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176篇“ 医药管理“的相关文章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中医药管理在专科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中医管理文化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的意义。方法: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医院骨科2020—2022年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接受西医学管理模式,被设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中医药学服务,被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中医药管理(中内服、中医外治)的患者构成比。进行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内服和中医外治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减轻、活动能力、功能状态、患者感受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患者和科室医务人员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可行性较高,能够提升骨科疾病的康复水平和患者对于中医药疾病管理方案的认同。
鲁婷婷黄利慧黄丽霞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管理
医药管理在医护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4年
目的:分析中医药管理在医护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与实践,探讨其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性原则分别筛选某院2023年1—6月(未接受中医药管理)的150例患者,设为管理前和2023年7—12月(接受中医药管理)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管理后。比较中医药管理前后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结果:管理后中医药使用率和总体治愈率均高于管理前,医疗服务投诉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平均就诊时间、处方调配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医疗服务投诉处理时间均短于管理前(P<0.05)。结论:中医药管理能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对于提升医护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建议在医护服务体系中进一步推广和优化中医药管理,以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史霞咪许纯纯王鑫萍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服务质量
医药管理与大健康背景深度融合的应用现状与管理对策
2024年
目的:分析中医药管理与大健康背景深度融合的应用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3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16例精神老年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同时分析其管理期间中医药管理与大健康背景深度融合现状,总结针对性的中医药管理对策,观察组应用针对性中医药管理对策进行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管理期间各中医药管理项目开展率整体偏低,患者开展需求普遍较高。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GAD-7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GAD-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前中医药管理项目在临床管理中的开展率整体较低,患者开展需求普遍较高,中医药管理与大健康背景深度融合现状堪忧,有必要及时总结针对性的中医药管理对策,通过针对性中医药管理对策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管理与大健康背景深度融合,提高临床管理质量及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能力。
干森炀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
三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在医院门急诊中医药管理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三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在门急诊中医药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与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门急诊2021年10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门急诊患者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门急诊患者采取三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进行中医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门急诊管理质量、生理应激水平、心理应激水平、生活质量、功能独立性、中医药应用能力等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门急诊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应激数据和心理应激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独立性、中医药应用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在门急诊中医药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对门急诊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应激水平,使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独立性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增强患者中医药应用能力。
黄钰炯金秋凤
关键词:门急诊中医药管理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三甲综合医院中医药管理策略的价值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三甲综合医院中医药管理策略及实施价值。方法:2022年7月起,医院利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工具,建立了三甲综合医院中医药管理策略体系,2022年1—6月为实施前,2022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患者中口服、中外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膳食疗、中医治未病干预等中医药服务的应用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患者中医药服务态度、知识体系、操作规范、服务环境、便捷程度的认可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中医药服务认可度总分为(21.92±1.56)分,相较于实施前的(19.85±1.15)分明显提高(P<0.05)。实施后医院中医药综合素养、中医药服务技能、中医药思维水平、中医药文化宣教、中医药学术创新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中医药管理质量总分为(20.70±1.66)分,相较于实施前的(17.30±1.24)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三甲综合医院中医药管理策略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应用,改善中医药服务认可度,优化中医药管理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张佳丹翁翠婷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管理策略
儿童专科医院发展视角下中医药管理策略的应用
2024年
随着儿童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中医药在儿童专科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具有独特的治疗理念和疗效,在儿童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儿童专科医院发展视角下中医药管理策略的重要价值,从而促进中医药在儿童专科医院中的应用。
高灵红李玲飞刘水清清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
合理利用溯源法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在现代肛肠外科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合理利用溯源法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在现代肛肠外科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和舒适度。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4—12月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流程。在中医理论方面进行溯源,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的规范性,并将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流程中。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舒适综合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舒适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4d时,观察组患者在环境、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利用溯源法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可以显著提高现代肛肠外科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舒适度,有助于优化护理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陶陶蒋美娜
关键词:溯源法中医药管理肛肠外科
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普及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4年
目的:分析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普及发展现状与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诊疗管理期间的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情况和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满意度情况,同时以自制调查量表评价其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评分和中医药管理服务实际应用评分差异,比较其就诊前后的中医药认知水平变化。结果:100例患者诊疗管理期间中医辨证施灸、中医辨证选穴、中医辨证施针、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施敷、中医辨证用的总应用率分别为96.00%、95.00%、93.00%、91.00%、92.00%、81.00%,挥着对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总满意率分别为70.00%、69.00%、65.00%、68.00%、67.00%、65.00%。患者诊疗管理期间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评分均明显高于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实际应用评分(P<0.05)。患者就诊后对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后的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就诊前(P<0.05)。结论: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普及发展现状较为良好,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整体应用率较高,但是患者中医药管理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水平和中医药管理服务实际应用不成正比,不仅需要建立中医药服务体系及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而还需要为患者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并加强中医药治疗的规范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中医药认知水平,满足病区患者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
何红玲
关键词: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
家庭医生团队妇幼保健中医药管理模式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家庭医生团队妇幼保健中医药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从而改善围产保健科患者的诊疗质量。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的146例围产保健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与观察组72例,对照组围产保健科患者通过传统保健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围产保健科患者则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妇幼保健中医药管理模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产保健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产保健科患者各项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产保健科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产保健科患者的健康管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妇幼保健中医药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实施干预后围产保健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情绪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及健康管理效果均有所改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中医药管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管理效果。
骆惠琴宋佳楠
关键词:妇幼保健中医药管理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精神科疾病采用中医药管理及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现状
2024年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精神科疾病采用中医药管理及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现状。方法:借助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平台,检索2013年6月—2023年6月精神科疾病采用中医药管理及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文献,统计每年发文量变化,对超过30篇文献的疾病类型、症状类型、中医药管理项目和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 265篇文献中筛选出1 06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年发文量以2022年最多,为157篇,占14.77%,各年精神科常见病采用中医药管理及中医适宜技术的文献呈上升趋势。涉及精神类疾病超过30篇文献的疾病类型共7种,以焦虑症构成比最高,为17.40%;其他依次为双相情感障碍(14.11%)、强迫症(9.50%)、抑郁症(7.81%)、精神分裂症(7.06%)、恐惧症(5.64%)和神经性厌食(3.10%);涉及精神疾病症状的文献超过30篇的共10种,以烦躁易怒占比最高,为16.84%;其他依次为失眠多梦(14.39%)、心神恍惚(11.48%)、言语不清(9.03%)、脉搏紊乱(7.53%)、食欲不振(6.59%)、口苦口干(6.40%)、忧虑多思(4.80%)、面色苍白(3.95%)和胁肋胀痛(3.29%);采用中医药管理的文献超过30篇的共6种,以中医情志管理占比最高,为19.19%;其他依次为中医康复管理(13.17%)、中医药管理(11.19)、中医养生管理(7.53%)、中医起居管理(5.17%)、中医诊疗管理(3.67%);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文献超过30篇的共8种,以推拿按摩占比最高,为18.53%;其他依次为耳穴贴压(13.36%)、艾灸(9.41%)、中熏洗(8.28%)、刮痧(6.21%)、中香薰(5.55%)、拔罐(4.23%)和针灸(2.92%)。结论:采用中医药管理精神疾病和中医适宜技术辅助治疗受到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重视,年发文量不断上升,研究的疾病以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强迫症为主,症状类型以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及心神恍惚常见,中医药管理项目集中在中医情志管理、中医康复管理和中医药管理,中医适宜�
郑梦甜陈丽波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中医药管理中医适宜技术

相关作者

林晓风
作品数:29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药管理 药政管理 医政管理 中医药 中药
林端宜
作品数:148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 中医药 台湾中医 分类关联规则 《中华本草》
杨建宇
作品数:419被引量:1,514H指数:16
供职机构:光明中医杂志社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中医治疗 养生 经方 《中藏经》
吴伯平
作品数:46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中医药 中国医药学 中医药管理 中医药市场
陈力
作品数:308被引量:774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数据库 比例失衡 比值比 共聚酯 阻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