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7篇“ 单叶蔓荆“的相关文章
- 单叶蔓荆组培快繁技术
- 2024年
-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茎匍匐地面,落地生根,其深根系统(≥60 cm)增强了其应对炎热干燥沙丘环境的能力,具有固沙、蓄水、改土、保墒等功能。其果实味辛、苦,微寒,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湿痹痛等功效。无性繁殖技术既可保持母树优良性状,又可避免育苗受到种子质量影响,是解决濒危特性植物的重要扩繁手段。为探索组织培养技术在单叶蔓荆种苗上的应用,本文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以当年生单叶蔓荆茎段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消毒时间、消毒试剂浓度、不同激素浓度对外植体消毒效果、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0.1%升汞对蔓荆茎段消毒7分钟,在MS+1.5mg/L 6-BA+0.25mg/L NAA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为单叶蔓荆无菌体系建立最佳方案,MS+1.0mg/L6-BA+0.10mg/LNAA为最适增殖培养基。
- 夏慧敏邓春燕熊晓莉万书源孔德纲
- 关键词:单叶蔓荆消毒
- 山东海岸单叶蔓荆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 2024年
- 单叶蔓荆是蔓荆子药材的来源,也是重要的野生海岸保护植被,是聚社会、生态、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鉴于目前单叶蔓荆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实情,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单叶蔓荆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单叶蔓荆资源栖息地受损严重、种质资源单一、市场效益欠佳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保护基地、选育新品种、多用途开发等多条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为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种源的保护和发展利用提供客观依据。
- 刘芳瑞胡晶红刘谦刘茜张赫付先军
- 关键词:海洋中药单叶蔓荆资源清查种质资源选育新品种
- 一种单叶蔓荆提取物的应用和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属于生物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叶蔓荆提取物的应用和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叶蔓荆提取物在杀虫剂中的应用。所述单叶蔓荆提取物对蚜虫具有触杀作用,本发明的单叶蔓荆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蚜效果,对...
- 马树杰李晶晶赵含张利辉董金皋
- 19个不同种源单叶蔓荆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 2023年
- 为探索单叶蔓荆耐盐性,以国内收集19个不同种源单叶蔓荆1a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盐浓度(0、100mmol/L、200 mmol/L)处理对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的加大,植株枝条、叶面积增长量不呈单一变化,多数种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升高,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呈不同的变化,各指标变化趋势因种源的不同而异,盐胁迫对单叶蔓荆生理、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种源间差异显著。用隶属函数值法加权重对不同种源的单叶蔓荆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19个不同种源单叶蔓荆耐盐性最强的是双岛林场(D7)、蓬莱(D10)、养马岛(D3),最弱的是开发区(D5)、广西(D18)、浙江象山(D12)。
- 王连红王淑惠吕洪岩张建梅姚明志杨德顺胡胜云宋文毅
- 关键词:单叶蔓荆盐胁迫生理响应耐盐性
- 单叶蔓荆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对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Vitex rotundifolia L.)的成熟果实蔓荆子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核磁共振(NMR)以及质谱等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单叶蔓荆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8,4′-pentamethoxyflavone(1)、牡荆素(2)、2″-O-鼠李糖牡荆素(3)、5-去甲基甜橙黄酮(4)、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5)、(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6)、3-(β-D-glucopyranosyloxymethyl)-2-(4-hydroxy-3-methoxyphenyl)-5-(3-hydroxypropyl)-7-methoxydihydrobenzofuran(7)、异嗪皮啶(8)、5-methoxy-6,7-methylene-dioxy coumarin(9)、(3S,5S,8R,9R,10S)-3,9-dihydroxy-13(14)-labdaen-16,15-olide 3-O-β-D-glucopyranoside(10)、vitexilactone(11)、pedunculariside(12)。结论:除化合物2、11、1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肖春荣黄伟明陈芳有张睿增罗永明
-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类木脂素类萜类
- 单叶蔓荆的分布特点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单叶蔓荆为常用中药材蔓荆子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近年来,单叶蔓荆的野生资源被严重破坏,但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因而单叶蔓荆的繁育和生产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单叶蔓荆分布特点及生态适宜性,结合单叶蔓荆的繁殖特性、种植要点等内容,介绍了单叶蔓荆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蔓荆子药材的栽培提供参考。
- 蔡妙婷李才堂王小青卢信熊尚肆虞金宝虞金宝
- 关键词:单叶蔓荆适宜性栽培技术
- 单叶蔓荆在中国沿海的谱系地理研究
- 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 L.f.)是固沙先锋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其果实与同属植物蔓荆(V.trifolia L.)的果实统称为蔓荆子,为《中国药典》所收录的常用中药。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
- 吴嘉颀
- 关键词:单叶蔓荆谱系地理学叶绿体基因核基因
- 单叶蔓荆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提取物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4 g/kg)以及单叶蔓荆提取物组低、中、高剂量组(按照生药计分别为10,30,90 g/kg灌胃给药)。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另取小鼠60只,同样分组给药后,采用小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PGE_(2)水平;并同时测定肿胀足趾中的MDA以及NO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单叶蔓荆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性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P<0.05或者P<0.01),抑制率分别为31.5%,56.5%和80.4%;阳性对照组和单叶蔓荆不同剂量组小鼠在角叉菜胶致炎后0.5 h、1 h、2 h和4 h的足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给药阿司匹林)单叶蔓荆中剂量和高剂量提取物组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PGE_(2)含量均呈显著性降低(P<0.05或者P<0.01);阳性对照组(给药阿司匹林)单叶蔓荆中剂量和高剂量提取物组均可引起炎症小鼠足趾组织中MDA和NO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单叶蔓荆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模型小鼠均有显著炎症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体内TNF-α、IL-1β和IL-6等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抑制体内PGE_(2)合成、减少炎性组织中NO和MDA释放有关。
- 于海洲李兆锟赵雪含阮健
- 关键词:抗炎小鼠
- 一种单叶蔓荆提取物的应用和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属于生物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叶蔓荆提取物的应用和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叶蔓荆提取物在杀虫剂中的应用。所述单叶蔓荆提取物对蚜虫具有触杀作用,本发明的单叶蔓荆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蚜效果,对...
- 马树杰李晶晶赵含张利辉董金皋
- 单叶蔓荆复配精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精油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单叶蔓荆复配精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分别以无水乙醇萃取单叶蔓荆干燥果实与滨柃干燥果实,得到单叶蔓荆精油与滨柃精油;2)按照1.75~1.90:1的比例复配单叶蔓荆精...
- 陈云飞王广鑫马小红边浩宇马玉心崔大练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孙荣进

- 作品数:37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
- 研究主题:竹叶柴胡 单叶蔓荆 发芽率 柴胡 蔓荆子
- 陈晔

- 作品数:97被引量:3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
-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多样性 内生 银杏 凤尾蕨
- 樊有赋

- 作品数:47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多样性 内生 银杏 凤尾蕨
- 周瑞莲

- 作品数:143被引量:2,257H指数:29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沙埋 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沙质草地 渗透调节物
- 任海

- 作品数:336被引量:4,270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 生态生物学特征 生态恢复 植被恢复 屋顶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