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3篇“ 华北盆地“的相关文章
- 华北盆地大陆化学风化趋势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高纬度冰川旋回的联系
- 2025年
- 【目的和方法】晚古生代冰室期(LPIA;ca.360~254 Ma)是地质历史时期唯一有记录冰室向温室过渡的时期,可以为冰川-环境-气候的协同演化和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深时视角。为了深入理解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低纬度地区大陆化学风化趋势和高纬度冈瓦纳地区冰川旋回之间的潜在联系,以华北盆地柳江煤田本溪组-太原组的泥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由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计算得到的多种化学风化指标(CIA、CIW和PIA),重建柳江煤田的大陆化学风化趋势和古气候演变特征。【结果】结果显示,低纬度柳江煤田的大陆化学风化作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巴什基尔阶早-中期、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阿瑟尔阶早期的3个风化减弱阶段和巴什基尔阶晚期、格舍尔阶的2个风化增强阶段。这种风化趋势的循环交替与高纬度冈瓦纳大陆的冰川旋回密切相关:风化趋势的减弱阶段代表了气候条件向相对凉爽干燥转变,这几乎与高纬度冰期同步,而风化趋势的增强阶段则代表了气候条件向相对温暖湿润的变化,这与高纬度间冰期同步。对比分析发现,间冰期内火山活动频发、大气CO_(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水文循环增强、海平面上升,共同促进了热带雨林面积缩减和大陆化学风化作用增强,为铝土矿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冰期内火山活动减弱、气候变凉、CO_(2)浓度减少、雨林面积扩张,导致大陆风化作用减弱,有利于煤和富有机质泥岩形成。【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低纬度华北盆地大陆化学风化趋势与高纬度冈瓦纳冰川旋回和沉积矿产(如煤、铝土矿)分布之间的联系,为理解地质历史时期冰川-环境-气候的复杂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 凌紫玉杨敏芳王雷王野张培新刘昊青邵龙义鲁静
- 关键词:华北盆地化学风化CIA冰期间冰期
- 南华北盆地鹿邑凹陷上古生界煤系地层砂岩储层特征
- 2024年
- 鹿邑凹陷上古生界煤系砂岩储层特征认识不清,制约该区天然气藏相关研究和勘探部署。本文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和声发射试验等分析方法查明砂岩储层特征,并阐释储层发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砂岩储层岩性以细-中粒、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破坏明显,溶解及破裂作用对储层贡献较大。储层属超低孔、超低渗的致密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溶孔、晶间微孔、裂缝、少量剩余原生孔和铸模孔组合为主。孔隙结构分为3类,Ⅰ类的孔隙结构和物性最好,但发育规模小;Ⅱ类和Ⅲ类的发育规模大,但孔隙结构和物性差。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构造背景决定其长期处于中-深埋藏环境;沉积微相控制其发育位置;压实作用导致储层原始孔隙度降低22.01%;多期次矿物胶结使储层更加致密化;含有机酸流体是促使不稳定组分溶解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因素;破裂作用极大程度地改善储层渗透性,但发育局限。该认识对煤系地层非常规天然气藏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为鹿邑凹陷相关勘探工作的部署提供基础参考。
- 常海亮杜春彦张宏伟王宏伟祝朝辉陈敬轶
- 关键词:储层特征致密化主控因素煤系地层
- 南华北盆地太康隆起地热调查尉热1井钻井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尉热1井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南华北地区太康隆起西段部署的一口地热调查井,设计井深3000 m,完钻井深3306.80 m,是南华北地区深度最大的地热井。区域内构造发育,且缺乏邻井参考资料,地热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所钻遇地层复杂,施工中易出现坍塌、掉块等孔内复杂情况。通过优选钻探设备、钻进参数选择、钻井液体系等措施,保障了钻井工程的顺利实施,为该地区深部地热钻探施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对实物岩心资料、物探测井数据、降压试验数据等分析,获取了热储层厚度、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单井涌水量、出水温度等参数,揭示了该区深部热储发育特征及开发潜力,为今后地热勘探开发提供了指导方向。
- 郭充朱怀亮杨忠彦杨忠彦王丽妍李文龙李文龙林圣明
- 关键词:钻井技术取心技术南华北盆地
- 利用近震Sp转换波到时和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研究华北盆地浅部结构
- 2024年
- 收集2017—2020年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华北地区布设观测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采集的高信噪比近震远震地震波形,采用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和近震Sp转换波到时对华北沉积层厚度进行了估算.由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近震Sp转换波和S波到时差方法推断的华北地区沉积层厚度在6~7 km,燕山造山带区域沉积层厚度较小,结晶基底埋深一般小于1 km,华北盆地中部和东南部盆地结晶基底埋深较厚,厚度普遍大于3 km,局部厚度可达7 km.盆地内地垒式隆起区邢衡隆起有3 km厚度的沉积层,冀中坳陷、黄骅坳陷厚度6~7 km;沉积层厚度与地质构造相对应,坳陷区沉积层厚度较大,隆起区沉积层厚度较小,体现了沉积盆地内部不同二级块体的沉降差异.震相拾取误差、震源方位角和震中距对沉积厚度计算结果影响不明显;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一维速度模型准确性对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总体来说,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和近震Sp转换波到时可以研究沉积层厚度,能够可靠、有效地确定沉积层厚度结构的特征,为地震风险评估提供基础信息.
- 朱冰清朱冰清王伟涛谢俊举姚新强姚新强卞真付卞真付
- 南华北盆地中牟地区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甜点段优选
- 2023年
-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中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对象。本文以南华北盆地中牟地区重点探井中牟2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太原组储层地质特征,基于实验测试分析、显微薄片鉴定、测井解释评价以及沉积微相等研究手段,在泥页岩储层精细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将中牟地区石炭系太原组泥页岩划分为3大段、7小层。通过小层综合对比分析显示:太原组潮坪相页岩层段②~④小层具有高TOC含量(平均3.24%)、高脆性矿物含量(平均54.5%)、高孔隙度(平均1.8%)、高含气量(平均1.45 m^(3)/t)及高全烃显示(1.89%)的“五高”特征,据此将②~④小层优选为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甜点段,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中牟地区水平井部署及水平段穿行层位优选提供指导。
- 汪超袁青松孙均冯辉赵百顺董果果王中英
- 关键词:南华北盆地太原组
-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研究--以南华北盆地中牟凹陷为例
- 彭诣淙
- 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地质特征及可压性分析——以中牟区块太原组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为探究页岩可压裂性特征,以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和实验测试数据开展太原组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和可压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太原组页岩具有低孔、低渗、有机质丰度高、脆性好、杨氏模量高、泊松比中等、应力差异适中、天然裂缝较发育等特点,具备压裂形成复杂裂缝基础;(2)页岩、砂岩、灰岩的新脆性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灰岩降幅最大,新方法可更合理地计算出页岩最真实的脆性特征;(3)Y2井太原组6号层下部到3号层上部(2862.32~2887.64m)页岩段可压性最好,CFI指数为45.26%~64.65%,平均56.44%,高于页岩可压性评价标准(>50%)。Y2井上述井段实施直井分段压裂改造,试气后获得3 614 m^(3)/d的稳定产气量,较邻井Y1井提高2倍,表明建立的可压性评价模型可有效指导压裂施工,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袁青松朱德胜汪超李中明张栋李丛
- 关键词: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地质特征可压性
- 页岩孔缝结构及其对压裂裂缝的影响 ——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和南华北盆地页岩为例
- 海相页岩是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开发的页岩气领域,海陆过渡相页岩是我国具有勘探开发潜力的页岩气主要方向。开展海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孔缝结构研究,对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四川盆地东南缘震旦-寒武系海相和南华北盆地...
- 陈世敬
- 关键词:页岩压裂裂缝
- 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东部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富集机制研究
- 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东部油气勘探程度低,尚未获得油气勘探突破。石炭—二叠系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砂岩和泥岩互层发育,具有自生自储的油气成藏基本地质条件。山西组暗色泥岩、煤层较为发育,12口井见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预示山西组具有...
- 刘恩然
- 关键词:山西组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
- 华北盆地梁村古潜山岩溶热储聚热机制及资源潜力被引量:10
- 2023年
- 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其规模化开发利用对减少碳排放量与改善大气环境意义重大,为促进中低温水热型地热流体发电技术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应用,本文在揭示梁村古潜山潜凸起岩溶热储聚热机制、评价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对10 MW地热电站示范工程的资源保证能力进行了论证.通过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值与构造格架、岩石热导率相关性对比分析,岩溶发育特征、热储富水性与构造、岩性、水动力条件组合关系研究,揭示了梁村古潜山潜凸起岩溶热储的四元聚热机制:一元为华北克拉通破坏、岩石圈减薄导致的高大地热流传导聚热,二元为凸起区高热导率分流聚热,三元为深大断裂带对流聚热,四元为成岩压密水对流聚热;计算出梁村古潜山潜凸起寒武系-奥陶系裂隙岩溶热储中蕴藏的可利用热资源量为2.2183×10^(19)J、地热水资源量为6.34×10^(9)m^(3).在四元聚热驱动下,形成了梁村古潜山潜凸起高地温梯度岩溶热储地热田,其热能量与地热流体资源量满足10 MW地热电站建设需求.
- 康凤新赵季初黄迅隋海波
- 关键词:地热发电
相关作者
- 何明喜

- 作品数:44被引量:2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油气勘探 南华北盆地 焉耆盆地 中生代 前陆盆地
- 周立发

- 作品数:154被引量:1,769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烃源岩 二叠系 南祁连盆地 地球化学特征
- 谢其锋

- 作品数:35被引量:2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南祁连盆地 南华北盆地 二叠系 烃源岩 下白垩统
- 田景春

- 作品数:455被引量:4,636H指数:38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储层特征 塔里木盆地 层序地层 延长组
- 曹高社

- 作品数:68被引量:2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华北陆块 烃源岩 本溪组 铝土矿 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