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3篇“ 半野生“的相关文章
直立型野生大豆叶绿体基因组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直立型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进行测序和组装,获得完整基因组,以探究其结构特征,为后续基于cpDNA的相关分析以及大豆资源多样性保护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基础或依据。结果表明,直立型野生大豆cpDNA全长148320 bp,为典型四分体结构,注释基因108个,包含66个蛋白编码基因、29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基因组序列上共检测到87个SSR位点,其中与单核苷酸、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对应的位点分别为55,19,4,7,2个。在系统发育上,直立型野生大豆与已公布的普通型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栽培大豆(Glycine max)及野大豆(Glycine soja)亲缘关系较近。
郭冉昊赵淑文赵淑文候伟峰赵力兴
关键词:半野生大豆CPDNA简单重复序列密码子偏好性
一种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及青贮密封容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将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通过晾晒辊压处理降低其含水量为55‑70%,将其切碎至1‑3cm左右的段,混入4‑10%的玉米粉直至搅拌均匀,喷施乳酸菌液10‑30ml/kg,混匀,制作...
赵晶云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刘小荣 吕新云刘学义
文献传递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中SNP160K芯片对丰收24×通交83-611 F2群体252个植株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张由5861个SNP标记组成的全长为3661.46 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定位到7个株高QTL,每个QTL可解释2.56%~10.41%的株高变异。qPH-6-1具有最高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和显性效应,可解释10.41%的株高变异,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72和18.94;qPH-18-1贡献率次之,可解释9.64%的株高变异,但具有最高的加性效应,达-12.42。在F2群体中筛选出11个qPH-6-1和qPH-18-1基因型为Q6Q6/Q18Q18的单株,平均株高167.00 cm;筛选出16个基因型为q6q6/q18q18的植株,平均株高为91.25 cm。在qPH-18-1定位区间内外增加23个SNP标记,将定位区间由766.97 kb缩小至66.03 kb,包含8个基因,结合基因注释和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推测Glyma.18G279800和Glyma.18G280200可能与大豆的株高相关。本研究为大豆株型的改良提供了分子参考依据和遗传基础。
于春淼张勇王好让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王磊胡凯凤谷勇哲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株高QTL定位候选基因
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发芽野生大豆提取物的抗老化用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发芽野生大豆提取物的抗老化用皮肤外用剂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含有在添加有肉桂酸(cinnamic acid)的培养液中发芽的野生大豆提取物来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效果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使用...
姜永圭金妙妍朴浚星
文献传递
野生大豆起源及野生大豆稀有性状来源的形态学证据被引量:10
2020年
针对国内外野生大豆起源相关的五大争论焦点问题,结合本研究组近20年来对野生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形态学观察和研究,概述了我国野生大豆天然杂交起源和野生大豆稀有性状来源的形态学证据。通过对我国野生大豆的形态性状观察以及遗传标记分析鉴定,支持野生大豆(G.gracilis Skvortsov)百粒重以3 g为界的观点,并发现百粒重在2.5~3.0 g之间时,其形态变异类型最丰富。通过捕捉野生和栽培大豆天然杂交当代种子及后代的形态性状分离调查,证实了野生大豆起源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天然杂交的论点。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天然杂交后的分离,一些稀有性状如白花、有色种皮(黄、绿、褐)、无泥膜、灰绒毛、绿子叶等是由栽培大豆逆向渗入到野生大豆中的。
李向华王克晶
一种用于野生大豆牧草的发酵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野生大豆牧草的发酵设备,包括回流套筒、溢流孔、冷却水夹层、冷却水管道、阻流板和透气孔,所述回流套筒顶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冷却水夹层一侧安装有冷却水管道,所述阻流板中部开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
赵晶云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刘小荣吕新云刘学义
文献传递
一种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及青贮密封容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将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通过晾晒辊压处理降低其含水量为55‑70%,将其切碎至1‑3cm左右的段,混入4‑10%的玉米粉直至搅拌均匀,喷施乳酸菌液10‑30ml/kg,混匀,制作...
赵晶云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刘小荣 吕新云刘学义
文献传递
一种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将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降低其含水量为60‑70%,将其切碎至1‑3cm左右的段,混入4‑10%的玉米粉,喷施乳酸菌液10‑30ml/kg,混匀,制作青贮备料,将青贮备料置于容器...
赵晶云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刘小荣吕新云刘学义
文献传递
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发芽野生大豆提取物的抗老化用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发芽野生大豆提取物的抗老化用皮肤外用剂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含有在添加有肉桂酸(cinnamic acid)的培养液中发芽的野生大豆提取物来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效果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使用...
姜永圭金妙妍朴浚星
文献传递
一种野生种植石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种植石斛的方法,经种苗筛选、附主选择、种植地理气候条件选择、种植环境选择、种植环境优化、定植栽培和种植管理完成。通过准确的选择和优化石斛种植的生态环境,实现在茶园中立体化规模种植石斛,不施用化肥农药...
王永利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周忠丽
作品数:166被引量:54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彩色棉 半野生 野生棉 陆地棉
刘方
作品数:200被引量:73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染色体 野生棉 半野生 陆地棉
王坤波
作品数:364被引量:1,873H指数:2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棉花 茶黄素 茶树 野生棉 陆地棉
王星星
作品数:73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半野生 野生棉 基因 亚洲棉
蔡小彦
作品数:70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主题:半野生 棉花 野生棉 抗性水平 荧光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