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7篇“ 协商政治“的相关文章
协商政治:理解中国政治过程的内生概念被引量:1
2023年
协商政治是理解中国政治过程的内生概念。中国的协商政治根植于特定的公共价值预设。在特定公共价值的统领下,中国政治形成了落实公共价值的政治主体和政治制度,协商成为政治过程中联结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和政治主体的基本机制。由于公共价值根基的差异,中国的协商政治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形态。中国传统协商政治的公共价值基础是民本思想,士大夫是落实民本思想的政治主体;中国现代协商政治的公共价值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是践行人民性的政治主体。中国现代协商政治在赓续传统协商政治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它将在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发展。
何家丞
关键词:协商政治公共价值民本思想人民性
协商政治:理解中国政治过程的内生概念
2023年
何家丞在《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撰文认为,协商政治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政治过程的重要面相。它根植于共同体的公共价值预设,并生发出落实这一公共价值的政治主体和制度安排。
关键词:价值预设协商政治共同体
数字时代的公共领域与协商政治的危机——评《公共领域的结构新转型和协商政治被引量:2
2023年
在《公共领域的结构新转型和协商政治》这本新书中,哈贝马斯分析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影响,并就有关协商民主的一些疑问和异议进行了回应。在他看来,虽然新媒体用户摆脱了单方面信息接收者的角色,他们同时成为作者,但是,目前这一形式上的平等性也带来了专业性的降低。由于缺乏监管,加上新媒体依托服务于自身商业利益的平台等因素,人们有理由担心,公共领域有可能再次走向衰落。此外,哈贝马斯重点论述了协商民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挑战。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受制于其在20世纪下半叶形成的理论体系,哈贝马斯有关21世纪产生的新问题的思考所能够提供的参考意义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他的公共领域概念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国家和社会的分离这一自由主义的基本框架之下,同时,协商政治也因为忽视自身的决断前提,注定难以有效应对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剧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风险。
马灿林李佃来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协商政治自由主义决断
马克思恩格斯协商政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协商政治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协商作为政治活动的历史逻辑,指出了协商作为民主需要的相应条件以及协商政治活动开展取得成效需要遵循的原则,关注协商作为政治活动与选举的密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协商政治思想对于当前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刘俊杰王清慧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协商政治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中国协商政治百年演进及发展逻辑被引量:2
2021年
百年来中国协商政治的发展,从根本上看都是现当代中国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背景对国家政治现代化、民主化要求的积极回应。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作为内核的"协商"观念的出现、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引发和促使相应的制度创制和实施,而制度的运作实践又促进相关观念的诞生和变化。百年来协商政治的历史演进可分为"萌芽与探索""确立与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四个时期。百年中国协商政治的发展逻辑和历史进程表明,这一民主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推动和领导下,中国特色的协商政治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提供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吴先宁
关键词:协商政治发展逻辑历史演进
论政党协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政治文化的构建
2020年
协商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党协商虽然脱胎于传统政党政治文化,并与之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政党协商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当代世界协商政治的大背景下,且该变化尚未定型,正处于新旧交替、新旧转换的过程中,而完整的新的协商政治文化尚未建立或仅初步建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内外专门研究协商政治文化的学者不多,也没有专门的“协商政治文化”的说法,且主要偏重政治文化研究。
汪守军
关键词:协商政治协商民主制度政党政治政治文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协商政治的“民主性”辨析——一种协商民主理论建构的尝试被引量:14
2020年
协商民主概念的广泛使用对于探寻当代中国协商政治的“民主性”应如何界定、是否可以提炼一种协商民主的理论提出了问题。按照民主政治成立的一般条件,中国协商民主的逻辑结构以社会主义公共价值的前置为基础,以公意政党的领导为内生动力,以公民利益的参与为外在动力,以公共协商的机制为制度载体,满足民主政治的条件要求,并在民主的共识决策“产出”端比自由民主更具优势。协商民主的各个构成要件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综合性地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中国协商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也符合协商民主的理论建构逻辑,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作为民主理念的现实模式,协商民主在未来有潜力向着人民民主的理想目标不断演进。
刘九勇
关键词:民主协商政治公共价值公民参与
协商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齐惠
城市社区协商政治:发展历程与实践样态素描——以社区议事会为观察对象被引量:8
2020年
城市社区议事会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下基层群众自治的新平台,经历了地方先行探索、模仿学习和统筹推进三个阶段,体现了实践、理论与制度的互动。以成员结构和议题范围为衡量维度,将城市社区议事会分为四种类型:A型(高代表性-宽议题范围)、B型(高代表性-窄议题范围)、C型(低代表性-宽议题范围)和D型(低代表性-窄议题范围),其中A型是城市社区议事会最具规范性意义的类型。多元代表性、结构灵活性、党的主导性和重视积极分子参与,是城市社区议事会的结构性特征。社区党委的领导确保议题讨论不越过政治红线,而社区积极分子的参与焕发了社区政治生机,是社区议事会得以运行且保持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性力量。
唐娟谢靖阳
中国古代协商政治的特质被引量:2
2018年
在中国古代协商政治中:协商目的之一是在统一领导下广泛参与促成团结一致行动,决策前的协商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体系,协商具有重视异见表达的审议慎议精神等。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协商政治更为活跃:在中央决策中,寓协商于决策之中;在基层治理中,协商成为一种方式;在政治行为中,言官谏议制度化。虽然,由于人治的影响,古代协商政治功效的发挥具有局限性,但它是支撑起中国政治史数千年绵延不断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文化、制度和实践力量,可以为我国协商民主建设提供本土资源的借鉴。
齐惠
关键词:协商政治特质

相关作者

林尚立
作品数:203被引量:3,851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 人民民主 政党
王智
作品数:60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政府 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
王海峰
作品数:67被引量:165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省委
研究主题:基层民主 地方服务型政府 民主 逻辑 基层党组织
周贞琪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政策 协商政治 提案 人民政协 政协提案
黄卫平
作品数:189被引量:863H指数:14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政治体制改革 当代中国政治 中国政治 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