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29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相关文章
用于检测鼠单核细胞{1}蛋白1的抗体和抗体对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检测鼠单核细胞{1}蛋白1的抗体和抗体对及其应用。所述抗体为第一抗体或第二抗体,第一抗体轻链上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5所示,重链上CDR1‑3的氨基...
李琦王新文吴海黄长青张莹谢志文
单核细胞{1}蛋白1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1}蛋白1(MCP-1)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MCP-1-小干扰RNA(siRNA)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MCP-1过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载对照组(OE-NC组,转染MCP-1过表达空载质粒)、过表达MCP-1组(OE-MCP-1组,转染MCP-1过表达质粒)、过表达MCP-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OE-MCP-1+PD98059组,共转染MCP-1过表达质粒和PD98059)和PD98059组(转染PD98059)。分别将MCP-1-siRNA和质粒转染至肺癌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各组A549细胞转染效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A549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磷酸化ERK(p-ERK)、总ERK(t-ERK)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MCP-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NSCLC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si-NC组比较,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A549细胞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和OE-NC组比较,OE-MCP-1组A549细胞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si-NC组比较,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OE-NC组比较,OE-MCP-1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1);与OE-MCP-1组比较,OE-MCP-1+PD98059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与OE-MCP-1+PD98059组比较,PD98059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si-NC组比较,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OE-NC组比较,OE-MCP-1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与OE-MCP-1组比较,OE-MCP-1+PD98059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OE-MCP-1+PD98059组比较
王远王志娟张明姝王艺慧张晴叶丽平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和单核细胞{1}蛋白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和单核细胞{1}蛋白1(MCP-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0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50例(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状腺功能减退50例(HT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另外选取同期50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记录一般资料,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维生素D和MCP-1水平。采用Pearson法或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HT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维生素D和MCP-1对HT的诊断价值。结果HT甲状腺功能减退组FT 3和FT 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48±1.00)pmol/L比(4.48±0.49)和(4.28±0.47)pmol/L、12.40(10.01,14.23)pmol/L比15.70(14.30,17.33)和15.00(13.10,16.00)pmol/L],TS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8.60(5.56,27.13)mU/L比1.97(1.23,2.89)和3.06(2.34,3.42)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与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FT 3、FT 4和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HT甲状腺功能减退组TPOAb、TgAb和MCP-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67.90(151.60,547.30)和426.00(175.30,600.00)kU/L比9.00(9.00,9.30)kU/L、410.00(222.00,1218.00)和1061.00(427.30,1604.00)kU/L比13.20(12.08,15.03)kU/L、66.20(54.43,105.3)和79.47(41.57,114.1)ng/L比21.78(15.23,45.83)ng/L],维生素D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4.32(11.24,16.99)和12.73(10.87,15.36)μg/L比18.12(15.49,21.9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HT甲状腺功能减退组TPOAb、TgAb、MCP-1和维生素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维生素D和MCP-1与FT 3、FT 4、TSH、TPOAb、TgAb无相关性(P>0.05)。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维生素D与FT
孙丽华石书龙胡芳志孙琳
关键词: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
NapA蛋白诱导巨噬{1}分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1}介素8的机制
2024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NapA蛋白诱导巨噬{1}分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白{1}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机制。方法:利用NapA蛋白处理巨噬{1},然后使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MCP-1和IL-8的表达量。使用C29、ST2825、SB203580、SP600125以及PDTC和巨噬{1}预先共孵育1 h,分别抑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糖核酸酶p蛋白亚基p38(ribonuclease p-protein subunit p38,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c-Jun)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活性,然后再加入NapA蛋白孵育4 h,收集上清并检查其中MCP-1和IL-8的表达量。结果:NapA蛋白刺激巨噬{1}后,MCP-1和IL-8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利用抑制剂C29抑制TLR2的活性,NapA蛋白诱导的MCP-1和IL-8表达量降低。使用ST2825、PDTC以及SB203580分别抑制MyD88、NF-κB以及p38的活性,能够降低NapA蛋白诱导巨噬{1}分泌MCP-1和IL-8的能力,但是抑制c-Jun不影响NapA蛋白诱导巨噬{1}分泌MCP-1和IL-8。结论:幽门螺杆菌NapA蛋白通过TLR2/MyD88/NF-κB通路诱导巨噬{1}分泌MCP-1和IL-8。
李杰严洁严洁
关键词: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1}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及相关性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1}蛋白(MCP)-1和白细胞介素(IL)-8的表达水平,并研究两指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的人群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非老年糖尿病组(43~59岁)、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60~69岁)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70~84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MCP-1和IL-8表达水平,并对各组的两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老年糖尿病组、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血清MCP-1和IL-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血清中MCP-1和IL-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糖尿病组(P<0.05),但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两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血清中MCP-1和IL-8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其他两组两指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CP-1和IL-8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水平上调,且两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联合检测MCP-1和IL-8可作为判定老年2型糖尿病进程的潜在指标。
邓晓君王瑞瑞
关键词:2型糖尿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
血清凝集蛋白-1、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1}趋化蛋白1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凝集蛋白-1(ITLN-1)、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1}趋化蛋白1(MCP-1)的预测价值。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8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随访1年发生HF情况分为HF组(92例)和非HF组(296例)。分析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影响因素及血清ITLN-1、sST2、MCP-1对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后,血清sST2、MCP-1水平较高,均为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ITLN-1水平较高,为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保护因素(P<0.05)。将血清ITLN-1、sST2、MCP-1按照并联试验的方法对样本进行联合预测,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94.56%,预测的漏诊率为5.5%。虽然联合预测的特异度(45.61%)、Kappa(0.254)均较低,且预测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曲线下面积值与三者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病临床需要高灵敏度,即漏诊率较低,联合诊断敏感度显著提高(P<0.05),符合临床实际需要。结论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有2型糖尿病、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较长、血清sST2、MCP-1水平较高,其保护因素为应用IABP、血清ITLN-1水平较高,同时血清ITLN-1、sST2、MCP-1联合有助于提高对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预测敏感度。
马宁张伟华孙晓柯刘洋臧素华张俭赵立轩张新乔晨晖
关键词:心力衰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骨形态构建蛋白2型受体下调{1}趋化蛋白1/CC类趋化因子受体2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Th1/Th2平衡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骨形态构建蛋白2型受体(BMPR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选用24只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BMPR2腺病毒,随后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替代OVA造模)、OVA模型组(OVA诱导小鼠哮喘模型)、OVA+载体(Vector)组(空载慢病毒处理的OVA哮喘模型小鼠)、OVA+BMPR2组(BMPR2过表达慢病毒处理的OVA哮喘模型小鼠),每组6只。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BMPR2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瑞氏染色后计数BALF中各类炎症细胞数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炎症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和气道上皮细胞16HBE中BMPR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BMPR2与MCP1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VA模型组肺组织BMPR2(0.36±0.05比1.04±0.04)显著降低(P<0.01);小鼠肺泡破坏程度严重,肺组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93.25±9.32)×10^(4)个/毫升比(4.79±0.4110^(4)个/毫升,P<0.001]、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升高;Th1相关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Th2相关炎症因子IL-4,IL-5和IL-13水平升高。过表达BMPR2可降低肺泡破坏程度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OVA+Vector组相比,OVA+BMPR2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降低;ELISA结果表明,OVA+BMPR2组BALF中IFN-γ水平升高,IL-4,IL-5和IL-13水平降低,提示过表达BMPR2可上调Th1百分比,下调Th2细胞百分比。进一步研究表明,BMPR2过表达显著下调了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水平,且BMPR2与MCP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BMPR2可通过下调MCP1/CCR2通路降低哮喘小鼠气�
乔廉洁敖铁武俊慧何世伟蔡培张振斌韩新鹏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气道炎症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CD40配体、{1}趋化蛋白1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儿童呼吸困难评分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浆游离DNA(cf-DNA)/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及血清CD40配体(CD40L)、{1}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儿童呼吸困难评分(PRA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11月我院收治的8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哮喘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为健康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清NETs、CD40L、MCP-1水平并做肺功能检查,采用PRAM评分将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3组血清cf-DNA/NETs、CD40L、MCP-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f-DNA/NETs、CD40L、MCP-1与FEV1/FVC、PRAM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f-DNA/NETs、CD40L、MCP-1水平对哮喘的诊断效能。结果哮喘组cf-NDA/NETs、CD40L、MCP-1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哮喘组FEV1、FVC及FEV1/FVC值均低于健康组(P<0.05)。PRAM评分结果显示,85例患儿中轻度组31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25例。重度组cf-DNA/NETs、CD40L、MCP-1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cf-DNA/NETs、CD40L、MCP-1水平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PRAM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f-DNA/NETs、CD40L、MCP-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779、0.814,cf-DNA/NETs诊断哮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88.0%,CD40L的敏感度为84.7%、特异度为74.0%,MCP-1的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74.0%。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f-DNA/NETs、CD40L、MCP-1水平上升,与患儿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的特异性指标。
张丽然李玉华杨丽娟
关键词:CD40配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清单核细胞{1}蛋白1水平与血管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单核细胞{1}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是一种促炎{1}因子,参与血管炎的发病过程。本文系统评价血清MCP-1与血管炎的相关性,为评估MCP-1对血管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PubMed、万方和CNKI数据库(截至2020年7月1日)对关于MCP-1与血管炎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查文献,提取有效数据;然后采用Review Manager(5.4.0版)软件和Stata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血清MCP-1和血管炎的研究(共1034例患者)。血管炎组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SMD=1.23,95%CI:0.48~1.98,P=0.001)。血管炎亚组分析表明,小血管炎患者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大血管炎和白塞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MCP-1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表明,血管炎尤其是小血管炎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提示该指标对血管炎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洪静朱晴蔡昕添刘莎莎吴婷吴婷王国亮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炎META分析
外周血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23年
背景: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在骨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但鲜有研究报道干扰素γ和单核细胞{1}蛋白1在骨质疏松中的诊断价值及相互关系。目的:探讨外周血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前瞻性病例-对照原则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1月门诊收集的71名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35名)和非骨质疏松组(36名)。比较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及外周血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水平。二元logistics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研究外周血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水平和骨密度、骨矿含量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测效能。结果与结论:①两组受试者在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绝经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T值、腰椎骨密度、腰椎骨矿含量、整体骨密度、整体骨矿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骨质疏松组干扰素γ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单核细胞{1}蛋白1水平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③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进一步肯定了干扰素γ、单核细胞{1}蛋白1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干扰素γ曲线下面积(AUC)=0.7992,单核细胞{1}蛋白1 AUC=0.8001],并确定了预测临界值(干扰素γ值<1456 ng/L、灵敏度100%、特异度50%,单核细胞{1}蛋白1值>365.9 ng/L、灵敏度85.29%、特异度67.57%);④结果提示,如绝经后女性血清干扰素γ值<1456 ng/L、单核细胞{1}蛋白1值>365.9 ng/L,可能存在骨量丢失的情况。
林适袁嘉尧林贤灿杨彬彬吴建军东智卓玛唐子佳杨志杰万雷黄宏兴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干扰素ΓMCP-1ROC曲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相关作者

钱民章
作品数:98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绞股蓝总苷
李伟
作品数:2,850被引量:9,525H指数:3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肺纤维化 糖尿病 血吸虫病
王良兴
作品数:323被引量:1,139H指数:1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肺动脉高压 低氧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 高碳酸血 葛根素
刘乃丰
作品数:282被引量:1,05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罗格列酮 动脉粥样硬化
叶山东
作品数:582被引量:2,766H指数:2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