁.建议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促进区域之间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扩大体育科技化与产业化进程,推动区域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 陈荣浩
- 关键词:区域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 江苏省区域竞技体育空间自相关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以江苏省各地市级行政区作为研究单位,以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测度各地区竞技体育水平自相关发展特征及竞技体育发展的空间依赖程度,进一步以空间截面数据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近20年,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从长期低水平聚集向当前分散的趋势转变,且近期全局区域关联度有所降低;苏南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空间聚集作用有所减弱,而中、北部地区空间自相关作用则较为稳定;市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与空间聚集显著性区域全部位于苏北地区,绝大多数地市发展过程中与周边邻接地区始终未能达到显著空间集聚关系。2)多种因素影响江苏省区域竞技体育空间发展水平,其中地区国民生产总值(I=-0.005,p=0.97)、运动员数量(I=-0.257,p=0.5)不存在空间相关作用;居民消费性支出(CR=0.012)、体育科研水平(CR=1.6)等因素存在空间滞后影响;教练员(CR=0.18)、体校学生(CR=0.15)、社体指导员(CR=0.12)、体育彩票(CR=19.14)等因素存在空间误差影响。最后依据得出的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 王玉赵伟
- 关键词:竞技体育
- 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效率比较研究
- 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竞技体育成为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竞技体育的“边际效用”的日趋下降,特别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受到诸如人才特点、竞技管理、民族文化等多种...
- 傅佳
- 关键词:竞技体育经济效率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张辉

- 作品数:37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 研究主题:阳光体育 区域竞技体育 体育 马太效应 体育消费
- 孙国民

- 作品数:35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普通高校 竞技体育 体育 体育课程 区域竞技体育
- 朱玉霞

- 作品数:34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普通高校 竞争优势 区域竞技体育 体育课程
- 黄华明

- 作品数:24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竞争优势 区域竞技体育 体育管理 竞争优势研究
- 任波

- 作品数:64被引量:902H指数:21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产业 体育经济 产业结构 体育 中国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