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5篇“ 医学生教育“的相关文章
“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视频”在医学生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鉴于当前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以适应当前医患关系迫在眉睫。“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趋势,但传统教学方法不足以应对挑战。文章探讨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视频”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强调其在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增强人文关怀教育和促进持续教育及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可行性、安全性和成果,文章指出利用现有的教学医院资源、教学大纲和病例种类能有效整合制作高质量教学内容。视频作为互动式学习工具,提供了动态和现实世界的案例,更能吸引医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患者隐私保护和内容的准确性是制作教学视频时的关键考虑因素。最终,“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视频”不仅提高了教育效果,还促进了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道德情操,帮助医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林力任红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教学视频人文精神
脊柱外科医学生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指导探讨
2024年
探讨脊柱外科医学生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指导对医学生考核成绩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78名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人,观察组医学生接受脊柱外科的临床实践指导,对照组医学生进行常规教学。结果 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平均分90.18±2.14对78.15±1.77,t=20.664,p<0.004;实践能力平均分86.76±2.56对75.21±1.23,t=21.264,p<0.004)。在教学效果满意度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显著优势,观察组的总满意度达到95.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2.5%,χ2=7.444,p=0.004。结论 脊柱外科医学生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指导能够显著提升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并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和应用价值。
林涛孟怡辰高瑞
关键词:脊柱外科医学生教育临床实践指导教学满意度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我国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4年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型、设备、人机交互以及标准化患者等手段,能够高度还原临床医学中的工作场景,有效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情景模拟教学法已逐步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得到应用。文章回顾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现状,强调其在未来青年医师培养中潜在的重要教学价值。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实践临床技能,有效准备面对实际医疗场景中的挑战和复杂情况。未来,情景模拟教学法将进一步提升医学生和医师的专业水平,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康向飞徐志霞马磊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本科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医学生教育
人体捐献器官分配教学工作坊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人体捐献器官分配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体捐献器官分配教学工作坊在医学院校教育的应用。并将人体捐献器官分配纳入医学生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以增强其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效激起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公益、社会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发展方向,促进器官捐献的发展。
苏庆东廖吉祥董建辉刘旭阳孙煦勇
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医学生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医文化融合下的医学生教育探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关注人民的健康需求,不断推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建设。中医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理论体系、实践方式和价值观念,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医学生中医思想与...
蒋小凤张浩然于堃
关键词:中医文化医德培养医学生教育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医学生教育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儿科医学生教育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教学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3—7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实习的82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常规组41名,采取传统教学法;研究组41名,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2组间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综合能力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教学质量评分[(55.62±6.17)分]高于常规组[(41.95±5.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教学效果(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主观能动性、表达及交流能力、学习效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综合能力(临床思维、医患沟通、团队合作、职业素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医学生教育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可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周微李古月金光辉马翠李桪椿杨山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儿科教学效果
医德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路径初探
2024年
医德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医德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引领下不断丰富。新时代医德内涵“以人民为中心”为指导思想,伟大建党精神为红色基因传承,健康促进为时代价值特征。面对健康中国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要求,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要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健康中国事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重任,讲好中华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史上的医德故事,引导医学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潜心科学、奉献大爱;同时健全医德教育的实践评价机制,建设有机统一的医德文化生命体。
颜彦曹锡康
关键词:医德教育实践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教育中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评估PBL在医学教育中的有效性。方法:检索英文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和Cochrane。比较PBL和传统的讲座式学习在医学教育中对学生理论知识、技能和案例分析分数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个RCT,总样本量为1673名医学生。PBL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技能得分,但未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得分。结论:PBL在提高技能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效。
许燕萍黄烨清
关键词:META分析医学教育PBL
“成长陪伴”理念在医学生教育应用的探索
2024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先阶段的医学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开放多元,面对学生特点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也随之迎来新的理念。本文在讨论“成长陪伴”理念在医学生教育应用的探索,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求,指出该理念提高医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赵东敬王曼丽
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生教育整合课程模式的相关思考
2023年
医学生教育整合课程模式是目前医学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以解决现实临床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践性的教育体验。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医学生教育中,整合课程模式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将基础科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这种模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适应复杂的医疗环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整合课程模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全面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从医学生教育整合课程模式的定义、优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马蓉王静
关键词:医学生教育整合课程教学模式

相关作者

朱久新
作品数:49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停课 防粘连 术后防粘连 生理盐水 肿瘤学
谢蕊
作品数:32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停课 互联网 肿瘤学 肿瘤 医学生教育
刘千
作品数:40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财务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 会计信息质量 医学生教育
范秀坤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
研究主题:医学生教育 医学生 差量 管理要点 高校无形资产
史霆
作品数:29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模拟教学 住院医师 反馈性 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