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篇“ 医疗服务态度“的相关文章
空巢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态度及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深入探究空巢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理解与体验,获取可能影响该类群体对互联网+医疗服务采纳意愿的相关因素,以促进该服务在空巢老年人群体中的有效应用。方法2022年3—5月采用质性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个人半结构化访谈,对13名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歌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洞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渝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住院和体检的空巢老年人进行访谈。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纳入的13名空巢老年人中,男6名,女7名,年龄60~85岁。共提炼空巢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采纳意愿主题4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有采纳意愿及有使用需求。结论空巢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有使用的需求和意愿,但因技术难度及感知风险等因素而受限。建议相关机构予以针对性的调整。
韩润翔王丹罗羽
关键词:老年人采纳技术接受模型
社区居家老年人对养老方式与居家医疗服务态度和评价的质性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社区居家老年人对养老方式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态度和评价。方法2021年8—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西城区、密云区分别选取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家社区选取4名年龄≥65岁居家老年人参与焦点小组访谈,访谈主题围绕居家养老和居家医疗服务。对录音资料进行文本转录、编码、资料分析,应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借助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提取、归纳总结,提炼主题。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名居家老年人,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5~83(70.95±4.62)岁。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共提炼出3个主题:居家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多因素影响;社区医疗服务在居家养老中作用有限;社区居家医疗服务内容有待拓展。结论居家老年人对社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有需求,但对居家养老作用有限,借助远程医疗,增加社区内服务协调,可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居家医疗服务
金雪张建欣姚弥周国鹏迟春花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服务态度为视角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不断且有加剧趋势,成为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一个音符。影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以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医务工作者服务态度为视角,探讨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杨蕾李卉
关键词:医疗服务态度医患关系
遂宁市中心医院关于医疗服务态度投诉管理的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医疗服务态度投诉是指患方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意,以来电、来访等各种方式向医院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的行为。处理医疗服务态度投诉的流程可以分为受理、调查、回复、改进等环节。加强医疗服务态度投诉流程管理有利于增进沟通、改善就医流程、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刘春梅
关键词:投诉
从门诊医疗服务态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2014年
一、资料与方法先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引言、填写说明、一般资料、调查内容及患者建议五个方面。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就诊科室、接诊医生的姓名、就诊日期,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调查内容是问卷的主体,包括三个部分一门诊,患者对医生服务态度的评分、门诊患者对医生技术水平的评分、门诊患者对医患关系印象的评分,每个部分均采用百分制。
彭锦绣王粤湘李美康农秀明彭霞
关键词:医患关系接诊医生门诊患者门诊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态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研究医生医疗服务态度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从2010年4月~2010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病人问卷调查表中选取最易被投诉和口碑最好两组不同服务态度医生所诊治患者的问卷调查表(分别设为A组和B组),对两组调查表中的就诊患者对"医生服务态度"、"医生技术水平"及"医患关系印象"3个方面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医生医疗技术水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对医生服务态度及医患关系印象评分两个方面,A组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服务态度好坏决定着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医院管理部门应在正确引导医生医疗服务态度上下功夫。
彭锦绣唐乾利王粤湘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纠纷
医疗服务态度之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
1994年
医疗服务态度医疗服务质量的组成部分,是医患双方人际关系最直接的反映,也是医务工作者服务效果的一种明显的体现。它反映了一所医院医务人员医德素养的水平,以及从一个侧面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准。它直接影响医患关系和医院的声誉,由此而对患者的诊疗效果以及医院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欧阳炳惠
关键词:医院经济医院医务人员诊疗效果医院职工医院人事制度
医疗服务态度纠纷成因分析与处理对策
2014年
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医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医疗的结果,更注重享受医疗的全过程。医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医疗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医疗纠纷必然存在。尤其是随着人们法律意识、文化素质的增强,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就诊环境、流程等不满都极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孙冬敏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患关系
浅谈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与医学生医德教育
2011年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社会的进步,患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和受尊重意识的增强,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势在必行.医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必须强化他们的医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良好服务态度才可能真正融入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才能真正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
刘娟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
价值医疗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价值医疗(VBHC)模式,构建VBHC指标评价体系。方法通过VBHC及查阅相关文献,拟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条目池。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于2018年1月-3月,通过面对面、电话、QQ和微信的方式对30位选定的专家进行三轮咨询,由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打分,使用界值法和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应用专家评分法和组合权重乘积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在三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度系数分别为0.815、0.814和0.795;积极程度系数分别为86.67%、92.31%和100%;各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算术平均值域分别为1.30~5.0和1.19~5.0、4.19~5.0和4.29~5.0、4.21~5.0和4.19~5.0;满分频率分别为9%~91%和11%~76%、23%~100%和22%~100%、21%~100%和19%~100%;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28和0.1~0.32、0~0.15和0~0.27、0~0.14和0~0.18;协调系数分别为0.29、0.64和0.69,P值测试均小于5%。最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共35个条目,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3个;一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分别为:特定疾病的诊疗成本和疗效数据收集与共享(0.411)、医疗费用支付者(0.233)、医疗服务提供者(0.356)。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VBHC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以作为评价VBHC模式在中国的落实情况的工具。
王仓红胡才双卢伟健陈博洋陈偬立
关键词:医疗服务态度医院管理

相关作者

周国鹏
作品数:75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全科医生 全科医学 NICE 糖尿病 社区卫生服务
周伯琪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3医院
研究主题:医疗纠纷 医疗服务态度 医德
彭世喜
作品数:34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血脂水平影响 高脂血症 军队 川芎嗪 肾功能衰竭
郭立新
作品数:15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3医院
研究主题:军队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福辛普利 氯沙坦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罗前颖
作品数:89被引量:223H指数:7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 外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