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2篇“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相关文章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2025年
对河北省塞罕坝第三乡场不同营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不同营区内下植被组成及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重要值、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探究下植被物种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在3个营区内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3个营区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植物共116种,隶属44科86属。下植物的科、属、种总数在3个营区中表现一致,即母子沟最高,莫里莫次之,北岔最低。灌木层优势科均以蔷薇科居多,草本层优势科则各有不同,显示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莫里莫营区灌草层的指数值高于其他2个营区,母子沟居中,北岔最低。莫里莫营区高灌草层多样性测度指数可能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较高健康度和韧性,而母子沟的中等多样性测度指数可能表明其生态系统正处于过渡状态,北岔营区的低多样性测度指数暗示生态系统可能面临潜在风险。研究结果对第三乡场不同营区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康义辛学兵辛学兵郭慧裴顺祥吴莎郭慧吴迪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林下植物
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包括联合采取如下措施:A、抚育间伐,开窗透光;B、径级调控以提升径级结构多样性,增加垂直层次;按照待抚育不同胸径分成若干径级,遵循采伐后各径级植株的剩余数量趋近于一致...
任启文张树梓李洁刘金柱周艳伶李联地
不同大小隙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幼苗更新状况分析
2025年
为掌握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大小隙内幼苗的更新状况,以关帝山区吴城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12块标准样地,选取15个形状不规则的隙,分析幼苗的空间分布、密度、基径和高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苗主要分布在冠空隙区域边缘和冠投影区,并聚集在隙的某一个方向上;在华北落叶松的种子萌发阶段,应建立小(20~50 m2)隙,在其幼苗生长阶段,可采取人为干扰方式,建立较小(50~100 m2)隙,以更好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幼苗更新。
董刚毅
关键词:林隙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幼苗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与树干断面积垂直分布规律探究
2025年
文章以塞罕坝机械场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样地的21棵标准木为研究对象,基于外业测量的解析木数据,探究人工华北落叶松的叶面积分布与树干生长的关系,包括轮层叶面积垂直分布规律、树干断面积垂直分布规律、轮层叶面积分布与树干断面积增长量的关系,旨在为探究树木生长机理和有效冠高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面积随着相对着枝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树干断面积增长量随着相对着枝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通过分析叶面积垂直分布与树干断面积增长量垂直分布的关系发现,叶面积垂直分布最大值所在位置与树干断面积增长量趋于稳定的位置基本一致。
孙一博贺梦莹李鑫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25年
分蒸腾是森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占森总蒸散量的40%~70%,直接影响着区域小气候及下游用水安全。预测变化环境下的分蒸腾量(T),分析分蒸腾的影响因子及其对这些因子的响应,对于森水分调控和水综合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于2019年生长季(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香水河流域,选取1块龄38 a、分密度为746株/hm^(2)、平均胸径19.94 cm、平均树高17.54 m的华北落叶松,通过观测其树干液流,经尺度上推得到分蒸腾量,并对生长季内的潜在蒸散量(ET_(o))、土壤水分相对可利用度(RSWC)以及冠层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监测。研究表明,生长季内分蒸腾变化范围为0.031~1.191 mm/d,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波动趋势,平均值为0.572 mm/d。利用外包线法确定的分蒸腾单因素响应规律表明,T与ET_(o)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阈值为1.191;T与RSWC之间为饱和指数函数关系,阈值为1.094;T与LAI之间为线性增长关系。基于单因素响应函数研究,进一步构建了T的多因素耦合模型,且得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R^(2)=0.85,NSE=0.83,P<0.01)。通过T模型计算各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发现,无雨日ET_(o)是T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13.35%),LAI次之(-4.63%),RSWC最小(-0.03%);有雨日LAI是T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6.95%),RSWC次之(0.05%),ET_(o)最小(-23.60%)。对T随各主要因素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在高ET_(o)、RSWC和LAI水平下,T的变化幅度最大。研究确定了T对潜在蒸散量、土壤水分相对可利用度的单因素响应关系以及T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并构建了多因素T模型,可用于评估和预测分蒸腾量,量化各因素的影响。
刘璇郭建斌付高冉韩炎穆于澎涛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潜在蒸散量叶面积指数
塞罕坝不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植物叶解剖特征及其氮添加响应
2025年
【目的】人工林下植物在维持人工林群落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下植物形态结构随氮添加的变化,深入理解下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方法】采用植物制片技术,比较塞罕坝人工林基地不同龄(幼龄、中龄、近熟)华北落叶松样地优势下植物叶解剖特征的可塑性及其对不同氮添加处理(0、20、50 kg·hm^(-2)a^(-1))的响应,并探讨不同氮添加处理条件下下植物叶解剖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下植物不同叶解剖特征的可塑性指数具有一定规律,栅栏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等相对稳定,海绵组织厚度较为敏感。2)氮添加对下植物9个叶解剖特征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各叶解剖特征间的相关关系多存在显著影响;相比低氮添加,高氮添加可增强叶片厚度相关指标间的关系、削弱维管组织相关指标间的关系。3)幼龄下植物叶解剖特征基础数值显著高于中龄和近熟,中龄和近熟下植物各叶解剖特征差异不明显;幼龄下植物叶片厚度相关指标受氮添加促进,维管组织相关指标表现出受抑制效果;近熟与幼龄相反,叶片厚度相关指标受氮添加抑制,维管组织相关指标受氮添加促进;中龄下植物叶解剖特征对氮添加的响应程度最高且多为正响应。【结论】不同华北落叶松样地下植物的叶片厚度相关指标和维管组织相关指标对外源氮添加可能采取不同适应策略,在解读植物响应适应机制时需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区分考虑。
张孝琰倪晓凤蔡琼吉成均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
氮添加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土壤微生物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大气氮沉降显著影响。华北地区是我国高氮沉降地区,研究该地区森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对氮沉降的响应非常重要。在燕山北部山地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7个水平氮添加处理(0、5、10、20、40、80、160 kg N hm^(-2)a^(-1)的施氮量)模拟氮沉降,施肥两年后采集土壤样品,在15℃和25℃下进行土壤呼吸培养实验,采用冗余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氮添加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1)15℃和25℃培养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均随氮添加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160 kg N hm^(-2)a^(-1)处理的微生物呼吸速率在15℃和25℃下分别降低23.94%和21.64%;(2)Q_(10)的范围为2.60—4.92,随氮添加增加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于80 kg N hm^(-2)a^(-1)水平氮添加下达到最高值;(3)冗余分析发现氮添加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惰性有机碳(NLC)与硝态氮(NO_(3)^(-)⁃N),而不同温度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4)氮添加可通过增加土壤氮有效性及改变土壤碳稳定性来提高Q_(10)。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呈降低趋势,而土壤微生物呼吸的Q_(10)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研究可为大气氮沉降背景下的森生态系统土壤碳动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陈雨晗杨晓聪杨柳卢金平马娇娇许中旗贾彦龙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温度敏感性
晋北不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2025年
为探索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退耕还人工林的固碳功能,以晋北3种分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木年轮法和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法分析不同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生物量碳分布特征,并解析华北落叶松乔木层及其各器官碳密度年增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分间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年增量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其中华北落叶松-柠条混交的碳密度增加最快,从2002年的1.11 t/hm^(2)增加到2022年的44.74 t/hm^(2).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密度分布格局随龄变化显著,幼龄时期树枝对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年增量的贡献最大,随着龄的增加,树干和树根占比逐渐增大.不同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年增量与上年7月和当年7-8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12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上年7月及当年7-8月平均气温和月均最高温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3月的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气候因子对华北落叶松碳密度的影响显著高于两种混交.另外,随机森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密度年增量的相对重要性的差异显著.综上所述,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增量受温度与降水共同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更显著;在未来该地区暖干化的气候变化趋势下,华北落叶松的固碳潜力可能会降低,而混交可以有效缓解气候因子对华北落叶松固碳速率的限制,是气候变化下提高碳储量、增加植被固碳能力的有效手段.(图7表2参45)
李华一韩海荣达安吴会峰
关键词: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碳密度气候因子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生长研究
2024年
文章以某场为例,以该场内的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从木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高径比以及冠径比这几方面入手,分析木的实际生长情况,确定密度、树龄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生长情况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总结该场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生长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密度与分生长情况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龄与分生长情况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敖润涵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
河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储量研究
2024年
掌握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储量随龄变化规律,有助于制定人工林精准经营技术,提高经营技术水平,提升森碳汇能力。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段宇翔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相关作者

王彦辉
作品数:294被引量:3,516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华北落叶松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环境因子 蒸散 土壤水分
黄选瑞
作品数:183被引量:1,618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华北落叶松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可持续发展 人工林 冀北山地
韩海荣
作品数:147被引量:1,761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华北落叶松 不同林龄 辽东栎 油松
于澎涛
作品数:172被引量:2,210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华北落叶松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蒸散 小流域 径流
程小琴
作品数:94被引量:951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华北落叶松 油松人工林 不同林龄 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